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颂英
摘 要:本文从教的方法、学的方法、做的方法等方面,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从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注意以幼儿为主体,做好教育的引导者、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为幼儿创造动手的机会等方面,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几方面实施策略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促进幼儿教育的良好开展,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理念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224-02
就幼儿本身而言,其个体的不同,使得其在思维方式、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及接受能力方面都存在极大的不同,若教师在教育之中忽视了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则会对幼儿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此时在幼儿教育之中,采用“教、学、做合一”理念便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内涵分析
就陶行知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念而言,其主要包含教、学、做三个方面的方法,其中“做”是核心,同时其也是“教”与“学”的依据,且“做”不仅仅体现在行动上,其也体现在心理及思想上。第一点,教的方法。陶行知认为,在幼儿的教育之中,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仅是能够使自身承担起指导的责任,还需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只有教学同步,才能够达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效果。第二点,学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理念承认了教师在幼儿教育之中的主导地位,但同时也明确了幼儿是教育之中的主体,只有幼儿本身具有创造性及主动性,才能够在思想及行动上实现教育的目的,因此应在幼儿教育之中,充分给予幼儿时间、空间及自由。第三点,做的方法。在陶行知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念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做”,也就是对幼儿动手能力的注重,并明确指出应对幼儿的大脑及双手进行解放,使幼儿能够将自身的好奇展现出来,并通过自身的行动满足好奇,可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1]。
2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之中的“教”、“学”与“做”,其并不是三件独立的事,而是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的中心便是做,也就是说“做”就是整个幼儿教育之中的重点。只学不做与只教不做,都不算教也不算学,只有幼儿会做了才是实现了教也实现了学,也就达到了幼儿教育的目的,而以下的实施策略之中,并不是单独的做、教、学,而是在整个“教、学、做合一”过程之中,以“做”为核心在幼儿教育之中所发挥的作用。
2.1 因材施教,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就我国当前阶段各个家庭的构成来看,大多数家庭中的孩子,都有一对父母与两对老人共同宠爱,这就使得孩子在家庭之中的地位较高,老一辈的爷爷奶奶都会顺从并寵爱孩子。在这种家庭背景之下,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极易产生对家庭成员的依赖,并养成懒惰、蛮横的坏习惯,进而对幼儿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调查显示,刚刚进入到幼儿园内的幼儿,其通常在自理能力方面极为匮乏,普遍存在不会穿脱衣物、不会自己吃饭、不顺应自己的意愿便大哭大闹等方面的现象,足见当前大部分幼儿已经形成了不良的习惯,幼儿教育开展具有较高的急迫性。在此种情况之下,教师应对每个幼儿的状态充分了解,坚持“教、学、做合一,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小班孩子入园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幼儿教师都会发现他们遇到不会的事情便会哭闹。如在小班幼儿午睡起床时,就会听到孩子们喊:“老师帮帮我”“老师怎么穿”,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大多幼儿在家里都由家长帮助穿好衣服,没有自我服务的意识。针对幼儿的这种情况,可以创设情境“给小兔穿衣”,孩子们会很乐意去帮助小兔,同时又在玩中学,玩中做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应的技能。此外我还制定了“独立宝宝”的表扬栏,并给能独立穿衣、吃饭的幼儿奖励小猪佩奇的贴纸,在这种榜样引领的作用之下,孩子们看到别的幼儿“做”,自然便会“学”,最终也就实现了“教”。事实证明这一融入“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幼儿教育方法是有效的,许多幼儿开始练习自己穿衣,尝试自己吃饭,生活自理能力大大提高,这不仅仅实现了对幼儿生活及习惯方面的良好教育,还有助于提升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可有效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2]。
2.2 以幼儿为主体,做好教育的引导者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教师教,也要幼儿积极地学,只有幼儿主动参与并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才能够最终实现幼儿教育的目的。就幼儿阶段的孩子而言,其对事物本身便拥有极为强烈的好奇心及探索欲望,教师要在教学之中充分融入这“教、学、做合一”理念,将幼儿作为教育的主体,从幼儿想“做”要“做”的角度出发,顺应幼儿对事物的探究心理,来开展引导式的教学,实现对幼儿学习主动性方面的充分调动,使得整个幼儿教育过程的开展是以幼儿的“做”为根本。例如在园内散步时有的孩子发现了西瓜虫,并且引起其他孩子的注意和讨论,那就可以顺着幼儿的好奇心,开展科学活动《西瓜虫》,请幼儿回家寻找西瓜虫,将自己找到的西瓜虫带到幼儿园,说说自己是从哪里找到的,并投放在班级科学区,用放大镜供孩子来继续观察和探究。在这整个运用“教、学、做合一”理念开展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应注意对自身的教育思想加以转变,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幼儿教育之中的引导者身份,此时幼儿才是教育的主体,教学的主人。但在对这一教学方法加以运用时,教师应注意对每一位幼儿都应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因幼儿本身所存在的不同,使得其在实现“做”之前的想法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有了解了幼儿的想法,才能够良好的将教、学、做结合起来,进而确保幼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3 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幼儿创造动手的机会
在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之中,教师常常会听到“我不会”这三个字,这也是幼儿在刚刚接受教育时最长说的话,但虽然幼儿常常这样说,却并并不代表幼儿真的不会做、不能做,而往往是因为缺乏勇气或缺乏机会去尝试,此时便应在教学之中,将“教、学、做合一”理念加以融入,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及方法,为幼儿创造机会,使幼儿勇于尝试,最终实现“做”的教育目标。例如,在开展幼儿探究活动之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若整个探究过程都是以示范教授的方式来开展,则往往幼儿仅仅是听了、看了、学了,教师也仅仅是教了、问了,但整个过程之中,幼儿都未曾实际的参与其中,并为亲身“做”,那么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没有达到,整个教育过程也就是失败的,这种教育方法从本质上而言,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但若是在如“沉和浮”这样的探究教学之中,教师将水、回形针、木块、石头等材料为幼儿准备好,让幼儿实际去操作,不提供帮助仅提供示意图和记录表,让幼儿将多种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进行观察和记录,这样幼儿能对观察的结果有更深刻的印象,且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做”,也实现了“教”与“学”。这种融入“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够做到对幼儿的充分尊重,并为幼儿创造了动手的机会与勇气,不仅仅是对幼儿教育而言极为有利,其对幼儿的长远发展而言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4]。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阶段的幼儿教育开展之中,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对整个幼儿教育而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体现了对幼儿的充分尊重,使教学之中实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学原则,将教、学、做这三者有机的结合,并通过创设情境、因材施教、以幼儿为主体、灵活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教育策略的落实,充分发挥了“教、学、做合一”理念对幼儿教育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苗苗.以“教学做合一”为核心的学前教育课堂教学改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4):212.
[2] 钱佳莹.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学做合一”实践与探索——以大班美术《勤劳的小蚂蚁》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3):269.
[3] 许亚琴.感悟永恒的教学真谛:教、学、做合一——浅谈自制绘本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8):96.
[4] 潘艳.论教学做合一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5(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