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莎莎
(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北 衡水 053000)
感染是妇产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近年来,随着妇产科疾病和产妇的增加,我国医院感染的事故频繁发生,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更加剧烈的痛苦,同时也对新生儿和孕妇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因此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有效控制感染非常重要。本研究收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住院期间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临床感染防治措施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23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妇科患者139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38.05±12.69)岁;产科患者94例,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7.41±3.28)岁。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将其临床资料全部纳入调查中,将患者的诊断资料、祝愿记录等相关档案整理分析。根据患者的年龄。感染部位、住院时间、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感染的诊断标准:根据国家卫生部2001年1月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3]以及医护人员临床记录、患者的各类化验结果等为主要依据。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院内感染登记结果报告卡的相关信息,统计分析妇产科患者感染分布情况、感染发生人数及患者感染部位分布等。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调查,本院妇科感染总数为43例,占比18.45%(43/233)。其中妇科感染人数共计32例,感染率为23.02%(32/139),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11例,泌尿道感染8例,切口感染7例,宫腔感染6例;产科感染人数为11例,感染率为11.70%(11/94),感染部位主要为切口感染5例,呼吸道感染、宫腔感染、泌尿道感染各2例.。感染年龄段分布:≤30岁,5例;30岁>15例感染≤50岁;>50岁,23例。提示感染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上升。
妇科和产科的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相比于未发生感染者,明显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平均住院时间(±s,d)
表1 平均住院时间(±s,d)
?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妇产科感染的原因较多,其中以医疗器械消毒不全面和医护人员方面引发的感染较多,主要是由于手术前医护人员没有注意清洁手部洗手,且有些医护人员技术不够娴熟,从而延长了手术时间,致使创伤面加大,增加了感染机会。而呼吸道感染多因在术后患者自身免疫下降,加之在手术时有的患者需要行气管插管,插管时如没有掌握好度,极易损伤患者呼吸道粘膜,引发感染,另外,妇产科患者有诸多亲朋好友的探访,容易滋生细菌而诱发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多由导尿管操作不当,导致尿道粘膜受到外界刺激而引发感染。
针对妇产科感染常见原因,我们总结了一下相关护理要点:(1)消毒:必须严格要求妇产科医护人员尊旭消毒无菌处理规则,同时对科室所有医疗器械进行定时检查和消毒,减少因消毒不放而引发患者感染;(2)注意患者病室通风,每日对病室进行杀菌消毒,空气中喷洒空气清洗剂,地面泼洒消毒液等;(3)对于内置尿导管患者,护理人员必须定时帮助患者清洗会阴部,保持干洁,定时检查、更换导管,保证导管通畅;(4)本研究结果示,年纪越大,感染发生率越高,提示医护人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操作技巧和护理技能,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妇产科感染因素复杂多类,在护理过程中,严格要求医护人员遵循无菌操作,加强自身的操作技术,给予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这样才能够降低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