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新常态”课堂理念追索

2018-12-10 11:03王晓红
教师·中 2018年9期
关键词:新常态常态体育

王晓红

核心素养成为当下教育热词,小学体育教学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现实需要,对教育教学展开多重创新改进,以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国家经济建设进入转型期,习近平同志提出“新常态”说法,迅速获得广泛应用。在我们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堂教学进入新课改转型期,课堂教学也由“课改”向“改课”方向推进,创新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手段、教学训练,自然成为“新常态”价值体现,为全面塑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创造更多便利条件[1]。

一、教学形式贴近“新常态”

新课改推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模式,在各科教学中都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作为小学体育教学,我们本着“以生为本”教学原则展开教学推进,创造了不少经典课型,特别是合作学习机制的广泛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丰富选项,增加了教学互动性,提升了训练效果。为进一步提升教学品质,我们贴近“新常态”展开教学探索,推演出更多个性教学形式类型,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学习训练类型,如新授课、活动课、实验课、观察课、观摩课、测试课、游戏课、综合课等,这些课型的推出,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选项。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比较固定的形式,一般包括集合、基本项目训练、准备活动、导入新课、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课堂检测、课堂小结等。教师遵循课堂基本程序很容易陷入惯性思维之中,固定课堂程序,势必给学生带来审美疲劳。改进教学程序,应该成为我们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学生集合之后,准备活动是必需的,课堂正式开始,教师不妨让学生进行展示,或者是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也可以利用其他手段进行示范。在学生练习环节,教师不妨根据教学实际展开创新探索,直接运用游戏或者竞赛代替,这样很容易调动学生参与主动性。课堂检测环节也可以省略,这样可以增加学生训练空间,确保学生运动量。特别是推出一些特殊课型之后,这些环节都可以改变[2]。如观摩课,教师带领学生观摩比赛视频,或者亲临现场观看比赛,其课堂程序需要大调整。

教师对课堂程序进行适时调整,并将这种调整看成是常态表现,这无疑就是我们追求的“新常态课堂”。教师要有求新求变意识,对教学固有思想进行改进,让教学始终处于创新体验境界之中。学生从中获得的积极体验会更为丰富,其学科素质成长也会更为扎实。

二、教学活动呈现“新常态”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突出新活动类型,这是“新常态”课堂的基本特征。小学生大多好动不好静,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比较高,如果教师能够不断推出新活动内容,学生自然会乐此不疲。将教学活动规划创新实践归结为“新常态”课堂,这是对创新教学的最科学概括。教学活动展开时,教师需要精心选择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让创新成为一种常态追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有灵动的思维,对常规活动进行改进创新时,未必需要大动作,变换一下程序,改动一下规则,往往都可以体现全新运动面貌。

教学活动推演时,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实际展开操作。如三年级体育课引入拔河活动项目,学生习惯集体拔河比赛,一般是全体参与,教师给出了改进方案:自由组合成六人小组,展开小组间拔河比赛,三局两胜,单循环之后,成绩最好的两个小组展开对抗赛,其他小组充当啦啦队。任务布设之后,学生开始行动起来,因为是自由组合,学生信心倍增,经过一番准备,拔河比赛正式开始。教师给学生讲明白拔河比赛的规则和技巧,学生早已急不可耐,在不同场地展开了较量。教师指定学生做裁判,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教师为学生布设一个拔河比赛训练活动,将所有学生运动热情都调动起来。这是因为教师对活动规则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层次性和趣味感。学生大多喜欢挑战,对比赛有特殊兴趣,自然是热情响应。

三、教学手段追求“新常态”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创新应该成为“新常态”最基本特征。教师给学生示范,让学生跟随教师操作,最后是让学生自由学习,为学生布设训练任务,这是比较传统的教法应用,对学生来说没有太多新体验。如果教师能够改变操作程序,改变操作方法,增加一些辅助手段,拓宽一下训练域度,其教法创新就可能实现,教法创新追求也会呈现“新常态”。

如四年级学生练习跳马,这是比较有挑战性的体育项目。很多学生因为胆小,不敢参与活动。教师作出了创新规划:两个学生合作,一个人弓腰做“馬”,另一人依据跳马动作要求跳过“马”,两人轮换,先做好充分的上“马”准备。这个方法一经推出,便获得学生的普遍青睐,课堂活动呈现多元性。再如接力跑训练,教师给出个性规划:每人都可以自由挑选比赛对手(1人、2人、3人),自由挑选接力跑项目(500米、800米、1000米),获胜者可以自由挑选下一步的活动项目。这个设计推出后,立刻引发学生参与热情。比赛开始,学生大都竭尽全力冲刺,课堂活动气氛热烈。

教师为学生设计全新活动形式,给学生带来更多选项,也成功激活学生运动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运动热情一旦被点燃,其训练效果会自然呈现出来。从学生表现中可以看出,教师教学方法具有较高适合度。创新教法成为“新常态”,符合教学改革精神。

四、教学训练趋向“新常态”

体育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推陈出新,将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视角范围之中,这是教师需要直面的课题。教师布设训练任务,让学生展开定量式训练,这种训练模式已经老旧,不适合现代体育教学现实追求,也不能引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对训练形式和训练内容展开创新探索,以提升学生参与主动性。创新训练形式时,不妨借助多种媒体手段,如多媒体、电子交互白板、智能手机等,将训练活动以电子信息形式呈现出来,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感官冲击。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翻转课堂的广泛应用,也给体育训练带来一定启示。

如韵律操训练时,教师给学生布设崭新训练任务:先观看大屏幕韵律操视频内容,掌握基本动作要领,然后自己训练体验,最后是自我展示。如果自己感觉基本掌握了动作要领,可以申请老师为自己拍摄操作视频,在大屏幕上播放。任务刚一公布,学生顿时兴奋起来,因为有了视频制作任务,学生都感觉特别新鲜,学习自觉性大为提升。教师播放示范操作视频,学生看得特别认真,在自行训练阶段,学生都能够互相学习探究,矫正自己的动作。教师为学生制作视频时,给学生一些技术性指导,也让学生进步明显。经过一番操作体验,学生韵律操视频不断完成,教师挑选部分视频在班级展示,课堂气氛再次被点燃,学生学习认知得到进一步确认。

教师为学生布设训练任务,增加了视频制作内容,瞬间给课堂教学注入崭新活力,学生对此特别敏感,引发课堂轰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训练热情高涨,其训练效率也大大提升,这正是教师所追求的课堂效果。训练手段创新探索成为课堂教学“新常态”,这无疑是“改课”赢得的丰硕成果。

将课堂教学改进看成是一种常态,这是崭新教育教学观念的体现。面对求新求变的小学体育教学,我们更需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推陈出新,将创新课堂教学看成是“新常态”,这是具有时代感的重要追求,体现新课改基本精神要义,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成长的重要保障条件。

参考文献:

[1]尚力沛,程传银.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J].体育学刊,2018(1):98-103.

[2]潘 晴,纪 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体育教学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5):23-26.

猜你喜欢
新常态常态体育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