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智库信息化研究中心/
2018年上半年,我国两化融合工作纵深发展,工信部立足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重点领域,以试点示范为抓手,以实施重大工程为引擎,加速推动形成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技术、模式、业态等典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聚焦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重点工业产品和设备上云、工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信息物理系统(CPS)等方向,遴选一批试点示范项目,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增强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了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工作指南,组织开展了2018年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及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等申报工作,从而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2018年上半年,制造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聚焦大数据、云服务、工业APP培育等领域,通过跨界合作等方式,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智光电气与阿里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共同构建国内首个“基于大数据驱动的综合能源大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达成战略合作。用友与湖南经信委用友网络积极推进“企业上云”,与湖南省经信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湖南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浪潮推出投资、运营、生态、示范四项计划,将在10+重点省份,面向300万+企业发放5亿元企业上云服务券,建设地方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并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大型企业集成创新示范以及区域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企业系统上云、设备上云、产品上云和能力上云,推动百万家企业数字化转型。2018数博会上,腾讯联合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华龙讯达共同发布腾讯木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借助华龙讯达实现了边缘计算和工业物联网PaaS平台的连接,实时将设备运行数据上传到云端,并与国家工业信息中心合作,开展平台的标准研制、安全防护和应用推广。
2018年上半年,《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加速落地实施,大型制造企业依托“双创”平台,在线开放研发、设计、制造、孵化等能力,推动创业创新要素和能力与中小微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引领制造业“双创”纵深发展。
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已超过70%,中央企业建成各类互联网“双创”平台121个,为超过200万中小微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服务。
中国铝业、河南众品以推动企业创业创新要素数字化、系统集成化、业务协同化为重点,建设面向企业内部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双创”要素汇聚平台,加速形成面向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首钢集团、TCL集团以促进全社会研发、生产、孵化等制造资源和能力开放的在线化、市场化为重点,基于平台推动大企业创新创业要素和能力与中小微企业需求精准对接,降低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门槛,培育基于数据驱动、供需高效匹配的资源和制造能力开放、共享、交易新模式。徐工集团、美的集团加快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组织管理模式创新,推动研发设计向协同化、动态化、众创化转型,工业生产向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变,组织管理向扁平化、创客化、自组织拓展。猪八戒、沈阳新松与地方加强合作,推动“双创”平台在产业集聚区落地,带动建设一批行业特色鲜明、品牌影响力强的制造业“双创”示范区,形成制造业“双创”平台引领发展、地方政府积极参与、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的产业创新生态。
2018年上半年,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通过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企业合作、成立联盟等方式,推动新型智能制造模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服务,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推动智能产品在工业、医疗、交通、农业、金融、物流、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集成应用。地方政府布局推动“区块链+” 产业,浙江、江苏、贵州、福建、广东、山东、江西、内蒙古、重庆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就区块链发布了指导意见,多个省份已经将区块链列入“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在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的指导下,多家上市公司、区块链技术科研机构、区块链产业应用创新企业、相关产业优秀企业与组织共同发起成立了上海区块链产业联盟,为区块链企业、区块链媒体等相关机构提供了更好的交流与学习平台。中铁总公司与阿里巴巴开展合作、中信集团与腾讯开展合作,推进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领域的业务合作,积极探索实体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
2018年上半年,企业加强软件在制造领域的应用,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软件定义推动制造方式、管理流程、产品功能、技术服务、商业模式等变革,进而实现制造业领域的智能协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启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系列调研活动,通过对科研机构、产业园区、相关企业等的调研参观,深入了解了制造业“双创”、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领域的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对两化融合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方式、典型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
预计下半年工信部将在开展调研的同时,总结应用实践、了解政策需求,围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跟踪研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协同推进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战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推广、普及与企业上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把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业企业上云、工业APP培育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并不断细化鼓励政策,通过财政专项、税收减免、重大工程、宣传推广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大企业构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SaaS类和APP服务。企业上云能够促使企业逐步向平台化、网络化演进。东方国信打造的Cloudiip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搭建微服务近200个,工业APP逾300个,为国内数百家企业提供工业大数据智能互联平台解决方案。腾讯联合三一重工打造的“根云”平台,已在全球接入超过23万台工程机械,累积工程机械数据1000多亿条,为制造企业提供专业数据分析、应用开发等服务。
预计下半年随着各地上云政策的落地实施,将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地方的推广普及和应用。
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落地实施和应用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将聚集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应用开发者+用户”创新资源,不断为制造业“双创”升级发展赋能。开放的“双创”平台,能够促使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间的资源协同和供需对接日益紧密,推动价值创造方式从线性的价值链提升走向网状的价值网络构建,加速形成大中小微融通发展的局面。
预计下半年将有更多大型企业同步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双创”,以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双创”资源汇聚和能力升级,以“双创”机制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发展。
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开展的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工作的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及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将加速推进。支持以钢铁、石油化工、冶金为代表的流程行业企业和以航空、轨道交通、船舶、工程机械为代表的离散行业企业建设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测试环境,开展工艺及能耗管理、流程控制优化、智能生产管控、产品远程诊断、设备预测性维护、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场景下平台及解决方案的适用性、可行性、稳定性试验验证。聚焦特定工业场景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支持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建设特定工业场景工业互联网平台测试床,开展技术成熟度、功能完整性、应用兼容性及可靠性的试验测试,形成特定工业场景优化的解决方案,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解决方案在不同工业场景下的推广及应用。
预计下半年随着专项的落实推进及资金下拨,面向工业企业的系统解决方案将逐步完善。
图1
图2
国务院关于协同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系列文件均明确指出,要加快制造业网络化进程,5G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将推动制造业网络化迈上新台阶。制造业网络化:5G应用能够突破地域和领域的限制,为工厂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百亿设备的连接能力、超强的可靠性、以及超高的流量密度和移动性等多个场景的服务。市场:亨通光电、卫士通、奥士康、立讯精密、创意信息等多家上市企业纷纷开始5G布局,将在未来全面支撑5G时代万物互联、无人驾驶、人工智能、AR等业务场景。运营商:纷纷部署5G商用时间表,计划近两年建立开放实验室进行5G技术规模试验、试商用,并在未来实现5G技术规模商用。
预计下半年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制造领域将加速5G布局,推动5G引领的制造业网络化变革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