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影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

2018-12-08 09:37支娜娜
文教资料 2018年24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支娜娜

摘 要: 红色影视主要是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主题是宣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它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内容。本文尝试阐述红色影视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关联,着重探讨红色经典影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红色经典影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路径

一、红色经典影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红色影视

在中国,“红色”是吉祥的文化蕴意。“红色影视”之“红色”不仅仅指一种颜色,更是革命主义、共产主义的代名词。“红色影视”之“影视”是电影和电视剧的合称。本文将红色经典影视界定为: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2.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功能是事物的有用性,由事物的内部机制所决定。具体来讲:

功能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一种有用属性。

任何事物的功能都是相对于这個事物有关联的它物而言。

事物系统的结构决定着其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对象的有用性。(2)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联系(客体的有利影响)与外部联系(与社会其他系统)来体现,即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价值。(3)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系统的结构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整体效应的形成和发挥。

3.红色影视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

红色影视主要是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主题是宣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它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内容。具体来讲,红色影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在:

(1)意识形态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实践的一项活动,它有维护现存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影视传媒是大众传媒的一种类型,是传递国家声音的咽喉。它受国家控制,理所当然具有意识形态性。红色影视有明确的阶级立场,具有阶级属性,它的核心是价值引导。

(2)社会发展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的引领、价值的认同、情感的感染、认知的提升等多种方式促使个体对国家和社会产生认同与信任,以维系社会的稳定。红色影视的主题是宣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讲述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征程,宣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正面思想的宣扬,为整个社会确立主旋律,为民众提供共同的思想基础。通过红色影视的思想引领与内容传播,保证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同时,红色影视蕴含丰富的精神内容,为观众提供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人们跟随剧中人物“体验”英雄的年代与实践,在情感的同化过程中汲取精神力量,使得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展现出更大的活力,增进社会整体利益。

(3)个体塑造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作为教育对象,人的全面发展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红色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塑造健全人格与高尚精祌品格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红色影视展现了众多英雄人物对于道德与理想的坚守,向人们宣传英雄人物的道德和高尚品格与精神气质。高校学生通过观看红色影视,切身感受这种精神力量。视觉、心理与价值观产生强烈的影响与震撼作用,观看者为之动容,进而在动容中有了自我觉醒,从而产生精神上的巨大转变,在转变中形成良好的精神品格。

二、影视传媒视域下红色经典影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1.红色影视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有机融合

(1)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不足

高校思政理论课堂是校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传统思政课大多采取合班、多媒体教室安排教学。部分教师采取讲授式,满堂灌,更多地以说教为主。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填鸭,教学质量欠佳,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为什么在高校思政课堂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切身体验,深究原因有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改进等方面。怎么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所有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2)红色影视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有机融合的优点

红色影视是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它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内容。红色影视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有机融合的优点有:红色影视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征,画面直观趣味,内容富有故事曲折性,枯燥的语言文字信息变得生动起来,容易被青年学生接受。学生通过观看红色影视能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将红色影视片段与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做到思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

(3)红色影视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有机融合的路径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知识点,剪辑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影片和片段,做到红色影视支撑、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依据教学知识点和影片的结合点,设置问题。在影片播放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督促学生与红色影视内容产生互动,接受红色影视所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切忌不加剪辑,将一部红色影视当作课堂教育内容的全部,将思政课堂变成电影放映室。忌所选择的影片与课堂所教知识点毫不相关,让人感觉所红色影视片段与课堂教学内容风马牛不相及,顿感突兀。忌教师播放完红色影视后,就草草了事,没有设置任何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思考。

(4)红色影视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有机融合的教学案例

笔者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毛泽东思想》章节时,课前事先了解到学生对毛泽东同志为主题的影片颇有兴趣。笔者便结合教学内容“毛泽东同志的生平简介”剪辑《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走近毛泽东》、《恰同学少年》等影片的一些片段在课堂上播放。通过设置问题“我眼中的毛泽东”、毛泽东同志的功与过,在影片播放结束后,利用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烈。让笔者颇感意外的是,四部影片片段的剪辑,学生发现了一个细微的问题:《恰同学少年》中的毛泽东下巴上为什么没有点痣?难道是导演错了吗?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细细查找各种资料,给学生进行讲解——毛泽东中年得志又得痣。

笔者发现,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影视播放直观生动,非常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有效地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2.红色影视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

江西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江西红色资源非常丰富,众多影视剧取材、原型源于此。

江西高校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结合地域特色,把取材于江西红色资源拍摄的红色影视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包含其中。在党课、团课中选取播放经典红色影视片段,引导青年大学生党员、团员对红色影视进行讨论,写观后感、谈感想,使学生产生共鸣,在精神上升华,在实践中践行。

三、结语

红色影视是传递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课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在讲授枯燥的理论的时候可以将红色影视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尝试构建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生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何玲玲.大学生红色经典教育的实施途径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6).

[2]郭小路.红色影视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7).

[3]黄一洪,魏元彬.浅析新时期如何发挥红色影视的教育引导功能[J].黑河学刊,2010(07).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