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蔚
浅谈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应对措施
文/王蔚
河北大学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美经贸关系摩擦升级的原因及其实质,提出相关应对措施及建议,助力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实力。
贸易摩擦;中美关系;应对措施
第一,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视角来看,美方认为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存在巨额逆差。2018年3月23日起,美国以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决定对来自中国等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事实上,造成美国外贸逆差失衡的真正原因是源自美国自身,美元作为国际清偿手段以及国际生产分工等,决定着美国将保持持续的贸易逆差失衡。
第二,从产业布局和发展前景来看,是因为中国在高端制造和高新技术领域都在形成对美国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例如,近年来中国在高铁、大飞机、电子通讯、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生物制药等方面飞速发展。美国要保持自己的产业领先优势,靠公平竞争很难,于是采取惯用伎俩,通过挥舞制裁大棒,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精准打击,迫使中国做出让步。
第三,从中美两国的发展模式来看,中国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与美国完全不同。当前中国的威权发展模式和未来发展方向与美国当初的期望完全相反,“北京共识”正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支持,而代表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的“华盛顿共识”遭遇严峻挑战,引发美国主流政治精英的忧虑和担心,他们认为通过制造中美贸易摩擦是打压北京共识的一条好路径。
第一,中国要从双边贸易摩擦中认识到所处的非对称地位
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集中于先进制造业,而中国对美国所列出的反制清单则集中在农产品和化工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大国和世界主要制造生产国,中国需要寻求最大的世界消费市场来带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虽然中国可定制地对一些美国对华出口大类产品祭出关税反制,但是就现有的中美双边贸易摩擦各自清单内容来看,中方在贸易领域内作为主要卖方,应全力维护WTO多边自由贸易规则,在美中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中处于守势和必要的克制是重要的。从1995-2015年美国对中国年均贸易逆差排名前24位的三分位贸易品来看,中国出口向美国产生贸易顺差的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贸易品和技术成熟型贸易品。据此,中国对美出口的这些产品很可能被美国从第三方进口同类产品所替代,使得中国在双边贸易摩擦中处于非对称的应对地位。
第二,作为世界最大的两大经济体,美中两国应审慎对待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
中美重回贸易磋商合作是必然的。究其原因,一是将近占到世界贸易1/4的美中两大贸易国,如果真的爆发贸易战,势必将世界经济增长拖入深渊。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总统不会乐见两败俱伤,加上美国刚刚走出将近8年次贷危机的阴影,可以认为美中作为必须负责任的两大国,势必还是要坐下来谈。二是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应该是特朗普对中国的试探,真正开始双边贸易战不利于美国利益和全球经济发展,三是中美贸易摩擦并不能真正解决两国贸易失衡问题。1995-2015年美国对中国年均贸易逆差排名前24位的三分位产品,其贸易逆差占到美国对中国货物贸易逆差的88.0%。美中在其中的23类产品上呈现出贸易差额相反的贸易互补性美国的持续性贸易失衡是由国际生产分工决定的。
第三,可能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
中国作为世界上跨国企业云集的制造中心,如果美中贸易摩擦真的上升至双边开打贸易战,那么影响的绝对不只是中美双方,包括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乃至美欧在中国大陆的投资企业都会遭殃,将有可能引爆全球性经济萧条危机。相信这与特朗普高度关切美国“经济增长问题”和解决美国“就业问题”的执政理念是不相一致的。在全球生产网络下,中美双边贸易失衡是跨国公司向中国直接投资转移、特别是东亚企业在中国生产引致贸易差额转移的结果,由此加重了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事实上,只要存在国际分工和贸易,美中这两个最大的国别贸易体出现贸易不平衡就是常态。
第一,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方在双边贸易摩擦中处于非对称的应对地位。
从目前现有的双边制裁清单来看,中方仍依赖于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所以应该在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中持克制态度,通过促使美方重回谈判桌为目标,维护好多边自由贸易规则。
第二,不宜叫嚷开打中美双边“贸易战”,应审慎地将其视为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或不断升级,中美重回贸易磋商合作是有共同利益基础的
第三,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因为汇聚在中国投资,使得东亚国家及地区具有利益一致性,应警惕被美国串谋少数国家协同一致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摩擦所殃及。中国需要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积极推进出口的主要产品多元化;
第四,对美国不断挑起的双边贸易摩擦要区分级别:美中贸易摩擦升级、美中局部贸易战和美中全面贸易战,分别施以应对举措。中国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等地向WTO起诉美国将国内贸易法凌驾于WTO国际规则之上,通过磋商来解决贸易摩擦。同时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企业组织和其他民间组织的作用。除非美方挑起的争端直接针对我国政府,否则应尽可能让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去回应。这样不仅能培育我国行业协会和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减少行政成本,也能为政府留下必要的回旋余地。
尽管目前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由于中美经贸合作不仅符合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其生命力是人为因素不能扼制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双方能排除非经济贸易因素的影响,以平等协商、积极务实的态度解决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美经贸关系就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中美双边经贸合作就有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