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旺 张涛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汝州市供电公司 河南平顶山 467599
传统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利用人力和机械工具,信息传输较慢,故障抢修不及时,计费不精准,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客户的优质服务需求,从没有应用信息技术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十分明显。
输变电工程施工中,需要很多的工程文件、资料图纸等数据信息,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纸质文件存档管理非常麻烦,需要专门按照文件的顺序,进行查找相关内容,稍有不慎,还有可能造成资料的破坏和丢失,给后续使用带来难以弥补的困难。施工场地与设计单位或相关技术部门的沟通协调,全靠电话、电报、传真或者邮件,不仅沟通效果差、时间长、效率低,而且往往由于理解能力的不同,发生错误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同时,对工程的施工,也不能实现实时在线远程监控,施工错误不能及时完善,只有返工,造成资源浪费。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有的辐射半径很大,路线很长,采用人工监控的工作方式,很难对整个施工范围,实施有效的把握,往往整个工程的监控情况,只是各个工程段监控状况的机械的合并,对阶段之间存在的不衔接状况,难以有效的控制把握,对整体工程的质量状况只能粗略描述,不能具体表达。
工作实践中,计算机软件平台通过服务与电力设备系统的控制、调度和服务窗口的各个系统实施有效的链接,构建监控系统和各个工作系统,实现输变电设备与控制系统及其用户的信息共享。首先工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迅速,能够及时回应,提高了输变电功能部门的协调能力;其次,管理部门通过监控系统,能够对各个部门的工作状况,实施有效的在线监控,以便及时取得联系。第三、调度中心通过系统,可以对不同用户进行区分管理,实现新装报增的自动化管理。第四、用户通过手机支付系统和报障热线能够及时完成缴费和故障维修求助,实现用户与企业无限制沟通。
(1)用户管理系统的应用。在输变电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根据功能不同把不同的工作对象设置为一定类型的用户,进行注册登记,以便区分业务和管理措施,用户的确定主要以权限设置实施有效分离。这样根据权限和身份的划定,输变电系统的用户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用户为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用户拥有最高的系统管理权限,对整个系统负责,一方面对整个系统实施全方位的有效监控,另一方面对系统实施全面维护。二级用户是公司。主要职能是管理,对系统进行全面监控。一般情况下,针对工程项目的报批、实施和验收、使用维护等阶段管理,实施调度监控,发送调度指令,查询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相关数据,有效控制工程进度和质量。三级用户是工程部。具体执行工程项目的信息查询和审核,对反馈信息的处理和报告,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科学分析,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和措施。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查询跟踪自己的管理内容,共享他人的信息,能够全面了解工作进度和自己的业绩状况。四级用户是项目部。在动态监控系统中,项目部是最底层级用户。主要采集施工项目的各项信息指标,包括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信息、安全信息、进度信息与成本信息等等。项目部把采集的信息归类整理,主要负责关于项目的各类信息管理和上报工程部、公司等,市县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处理。(2)工程管理系统的应用。工程管理系统在输变电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统揽项目观管理的各个层面。一是进度管理和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项目设计编制施工计划和进度控制管理措施,分解项目建设的目标,制定管控标准,并根据施工的具体状况,合理调整与施工计划不相符合的条件,解决不好的,及时提出警示,需求人工帮助;二是质量管理、控制和监督。工程管理系统构建了质量控制信息数据库,包括施工质量数据信息模块、原材料质量数据信息模块、设备与零件质量数据信息模块等,系统根据各类信息的分析自动计划的编制,进行工程评价,完成检查记录和工程质量实时监督。同时,能够对进场材料实现有效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三是设备材料的调度和控制管理。按照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系统能够自动生成设备的配备计划,材料的供给方案和控制标准,从材料接收、检验、配送一条龙完成,数量精准,工作高效,误差率极低。
信息技术在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刚刚起步,还有许多新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不断自主创新,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果,因此,探讨学习信息技术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