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独特的非洲肺鱼

2018-12-08 11:16杨纪
下一代英才 2018年9期
关键词:肺鱼斑纹鱼类

杨纪

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因极度炎热干旱,土地几乎冒烟,然而,几个年轻人拿着锄头,却能轻松的在干涸的田间挖出鱼来,而且挖出很多条。近日,这条视频刷爆朋友圈。人们颇感吃惊,自古鱼儿离不开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身怀绝技的鱼,没有水居然也能生存?这真是世界生物奇观!

非洲杜兹肺鱼是一种和腔棘鱼类相近的淡水鱼,以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昆虫幼虫、蠕虫等为食。其身体浑圆粗长,呈飘带状,既像特大号的泥鳅,又像小一号的龙鱼。体长可达1—2米。

肺鱼是一种古老的物种,最早出现在早泥盆世(约4.2亿至3.9万年前),古代时曾在地球上大量繁殖,现在仍有少数保存着其种族而遗留下来,可以说是一种“活化石”。有趣的是,远古时期肺鱼曾经是海洋中的居民,到了泥盆纪中后期,它开始向陆地进军,进入到淡水环境中,并最终成为淡水鱼。

与普通鱼不同的是,肺鱼有两套呼吸系统,除了在水中以鳃呼吸外,它们还能在空气中以鳔代肺直接进行呼吸。这也是它们在险恶环境中的生存绝技。

非洲肺鱼分布广泛,但鉴于非洲大河大湖稀缺,渠塘沟等“小水洼”就成了绝大部分肺鱼的栖息地,这也就决定了它们的生命随时要受到自然的严酷考验。但它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旺盛活力,无论在多小的水域里,也不放弃任何的成长机会,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从小鱼开始,肺鱼就拼命进食,从蜉蝣生物到小鱼小虾来者不拒。

更绝的是,随着水源渐渐干涸,别说别的野生动物缺少饮水,就连各种鱼类也都面临灭顶之灾,有趣的是,此时肺鱼并没有坐以待毙。每当水源枯竭的时候,它们就将自己藏匿于淤泥之中,并用周围的泥土建成一个很坚固的“小泥洞”,在嘴巴的前方开一个或数个小孔与外界通气,以使自己能够进行呼吸,并使身体始终保持湿润,然后它们就静静地躺在里面“夏眠”,养精蓄锐。等到来年雨季来临时,泥屋便会在雨水的浸润、冲刷下土崩瓦解,它们便破洞而出。肺鱼就这样靠构筑泥屋,成功地熬过残酷的6个月的旱季。

它们之所以有两套呼吸系统是因为长期适应了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因为肺鱼的鳔在生理构造上具有肺的功能,里面都是分枝繁多的血管网和螺旋瓣,有短的鳔管与食道交通,可以在缺氧时用鳔吸收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维多利亚肺鱼作为非洲肺鱼家族中体型最大的成员,最大体长可达2.5米,体重可达20多公斤,可以说是非洲沼泽里的小霸王——恐怕只有尼罗鳄能镇住它了。值得一提的是,维多利亚肺鱼拥有动物界已知最大的基因组。

与其它的鱼类家族相比,肺鱼类一直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家族。最有趣的是,非洲肺鱼个体大小、色泽的差异都很大,有的身上有斑纹,有的则没有,但没有两条肺鱼的斑纹是相同的。肺鱼身体上的斑纹对它们来说,就像识别指纹一样,可以辨识出各自身份。

在自然环境中,肺鱼都会在每年的雨季进入繁殖季节,而产自非洲比干比亚的肺鱼则会在夏眠结束后出现,并于每年的1、2月或8、9月份开始产卵,这也是因为此时正是降雨和河床泛滥的原因所致。

一般鱼类都是在水中产卵,而非洲肺魚则把卵产在泥巢中,肺鱼的巢实际上就是从泥里掘出的长约一米的小隧道。雌肺鱼把卵排出后,由雄肺鱼负责看护。为了使后代有良好的生存环境,雄肺鱼的腹鳍一到繁殖期时,就长出了许多富有微血管的细长的丝状突起,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这些丝状突起释放到水中去,以利卵子的正常发育。

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旱季很可怕,在炽热阳光的照射下,大地像被置于烤箱中的面团,迅速地被烤干、变硬。在自然环境如此残酷的情况下,肺鱼能活下来吗?答案是肯定的。原来,在水源接近枯竭的时刻,这里的非洲肺鱼就未雨绸缪,追着退去的水位向下挖掘了一条生命通道。

后来随着土壤里的水分不断被蒸发,非洲肺鱼被干结、龟裂的泥土裹挟着,为了躲避光照与高温,它们最大限度地收缩身体,然后分泌出一种黏液,把自己彻底包裹起来。于是,非洲肺鱼变成了一个不大的土球,它开始用肺呼吸空气。这时,肺鱼完全接触不到半滴水,更别说有食物来源,于是它只能依靠肺囊中仅存的水分保持休眠来维持生命。这就是最近那条刷爆朋友圈的视频中,非洲人能在在干涸的田间挖出鱼来的原因。

甚至有纪录片拍摄了一条被非洲当地人挖走的泥块中的一条肺鱼,在被砌入墙内也还活着,等待了4年的漫长干旱,终于迎来一场暴雨,从墙内钻了出来,顺水游入河流,完好无损。不得不让人惊叹生命力的伟大!

猜你喜欢
肺鱼斑纹鱼类
基于MFCC和ResNet的鱼类行为识别
肺鱼离开水能活多久?
老守卫斑纹蜂
斑纹游戏的最优解
鱼类运动会
可怕的成功模式
世界上最独特的非洲肺鱼
绕远的斑纹鹿
鱼类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家蚕斑纹茧色特色育种素材创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