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
关键词:空前浩大、低龄化、冲劲大
若用一句话形容近两年的旅行群体,那就是——浩瀚得如同海里的鱼。
“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已经不再是一句新鲜的标语,而成了很多人的一种常态。许多人一年出门旅游三次以上,许多人一个地方刷两次以上。翻看马蜂窝首页的游记栏,你会看到“人人皆行者,人人皆作者”的盛况,当然,质量不一,有的走心,有的走标题。不管是去了三清山还是阿尔卑斯山,中国旅行群体的数量已经空前浩大起来。“2017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超过50亿人次,预计2020年将达到64亿人次;2018年上半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达到7131万人次,同比增长15%。”(数据来自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难怪境外旅游局纷纷看好中国市场。
在人数激增的同时,中国旅行群体发生着更新迭代的变化,如果说70后是背包客1.0时代的开创者,那80后是走出国界、确立精神的2.0特种部队,而90后则是泛背包客、全民旅游的3.0时代的大军团。前不久,我那刚上大一的表妹就在咨询假期去西藏旅行的事情,而我大一的时候还在苦恼从学校到北京动物园竟然要穿越北京城。
一项来自CBNData与飞猪旅行公布的《2018国民旅游消费新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和去年相比,尽管80后仍是旅游消费主力军,但是90后与95后人数增速迅猛(增速分别为27%和48%),远超80后(增速为31%),大有压倒之势。
曾经,旅行对大多数国民而言是一种稀缺状态,从“发现世界”到“寻找自己”到“陪你去旅行”,旅行大众化的发展,是国民物质生活普遍提高的一种表现—物质不再是困住双脚的阻碍,精神与肉体才得以在路上。旅行人群越来越低龄化的表现,从独乐乐到众乐乐的发展趋势,不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好现象。
和80后旅行者逐步扩大旅行范围和拉长战线的思路不同,90后的冲劲更猛,刚一出手就是大招。穷游网上有个今年很火的帖子,是三個95后伙伴开着一辆五菱车从上海到开普敦,跨越三个大洲,用时半年,这期间他们与各种各样的困境与麻烦做斗争,让人不禁为他们捏把汗。对于他们这场旅行意味着什么?“间隔年,成人礼,我想答案有很多。或许是未来我可以跟后辈讲起这么一个故事……”总之很直接,旅行不再是一件矫情的事儿了。
突然想到,那组报告数据并未包含那些由父母带着出游的青少年和儿童,等到他们经济独立,旅行的根势必已经深种心中,不知道那又将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关键词:免签、小众、网红景点
几乎每两年就会有一批新兴热门目的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比如近几年背包客们热爱的以色列、土耳其等小众目的地,国内风景绝美的川西地区、青藏高原,更早些年受捧的马尔代夫、巴厘岛等热门度假海岛。提高一个目的地知名度和关注度的因素有很多个方面,例如全球性质的热点盛会(积极正面的才行,恐怖袭击和疫情也是热点,但只是产生相反的效果)。2018年世界杯举办国俄罗斯,无疑是今年的热点目的地之首,那期间朋友圈里不少人都在俄罗斯,阿拉蕾完成了一次世界杯城市巡礼,阿贵的极度体验也将登山和看世界杯之旅组合在了一起……
再例如政策利好消息,例如增加新航线,而对中国旅行者而言更棒的则是,免签。
土摩托写过一句话,大意是世界上仅次于种族歧视的就是签证歧视。的确,烦琐而耗时长的签证办理手续、高概率的拒签率、不友好的签证费让人深感受挫。所以,每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宣布和中国互免签证时,都会迎来旅游界一片欢呼。同样以俄罗斯世界杯为例,在一如既往地对中国团体游客实行免签之外,俄罗斯还在世界杯期间对所有外国观赛观众免签。
近几年陆续对中国游客实行互相免签、单方面免签、有条件免签、落地签的国家和地区开放得越来越多(摩洛哥、厄瓜多尔、塞尔维亚、波黑、阿联酋),陆续开启10年多次往返签证的国家(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以色列)也带来便利,对于旅游行业的益处通常在政策颁发后一年之内便能见到明显成效。
2018年热门目的地黑马,要数塞尔维亚,携程旅游数据显示上半年同期增长率为欧洲最高,是第一个对中国全面免签的欧洲国家。2017年1月免签以来,一年内中国游客留宿人次增长120%,经过一年的持续发酵,这个数字在2018年上半年就达到了112%(数据来自塞尔维亚旅游局)。古老的中世纪建筑和纷繁的历史文化沉淀,或许都是值得一探的因素,不过有时候旅行不需要纠结太多,就像一位朋友说的:“来不及办签证的时候,就打开地图看看哪个免签国家还没去过。”只要是出发了,总会带着惊喜回来的。
另外一个影响旅行热点目的地的因素,便是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对于日渐依赖于从社交网络、内容平台获取旅行信息的年轻人,吸引他们的或许就是一张照片、一篇游记或者一段视频,他们偏爱一些小众旅行目的地,做一名“发现新大陆”的探索者,如波兰、捷克、高加索三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热衷于摄影的视觉系旅行者,则更容易青睐那些冷门的、可以拍出绝美照片的地方,如冰岛、挪威、瑞典都是近两年户外摄影作品中出镜率非常高的。
与之相反的一种旅行者,则是跟随网红打卡景点、明星出没地、电影电视取景地获得满足感,如《侏罗纪公园2》的取景地夏威夷,《权利的游戏》取景地爱尔兰、克罗地亚,《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拍摄地意大利克雷马等等。粉丝经济也好,跟风效应也罢,社交网络的力量不容小觑。
关键词:耐力旅行者
2018年的中国旅行圈,碎片化旅行仍然是主流,毕竟环球旅行者、全职旅行者是极个别现象—或许可以称他们为“耐力旅行者”,但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些执着而勇敢的行者存在,才让我们对旅行的意义更加憧憬。
例如徐江军,这个在近4年里以多种人力旅行方式探索世界的年轻人,曾经骑车横穿过美国、徒步穿越过高加索,还在冬季徒步纵穿贝加尔湖,今年夏季他又成功用独木舟穿流密西西比河,用时69天,全程3730公里。无独有偶,中国花式皮划艇手庹二,从2017年9月便开始的沿中国海岸线漂流终于在2018年7月结束,历时299天,完成了一场更加旷日持久的海洋之旅。像徐江军和庹二这样的行者,绝非常人可模仿,他们的动机是什么?或许就是经历了足够多的冒险和挑战,看过了足够多的花花世界,最终将自己活成冒险旅程的一部分。
旅行的深度和长度,在近两年的旅行人群中出现得更多了,越来越有想法的旅行者希望在一段旅途中留下自己的故事,所以想要做些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例如“房车日记”的婷婷和高震,这对情侣驾驶一辆自己改装的房车、历时一年六个月完成计划的穿越中国之旅,回到自己曾经极力想逃离的老家,“回到这里又是另一种感觉。人总是不断推翻自己然后慢慢成长!”
在这个时代,旅行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每個人有自己的出行动机,但这世界上只有两个方向的旅行,一个是向外的,一个是向内的。向外的旅行,探索大千世界的不同与相同,最终输出自己的价值;向内的旅行,走过万水千山寻找一个答案,获得内心的安宁。
关键词:互动体验、接地气、生活化
寻求个性化的旅行体验,越来越多的旅行者认同“像个当地人一样生活”的理念,这也是近两年越来越明显的一个现象。
体验极限运动,参加当地的徒步、露营、登山、滑雪、骑车、骑马、高空跳伞、漂流等户外运动,参与性强,而难度强度并不高,需要克服一点点陌生感、恐惧感,但最终换来的都是 “终身难忘”。极限运动越来越受现在的旅行者青睐,首先这很酷,玩户外极限运动本身就很酷,其次,当旅行者与当地的自然风景、人文产生个性化的互动,不再停留于远远地观看和静静地拍照,便烙下了个人印记。更何况,对于许多旅行者而言,这些运动是以前从未尝试过的,何不体验一番?
住宿方面选择也越来越多,传统酒店之外的民宿、B&B;家庭旅社在年轻旅行者中似乎更加流行,接地气、有特色、价格不贵甚至比酒店便宜,温馨舒适、自由、能与房屋主人产生交流都是他们选择住民宿的原因。Booking、AirB&B;是出境旅行时中国旅行者常用的两个住宿预订平台,便捷的手机移动端操作、多种在线支付方式和真实的用户评价,对于首次前往该目的地的旅行者来说很有帮助。当然,也有许多网红酒店的出现,让许多人想入住打卡。
去土耳其的澡堂里泡个澡,去日本的纺织店亲手织出一块布,跟着波特兰的精酿啤酒巴士边游边品酒……这些非常有地方特色的活动不仅丰富着我们的旅程,也让我们对当地生活有了更细节的体会。美食之旅、美酒之旅、艺术展览、烹饪课程、节日和集市……各个地方旅游推广机构极尽所能,将这些旅行目的地最为生活化的一面展现出来,吸引游客从自己过腻了的地方去他们过腻了的地方品味生活。
2018年的旅行,我们玩得更酷、也更有温度。旅行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它到底是你的生活调剂品,还是你的续命必需品,愿你在2019年的旅途中慢慢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