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尚雅 胡少玲 黄丽华 林少杰
目前我国病原菌种类在不断地增加, 因此抗菌药物的种类也不断增加, 在临床中抗菌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一直比较多。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抗菌效果极为理想,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 不仅不利于患者预后, 甚至加重了病情的发展[1-3]。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且需要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菌药物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其中男34例, 女42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②均为本院住院患者。排除标准;①因其他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②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对7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 找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症状。分析参加研究患者所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菌药物名称、疾病类型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类型。
2.1 76例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菌药物名称分析 76例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菌药物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舒巴坦、头孢硫脒、头孢替安、拉氧头孢钠、头孢羟氨苄、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呋辛占比最高, 为26.3%(20/76)。见表1。
表1 76例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菌药物名称分析[n(%)]
2.2 76例患者疾病类型分析 76例患者疾病类型主要有手术预防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泌尿及生殖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外伤感染及其他感染, 手术预防感染占比最高, 为27.6%(21/76)。见表 2。
表2 76例患者疾病类型分析[n(%)]
2.3 76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分析 76例患者头孢菌素类抗生菌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包括过敏反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其他, 所占比例分别为67.1%(51/76)、6.6%(5/76)、10.5%(8/76)、7.9%(6/76)、3.9%(3/76)及3.9%(3/76);过敏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在临床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常见且应用广泛的一类药物,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伴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广泛应用, 因药物本身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明显, 且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4]。经临床研究发现[5], 在耐药菌株合并感染患者中头孢菌素类抗生菌药物起到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同时对肾脏系统、血液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使用头孢菌类抗菌药物的形式有口服及静脉滴注, 而静脉滴注是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途径。静脉滴注给药的方式具有起效快、药量把握度高等特点, 因此治疗疾病效果较为理想, 也是治疗疾病首选方法[6-8]。静脉给药时药物中pH、毒素含量、滴速过快等都可引发不良反应, 主要是因为升高药溶pH的药物与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使用, 加快了内源性聚酶物的聚合速度, 进而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另外, 静脉给药方式机体吸收药物速度比较快, 发生不良反应后, 后果比较严重, 也对病情变化引起改变。所以在治疗疾病时能口服则不进行静脉用药, 临床治疗疾病时为了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应把握好给药途径。
经本研究发现, 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后所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 在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中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在发病初期主要是病毒感染, 采用抗病毒治疗外加多休息即可, 当病情严重并合并细菌感染时则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使用的抗菌药物多以头孢菌素类为主,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时间有一定的依赖性, 血药浓度超过抑菌浓度的时间时可发挥出较强的杀菌效果[9-11],且因药物半衰期比较短, 需要多次用药, 因此在用药时应把握好用药时间及用药剂量。
经研究发现,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类型有过敏反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与其他。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瘙痒、寻麻疹等;消化系统包括恶心、腹泻、呕吐等;神经系统包括寒战、肌张力改变等;循环反应包括头晕、心悸、胸闷等;呼吸系统包括咳嗽、气促等;其他包括多汗等。不良反应发生最多的为皮疹, 主要因为皮肤是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最易引起变态反应的部位。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中其致敏源为高分子物质或内源性聚合物, 与蛋白等分子载体结合之后产生抗原, 经抗原体结合相互产生作用, 对靶细胞释放活性物质起到了刺激的作用,增加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收缩支气管平滑肌, 进而导致微循环发生障碍等[12]。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 并对症治疗。
总之, 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把握好给药方式及使用剂量, 科学合理用药, 最大程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