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科
从恣意生长在山中的野生之木,到饱含智慧的榫卯之美,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工匠精神,除了用斧凿精心雕琢着方寸乾坤中的无尽底蕴之外,更多的是在虔敬的转折哲思间,表达着人类对于自然恩赐的敬畏与感恩之心。
而傅中望最为人所熟知的、以榫卯结构为出发点的一系列作品,在遵循着古人对于自然虔敬感恩态度的同时,于当下的人文环境中,发展成为一种极富感情弹性的思想和艺术美学框架。
童年时代即流淌在傅中望血液中的造物与手工情怀,在经历了新中国早期社会环境的跌宕洗礼之后,最终将他从对艺术爱好与梦想的业余状态中,逐渐带入到终其一生所不断探求与追索的艺术思考的叙事逻辑之内。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傅中望就利用废弃的旧金属材料,制作了一系列焊接作品。在运用了西方现代雕塑中常见的拼接、重构等形式手法的同时,艺术家亦在残破与卑微中找寻着源于传统的超逸之美一一剥离开实用性的桎梏,利用物质性、世俗性和实验性交相混杂的语言形式,将传统文化身份遗失的落寞感,转换成一种开放且灵动的时代艺术观念。而在同时期的作品《天地间》中,中国传统的思想元素也表现的更加鲜明,在传达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传统中国宇宙自然观的同时,亦反映出艺术家对于自我所处时代与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
此后,又经历了一段沉淀期,傅中望逐步意识到了榫9D结构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及其与西方的垒砌结构在文化上和结构意识上的差异。经过刻苦的考察与钻研,艺术家终于将传统的榫卯结构转换进当代雕塑的形式和空间语汇中,并与自身所处的时代环境不断交互碰撞出鲜活的思想与形式火花一一历史的惆怅、现实的无奈、文化的乡愁与反思等等,皆从“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的朴素相对论中得以延展,并构成了傅中望思想发展记录和书写的主要方式之一。循着“在努力表达当代感受的前提下,注重从中国自身文化土壤与传统中寻求借鉴与转换”的思想“轴线”,傅中望之后的艺术探索之路,并未就此封闭于简单的、对于榫卯形式的反复玩味之中。而是将更多的材料一一如木材、石头、陶器、旧钢铁与电子废弃物等等一一结合引入到作品中,并对榫卯的形式语言和逻辑思想做了更加宽泛的处理,傅中望将这种多元素融合的整体思想结构称之为“异质同构”。而除了形式上的丰富“异质”之外,“同构”的概念在此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它紧密链接着艺术家思想结构中的清晰“轴线”,这条关乎着思想、文化、历史、社会、生命与个人发展的“逻辑线”,也是让傅中望所创造出的诸多形式美感,终不会成为无根之木的核心精神力量之所在。
最后,在傅中望的“榫卯哲思”中,我们或许会发现三个关键的节点,即“传统”、“解构”和“日常”。對于“传统”,艺术家一方面将其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并用当代性的语言对其进行“解构”;另一方面,在用艺术反思着当下“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荒诞与浮躁的同时,朴素材料的丰富“同构”,又让傅中望的作品彰显出一种独具沧桑感的历史之美。这种游走于迷离的日常现实与沉厚的历史思绪之间的活跃状态,也正如傅中望本人所说:“在古代建筑中,工匠赋予榫卯不同的结构方式,造成了不同的结点关系。延伸到我的作品上,我并不希望它们仅仅成为传统文化的图解,而是强调它与现实社会、与人类生存状态的某种关联性。所以我强调榫卯是一种关系的艺术,自然关系、社会关系、国家关系、生命关系等等,都在一种矛盾、对立、无序、游离、不确定的状态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