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静波 王淑红
摘 要:农机培训工作对规范农机购置、使用、保养及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农机培训工作的实施模式进行介绍与总结,分析了影响农机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希望能够提升农机培训工作的实际质量。
关键词:农机培训;实施模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8.10.050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离不开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为农民减轻了劳动强度,并提升了劳动生产的效率。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农业机械的销售量和使用量都大幅增长,农业机械的普及程度有了质的提升,但与此同时,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导致农机在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农机管理部门加强了农机培训工作的力度和覆盖范围,努力帮助农民提高农机使用的安全性和效率。农机培训部门也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农机培训的实际效果。
1 农机培训的作用
农机培训对于农业生产的优化作用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通过农机培训提高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达到预防农机事故的目的。由于农业机械的作业范围广,环境相对复杂,加之农民的安全意识普遍偏低,超载超速、无证驾驶等问题层出不穷,明显威胁到了农业生产的安全性。(2)农机培训有利于农业新技术与新机具的推广与使用,通过培训,农民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和掌握新型农机的使用方法和技术特点,增加农民购买新农机的积极性。(3)农机培训工作有利于优化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将传统的单一的经营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农业大规模经营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4)通过农机培训,农民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农机管理和质量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利于农民通过正规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农机培训的实施模式
2.1 选择合理的培训模式
农机培训应根据培训时间的长短来选择合理的培训方式。若培训时间较短,通常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培训方式,同时配合现场培训,就能在短期内获得较好的培训效果。以教师为主导的培训,有利于帮助学员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同时方便教师与学员间的沟通,有利于控制教学进程的合理进行。若培训时间较长,在经过教师的理论讲解后,更多的应采用以学员为主体的培训方式,以学员为主体进行教学时,可多设置现场教学和实践环节,并通过对农机培训学员进行分组,鼓励其结合之前的理论知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丰富实践培训的内容
通常的农机实践培训,主要是利用培训机构拥有的农机以及合作单位提供的农机,进行实际操作和维护修理,这有利于学员掌握足够的农机使用与保养知识,提升农民独自操作农机完成农业生产的能力。以此为基础,实践课程的培训还有很多扩展方向,例如,带领农民模拟农机事故现场,使农民直观的感受导致农机事故的因素和处理农机事故的方式,明确事故法律责任划分的依据;还可以带领培训学员实际模拟农机购置流程,增加农民选购农机的知识与能力,提高农民科学购机意识。
2.3 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培训方法
农业机械的使用离不开与农艺技术的配合,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离不开先进农艺技术的应用,脱离了农艺技术,农业机械的使用与推广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没有农业机械的配合,农艺技术也很难得以实践。以变量喷药技术为例,农艺要求变量喷药技术既要保证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又要根据作物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喷药量,以达到优化食品安全,减少农业污染的目的,這都离不开先进农业机械的配合,因此,只有将农机与农艺的知识相互融合贯通,才可能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性提升。
2.4 积极探索远程教学模式
在现阶段的农机培训中,很多农民因交通或时间问题而拒绝参加农机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积极开展网络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机培训工作的灵活性,能够保证农民随时学习自己需要的农机知识。同时,通过网络化的管理,能够建立农机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民之间的联系渠道,专业人员能够及时通过网络为农民答疑解惑,提升了专业人员解决农机问题的价值。
3 农机培训效果分析
现阶段的农机培训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影响农机培训效果的因素仍然比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由于农民对农机培训的认可程度不足,其主动参与农机培训的意愿不强烈,很多农民认为参加农机培训作用不大,甚至认为浪费时间,导致农机培训的学员数量不足,农机培训的影响作用达不到预期。(2)由于农机培训工作多在基层开展,培训教师的知识与个人能力也会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的知识更新不及时也会影响培训的实际效果,使农民学习和掌握的农机知识与技能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3)参加培训的农民,由于知识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足,会影响到农机培训的最终结果,导致出现农民虽然经过了全程的农机培训,但实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却十分有限,而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就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