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文明的根,村落融合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整体。到2012年,我国自然村总数由363万个锐减为271万个。2012年,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启动了传统村落的调查,以免更多的传统村落因为保护不力而消失[1]。青泥村作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价值特色突出,因此本文将结合有机更新理念提出关于村落保护的建议,以期能为同类型的传统村落保护提供借鉴。
青泥村在古时名为青泥驿,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南边的大河店乡,距离县城20 km左右,因位于青泥岭而得名。青泥岭是蜀道上的文化名岭,是秦岭由西向南延伸的一个支脉,地势险峻,南控巴蜀,北锁秦陇,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2]。主峰铁山海拔1 746 m,史家崖、凤梁湾、佛崖山、花崖山、生坡5座山围绕其左右,形成众山仰止的局面(图1)。
青泥村位于青泥岭山脉的北部,周边丘陵众多,群山环绕。村落依傍青泥河,整体布局沿河谷呈“一”字形布置,青泥古街道为村落的中轴线,建筑分布于两侧(图2)。整个村落以青泥古道为脊,以青泥河为脉,依山傍水,错落有致,血肉丰满,充满灵气。
图1 青泥村选址与周边环境(来源:作者自绘)
图2 村落空间肌理(来源:作者自绘)
青泥村古时为军事要地,为了驻守此处,部分南方居民搬迁至此,在此建村,所以这里的传统建筑保留有部分徽派民居的特征。村落现存的传统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分门别类,文化底蕴深厚。青泥村传统民居多以土坯房为主,房顶呈“人”字形结构,用灰色砖瓦整齐覆盖,墙壁两面均留有通风口,样式不拘一格,以便屋内空气通畅,避免潮湿,且门窗均有镂空雕刻,各式各样,体现了房屋主人的闲情雅致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古建筑,讲究装修,凡檐梁斗拱、窗棂屏风皆饰有花、鸟、鱼、山水、人物,拼木花格等(图3)。
图3 建筑以及门窗细部特征(来源:作者自摄)
村落处处透露出古朴的气息,这里不仅存有玉皇殿、老君殿、花莲洞等古庙宇,也存留着清代的徽县修路碑、“远通吴楚”碑、“修路碑记”碑、宋代的白水路记碑、明代的“玄天神路”摩崖(新刊修路碑记)以及北周佛爷崖摩崖石刻和摩崖佛像等重要古迹,这些历史要素分布在村落的各个角落,为青泥增色许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已把蜀道列入了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并且纳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提名范围。青泥村作为古蜀道上的重要节点,其历史价值不可小觑。村内明清时代建筑遗存众多,年代虽较为久远,但大部分保存得较为完好。除了民居建筑,其他的如明代的“玄天神路”修路摩崖石刻、清代的“远通吴楚”修路碑记、栖真洞宋代邑令文字题刻等历史环境要素,也都是青泥古道上悠久历史的见证。
古时青泥驿作为大官驿站,其水陆交通畅达便捷,加上沿线经济繁荣,这里便成了孕育古文化的温床。在此蜀道文化和三国历史文化得以孕育、发展,南北文化在此交融,遍及各个领域。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政客商贾、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大量诗歌和故事,诗仙李白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来描述古道的险峻;诗圣杜甫也留下了“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的无限感慨。青泥村的宗教文化昌盛,佛道两教在此并存共生。至今仍保存的数十座庙宇,大多建于清朝,整体风貌尚完整。从青泥村的宗教建筑数量来看,在过去的时间里,青泥村的各类宗教活动很是繁荣昌盛,也从侧面证实了青泥村作为蜀道驿站时,交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的历史状态。除了精神信仰,人们也有自己的闲暇活动,青泥村的羊皮扇鼓、皮影戏、灌灌茶等传统技艺传承至今,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一定贡献。
青泥驿是故道、阴平道和金牛道三条路的交汇点。北宋时,青泥驿约有邮兵、驿马156人骑,执事役夫30余人,每年约需要驿廪、铺粮五千石,畜草一万围城[3]。青泥驿作为蜀道交通邮驿系统及其遗存,也见证了古代中国邮驿制度的高度文明,是人类信息传播方式和古代交通组织的杰出代表,保存着秦汉至今丰富的历史信息,完整地记录了人类交通发展和多元文明融合的历史进程,是人类交通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和文明对话交流的结晶,具有特别的保护传承价值。
青泥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所以来自外界的破坏性措施较少,整体保存良好。虽没有外界破坏,但自然性的损毁和村民自发性的修建却是不可避免的。村落历史边界被新建建筑所模糊,缺乏必要的规划管控;街巷体系虽基本完整,但局部巷道被建筑封堵,部分道路缺乏维修导致损坏,村民出行不便导致硬化;青泥古道难以维持历史原状,历史铺装被水泥覆盖,传统风貌遭到一定破坏;传统建(构)筑物大部分保存良好,但是由于维护时间较长,出现了局部结构不稳固,缺乏专业的修葺和维护,最重要的是传统建筑的单一功能已不能满足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房屋亟须改造;村落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公共卫生设施相对缺乏,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点、垃圾箱数量较少,传统街巷公共照明相对缺乏(图4)。
图4 村落现状(来源:作者自摄)
“有机更新理论”最早是由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他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的载体,构成城市组织的“细胞”是不断代谢更新的,在“细胞”更新时,应顺应其原有的秩序和发展规律来进行修复,这样既可投资少、收益快,又有利于原有风貌的保护[4]。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传统村落保护,我们应该在顺应其原有格局、肌理及空间形式的前提下,不仅对于建筑等实体进行改造,更要延续历史、文脉、生态环境等的发展,让村落获得最好可持续发展的“活”态。
传统村落要保护,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将传统村落像文物一样小心翼翼地保存收藏起来,这也是不切实际的。“保存”和“保护”是有本质区别的,保存是消极静止的不作为;而保护则是在坚守原则的情况下有机更新的一种方式。村落是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村落只有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村落的发展进步与保护并不相悖,而是相辅相成,在保护的原则下更新发展,才是对传统村落最好的保护,“冻结式的保存”导致的自然性损毁会对传统村落造成不可抢救的危害[5]。
传统村落的形成一般依赖于自然环境资源,自然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决定了这个村子能否发展传承下去,所以在古代,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直被人们奉为金科玉律。而这种思想的直接体现,即是传统村落受到地形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村落的基本肌理与格局呈现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格局[6]。
青泥村选址于山体之间的平坦地段,以便于建设与发展,传统民居沿着道路和河流一字排开。村子未来的发展应以原有的格局、肌理和当下的需要为基准,保护现有的水系,严禁破坏河道、天然河岸,未来新建民居应沿着原有的格局和走势,依附于老村的肌理延伸发展。对于村内已经破损老化、无法居住的建筑,应将其剔除置换进新的民居建筑。村落整体调适的目的就是为了既不破坏村落的整体格局,又能满足村落发展的需求。
要重点对青泥村核心保护区内的传统街巷加以保护,包括青泥道、杨家大院周边传统街巷,保护杨家大院为中心的传统院落的街道脉络。保护街巷原有尺度和空间形态,保护街巷的走向和视线通道,保护街巷的肌理和材质。保持街巷两侧原有的墙体风貌,不得改变墙体的建筑材料、建筑色彩以及建筑形式。对于现状部分破损或者建筑涂料剥落的墙体,要按照原有风貌进行恢复。清理街巷两侧环境,拆除私搭乱建的棚屋、牲畜棚等,规范家禽、家畜饲养棚的搭建,做到干净整齐。对于被建筑封堵的街巷,建议剔除封堵部分,还原街道本来面目。道路的硬化维修,应以原来的肌理为参考,采用传统做法,选用传统的青砖、石料等,铺砌方式应古朴自然。
青泥村的传统建筑,大都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一般以一个三开间的屋子作为一个居住单元,中间是逢年过节用于供奉、祭拜的小型祠堂,左边是卧室,右边是厨房和餐厅。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首先应该通过实地调研对建筑保存程度进行划分,一般分为保存良好、轻度损毁、重度损毁几个等级。对于保存良好的建筑只要定期检查即可;对于轻度损毁的建筑应该立即进行维修处理,以免导致更大程度的损毁;对于重度损毁的建筑,建议剔除并更换进新的建筑,但要尽量保持村落原有肌理的完整性。
除了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修,建筑功能也需要细化改进。传统民居功能混杂,不能满足村民对私密性的要求。实地调研发现,传统建筑的结构部分大都保存良好(图5),所以对于遗留建筑可以保持房屋整体框架不变,只需加固结构并细化内部功能;对于新建建筑,应提取传统建筑的元素、形式并应用于新民居的设计之中,新民居的设计也可根据村民的需要进行重组和拓展,使新民居的功能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村民的要求。
图5 保存较好的传统建筑结构(来源:作者自摄)
利用“有机更新理论”的村落保护措施能够合理处置传统村落保护和村庄建设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在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利用其自然资源和历史价值,适当发展旅游业,而非过度开发,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使传统村落获得有机的、可持续的保护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