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研究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笔者发现“命题语言”具有问答逻辑严谨、关键表达突出、与教材联系密切的特点。在历史核心素养的主导下,“命题语言”更加注重用典型时间锁定具体事件,用空间对比分析演进趋势,用经济变化更新思想观念,用政治立场塑造家国情怀。本文以2016—2018年全国卷中考查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相关选择题为例,研究命题语言、连接思维模式、挖掘教材内涵,深度解析历史一轮复习策略。
思维训练是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训练思维的重要方法,该理论注重知识的结构性和概括性,重视认知结构的作用,重视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性,关注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高考历史命题特别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进一步论证历史“命题语言”对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制作如下数据表。
2016—2018年全国卷关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相关选择题的命题分析表
续表
通过观察此表,可以发现:
如:公关、进贡——外交。这一组词体现出发散思维的特点,“公关”含义为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进贡”即为封建时代藩属对宗主国或臣民对君主呈献礼品。可以看出“公关”与“进贡”都带有社会性的群体色彩。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的现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思考清政府如何处理与周围国家的关系,这种处理的背后又反映出清朝怎样的社会特征,这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有的基本逻辑思维。
比如“公关”一词首次出现于1807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国会演说中,这实际上暗含着欧美近代国家处理社会关系的方式及含义。联系高考历史命题,甲午战争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相对完善,而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因此在处理国家关系方面更是缺少近代外交意识。“进贡”也是如此,“进贡”一词表现出清政府盲目自大的心理,当近代新事物挑战传统时,清政府由于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不足,仍然采用传统手段来处理国家关系,这明显表现出思想观念的相对落后。
据表格可知,教材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这句话可以分为三部分来理解:传统心态是什么?为何仅为挑战?挑战后的传统心态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递进式的追问实际体现出发散思维的特点。实际上,“传统心态”是天朝上国的观念,“仅为挑战”意味着传统心态的根深蒂固,挑战后的变化带着渐进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综上,笔者认为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基于对高考命题语言的分析,将学生已有的认知与命题语言之间进行某种相关的思维连接,从而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本专题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核心时间点:鸦片战争前后、甲午战争前后、中华民国成立前后、五四运动前后等。用时间定事件,用空间析变化,利用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将知识拓展开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如何阐释“救亡图存”这个核心主题呢?笔者认为可以分三步:一是明确近代中国发生什么事件?二是近代中国为何成为被侵略的目标?三是近代中国被侵略后思想如何一步步发生变化?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逻辑体系蕴含着对外认识逐渐深入、思想观念日益开放,民族意识进一步增进的过程。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笔者从近代中国签订的条约数量和内容与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表现两个角度来论证:
据统计,从1842年到1912年,清政府同西方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协定20余个,条约主要涉及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贸易主权问题、关税主权问题、司法主权问题、领海主权等。条约数量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都冲击着当时中国人的心理。
面对鸦片大量流入,先进的中国人掀起禁烟运动,并且编撰书籍,介绍西方社会的发展,这里笔者摘取两则材料:①选自1840年1月18日林则徐《谕英国国王书》“惟我大皇帝抚绥(安定)中外……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好玩,可有可无……接到此文之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 ②选自1842年9月林则徐致友人的私函,即“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 这两则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林则徐从对西方器物的不屑到对器物的关注,并开始反思中国器物的不足。在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也并非委曲求全,如有由人民自发开展的反对列强侵略的三元里抗英战争。同时教师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器物与西方相比差距甚远”,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亦是如此。
魏源继承林则徐的观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这仅仅是少数有识之士的观点。对于长期荫庇在封建统治下的官员来说,很难接受这样的社会现实。随着西方侵略的加剧,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巩固君主统治是当时知识分子的诉求。以“洋务运动”为例,笔者认为“中体西用”思想是旧官僚系统唯一能够接受的观念,既能够学习西方的器物之道,又能够保留华夏至上的传统心理。以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对旧社会的改造,不仅让清政府看到了中兴繁盛局面的可能,也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仔细研读近代中国现状,笔者认为“洋务运动”既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带来了发展契机,也让西方社会看到中国自强后有稍许忌惮。所以,1860年至1895年这一期间,是近代中国思想界碰撞发展的高峰期,有地主阶级的洋务思想,有早期资本主义的维新思想,有留学人士大量宣传的西方学术,更有世界各国人士对中国政界的期待与思考,还有不少改革国家对清政府的挑战。
1895年的甲午战争是对整个中国近代史发展最为关键的事件,清政府由此认识到设厂自救的重要性、民族实业家纷纷大规模投资、知识分子倡导立法、设议院,人民群众也抵制日货、使用国货。由此可见,甲午战争促使了中国人民觉醒,“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针对该部分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看到清政府设厂的目的在于不改变制度,充实国库,稳定民心,又要看到民族资本家发展企业在变制度、促经济、兴民权斗争中的艰难性,这种在矛盾中求发展的思想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一大特色。
综上,历史复习备考既要抓住本专题的核心理念,又要渗透核心素养的意识。本专题的关键词即为“救亡图存”,因此教师要逐一分析不同阶层、不同区域、不同团体等救亡图存时的表现,只有明确了核心观念,才能更好地分析历史史实。同时要注重教材核心概念,多研究历史事件演变的前后逻辑,这样才能形成全面的历史观。
“变中求变”的含义为社会整体向前发展,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特点,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抓住发展机会。笔者认为理解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前提是结合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通过世界之变看中国之变,通过侵略之变看中国之变,通过社会之变看中国之变,为此梳理如下知识线索: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蒸汽时代”推动机械化生产——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有识之士兴起器物之学;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完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清政府固守传统观念——资产阶级兴起制度之学;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推动——自由平等法制观念传播——封建残余支配着社会——各派论战兴起思想之学。
综合上述线索,笔者认为教师在复习时,首先应给学生构建一个宏观的世界体系,将中国的演进置于世界潮流之中,由此理解“思想解放”的特征。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呈现三个基本特征,即由被动到主动、由抵抗到接受、由单一到多元。如何理解这三大基本特征呢?具体分析如下:
鸦片战争挑战中国传统心态,有识之士“睁眼看世界”,并开始反思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实质性差距。如洋务运动期间,上层人士利用“官府”的主导地位,发展军事工业,派遣留学生,反思教育制度,发展航海事业等等,这是主动探索社会的行为。
西式习俗开始进入中国时,人们处于抵制的状态。当中西方文化开始交融时,人们在接触的过程中,逐渐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例如西式楼房、婚礼、葬礼;西方交通工具、邮政通讯;西式的服装、生活习惯等。
一方面是指学习的内容多样化,如器物、制度、思想之学等,这些都是对中国传统社会内容的扩充;另一方面是指社会群体的多样化,由单一的地主阶级到地主阶级、中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并存,社会群体的多样化促进了社会思想的繁荣,同时不同的社会群体代表不同的利益,这为改造中国社会打下基础。
综上,教师在复习该部分时,一定要把握历史演进的规律性特征,不能够断章取义。任何忽略整体而谈部分、忽视时间而谈空间、忽视世界而谈中国的观念,都不能从历史史实中取得最合理的历史解释,更不能培养好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本专题复习,笔者从“命题语言”角度出发,不苛求知识点的详细展示,但注重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更注重对某一个问题的逻辑分析,这对于高三的历史复习备考非常重要。为此笔者提出四点建议:①研究高考试题,把握关键词汇;②研究答案设置,分析逻辑关系;③寻找知识联系,连接思维模式;④回顾教材本身,重视逻辑推论。这样才能达到“明因识果,析变求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