本刊记者 林 蔓
日前,深圳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阳国际”)二度申请公开发行股票上市获得通过。招股书信息显示,华阳国际此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903万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6.19亿元,用于设计服务网络、装配式建筑设计研发及产业化项目、BIM设计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装配式建筑制造中心项目、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及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开展项目的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华阳国际此次IPO虽顺利通过,但股市动态分析周刊记者仔细研读其招股书发现,公司经营仍存在一些疑点和风险,值得投资者注意。
作为依托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建设的建筑设计企业,华阳国际的业务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学家屡次提出未来全球经济有同步放缓迹象,国内研究学者对我国宏观经济也较为悲观,预期国内经济仍处于下行探底区间。华阳国际的业务在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期间面临的市场风险将显著加大,同时,在此背景下,华阳国际大举募资6.19亿主要用于各地设计服务网点建设,扩张规模,其后续是否有足够订单消化新增产能,还需打个问号。此外,华阳国际的账面货币资金和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额巨大,同时在2017年第一次申请IPO当年大额分红7000万元,在此背景下公司上市募资的合理性令人怀疑。
华阳国际部分财务数据一览
华阳国际的主营业务为建筑设计、造价咨询、工程总承包等业务,其中建筑设计业务为公司最主要收入来源。2015-2017年华阳国际营业收入分别为4.51亿元、4.75亿元、5.93亿元,公司建筑设计收入为在总收入中占比分别为98%、90%、77%。而建筑行业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大,今年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对明年的经济状况预期也不乐观。华阳国际作为建筑设计公司,业务与宏观经济联系紧密。经济承压、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减少,将必然或已经造成公司订单的减少,进而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华阳国际居住建筑设计收入分别为1.89亿元、1.83亿元、2.31亿元,占公司主营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1.89%、38.51%和38.90%,是按产品类别分类中占比最高的产品。而2018年以来,政府针对房地产行业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从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促进供应土地的及时开发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控,堪称是近几年最严调控,房市交易热情骤减。2018年下半年全国各地多次出现土地流拍现象也预示房地产“寒冬”将至,各大房地产开发商也纷纷为了“活下去”打折促销、回笼资金,公司下游不少中小型开发商出现资金链断裂,这将对公司收款造成一定困难。而从以往来看,华阳国际各期末应收账款占期末总资产的比重较高,2015-2017年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15,639.71万元、16,221.92万元及17,476.34万元,占各期期末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8.76%、23.18%及19.61%。2018年的相关数据公司在2018年7月公布的招股书中并未提及。倘若公司不能及时收回资金,将对公司2018年及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
根据招股书,华阳国际此次IPO预计募集资金6.19亿元,其中,2.9亿资金用于设计服务网点场地的扩张建设,剩余资金用于研发项目的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目前华阳国际的业务主要集中于华南地区,2015-2017年,公司来自华南地区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101.49万元、33,156.32万元和47,071.56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7.84%、69.73%和 79.42%,公司华南地区收入占比较高。公司此次募投扩张,计划在长沙、广州、北京、上海、东莞、重庆、武汉7个城市新建或扩建设计服务网络,预计将新增总营业面积14500平方米。以此进一步扩大公司服务网络,加大对国内建筑设计市场的覆盖程度。然而在经济下行、基建增速下滑、行业调控严格、各大房企回笼资金的背景下,公司在各地扩建设计服务网点场地或存在盲目扩张之嫌,扩建落地之后各地网点能否有足够订单贡献利润也有很大不确定性。同时,各地建筑设计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和习惯,公司产品能否适应当地客户需求也是一大隐患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华阳国际在账面资金较为充裕且上市之前大额分红的背景下选择上市募集资金,让人怀疑其募资的必要性是否充分。2015-2017年,华阳国际货币资金与银行理财产品之和金额巨大,分别为2.9亿元、4.47亿元及3.23亿元,其中理财产品的金额分别为1.26亿元、2.62亿元、2.13亿元。公司在账面有不少闲置资金并大量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背景下,公司却选择上市募集高达6.19亿的资金,其合理性令人存疑。另外,在上市之前于2017年进行了7000万元的现金股利分红,约当年净利润的70%,上市之前这一敏感时间点选择大额分红的行为也值得商榷。
此外,华阳国际作为一家设计企业,研发的投入对设计质量有重要影响。而2015-2017年,,华阳国际的研发费用支出为2042万元、1960万元、232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53%、4.12%、3.92%,占比逐年下降。而近几年,建筑行业技术研发和创新发展也较快,尤其是近年来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全过程工程咨询、绿色建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这将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行业市场分化,改变原有竞争格局。若公司一味斥巨资扩建网点场地而不加大在研发中的投入,不能适应行业创新或技术革新,将不能持续提高产品竞争力,逐步在未来市场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