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百工坊是北京民间手工艺的荟萃之地,几十位艺术大师在这里为大家呈现出一座活的博物馆。原国际旅游联合会主席埃里克‘杜吕克先生在参观百工坊后题词道:“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卢浮宫”。
百工坊坐落于东城区的南部光明楼地区,那里一直是北京南城繁华之所在。它西边不远就是国家体育总局的所在地,而国家体育总局门前的体育馆路又是北京体育运动装备销售最为集中的区域。南边紧邻着龙潭公园,是北京最早的春节庙会主办地,至今每年春节光彩不减。虽然方圆1千米内没有一座地铁站,但周边的公交汽车线路却极其发达,交通优势非常明显。所以要来到这座“卢浮宫”您最好的方法就是坐公交。
距离它最近的公交车站是8路与60路的北京体育馆站,只需向东150米左右就可以到达百工坊。可同样是北京体育馆站,坐6路、34路、35路、36路、41路、54路、72路、116路、957路、958路要到达百工坊就要多往东走约300米了。
而大多数经常来百工坊的游客会选择从光明楼站下车,下车后往西步行不到300米,就可以从百工坊前面的门脸——百工丝绸坊直接进入百工坊,进入之后正面就是电梯,可以轻松抵达你想去的楼层。途经光明楼站的公交车有34路、35路、36路、41路、54路、72路、139路、957路、958路。特别是139路为双層巴士,坐在上一层欣赏北京城市风光的角度更好。
而百工坊往南300多米的龙潭公园站则是年龄较大的游客的首选,那里是6路、116路与958路的首发站,一般情况下,上车就有座位。途经这里的还有139和684路,而且从这里往北乘座6路、116路或684路,只要两三站地就可以到达天坛东门附近,换乘地铁5号线相当方便。
百工坊为什么要建在这里?可能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北京是元明清三代的都城,皇家用品种类繁多,能工巧匠被一次次汇聚到这里,到了清代还专设有造办处,专门负责皇家御用品制造与采购。造办处由内务大臣严格管理,先后设有60余个作坊,制作产品涉及到了皇家生活的方方面面。为造办处工作的匠人们只能世代专职为皇家服务,没有什么人身自由。虽然身份低微、工作辛苦,但这些匠人们凭着心灵手巧,经过几百年来的知识迭代,把皇家用品的奢华推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由于清代的在京人口居住地分配政策,没有高贵的社会地位是不能住进北京内城的,这些只有技术没有背景的匠人群体,大多被安排在外城(现崇文门与宣武门以外)居住生活,而崇文门外(也就是现在的东城区南部地区)最为集中。
清政府倒台之后,造办处的匠人虽然获得了人身自由,但这么奢华的生活用品与当时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水平严重不合拍,匠人们的生活也就没有了保障。到了新中国,国家为保护中华传统技艺,保障匠人们的生活,在他们聚居的南城地区建设了很多家工艺美术工厂,如北京玉雕厂、北京珐琅厂、北京花丝镶嵌厂等等,这些厂子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其许多作品屡获国际大奖,还有一些作为国礼献给外国领导人,建起了艺术外交的桥梁。
现在的百工坊是2003年为落实国务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和北京市政府《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的精神,经北京市和原崇文区两级政府立项,原北京工业促进局、北京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和北京工美凤凰旅游艺术品集团在原北京塑器厂的位置上,共同筹建的。
目前,京城百工坊已汇集了20多项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近30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泰蓝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同禄,清华美院教授、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内画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守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雕漆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殷秀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料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邢兰香,北京一级工艺美术剪纸大师、中国十大神剪之一徐阳等。
百工坊还是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基地、传统手工艺体验交流培训中心,2013年又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从上面的介绍,您可能以为百工坊只是一个艺术的陈列馆,如同卢浮宫一样。陈列馆对于百工坊来说只是它功能的一部分,而它最吸引游客的关键在于,它是一座“活”的博物馆。
百工坊为各位艺术大师们都开辟了自己的工作室,大师们可以在里面自由地进行创作,展示并销售自己的作品。既为大师搭建了艺术创作的空间,又给了游客欣赏北京传统手工艺现场制作的机会,还让消费者最直接地买到了自己喜欢且货真价实的商品,真可谓是一箭三雕之举。
在百工坊里游览的不只是国内游客,国外游客也慕名纷至沓来,他们不只被陈列的一件件艺术品所吸引,更被艺术大师们现场操作的各种非遗技艺所折服。他们总会和大师们合影,还要在操作台旁坐一坐,实践一下,记录下自己艺术探索路上的一幕。
百工坊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展示的平台。我在参观百工坊时,正好遇见广渠门中学的学生。学生们认真地观摩着景泰蓝的制作,工作人员耐心为他们讲解。看着孩子们那专注的表情,多年以后说不准他们中就可能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百工坊的非遗传习所,有6个花丝镶嵌操作台,4个玉雕操作台,为非遗爱好者和想要学习一门手艺就业的年轻人,打开了艺术的之门。由于操作台数量有限,保证都是小班教学。一个半月之后,一个颇有一番手艺的匠人就诞生了。
百工坊是座4层的砖结构楼,建立于上世纪60年代初,据说是用建设十大建筑后的余料建造的,从外面就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气息,坚固且庄重。
从正门步入一层大厅,右侧是百工坊里的非遗证书和所获荣誉,由于地方有限,这里仅仅展出了一部分比较重要的。大厅左侧是中英文版对照的百工坊简介,让中外游客一目了然这里的前世与今生。简介旁边墙壁上一个个微缩版的技艺招牌,告诉游客这里可以为大家展示的种种非遗技艺。
微缩招牌的旁边是一个两旁挂着铜铃的中式大门,那就是进入一层工作室与展示区的入口了。每一问工作室的大门都是中式结构,高高的屋檐向前探出,上檐筒瓦的造型彰显着老北京的气息。大门的颜色为朱红色,与故宫的宫门颜色非常相似。走进楼道,看着老北京风格的建筑,欣赏着皇家御用的工艺品,游客仿佛进入了一个迷你的造办处。
走进一层楼道,两侧首先看见的是玉雕、刻瓷、火绘葫芦3项技艺。玉雕的水平自不用说,原本百工坊的斜对面就是北京玉雕厂的所在。在瓷器上进行雕刻创作,将平面艺术变为立体艺术,技艺难度不可谓不高。火绘葫芦很多地方都有,也叫烫花葫芦或葫芦烫花,百工坊的火绘葫芦是东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地方的又有很大的不同。
再往里走两侧就是木雕与花丝镶嵌技艺。值得一提的是木雕技艺与老北京的盘扣技艺共处一个工作室,中式对襟或大襟衣服上的盘扣,在这里又焕发了新生,变成了项链、手链等时尚饰品;如果真心想学,还可以与店主一起进行编织。一根直的金属丝经过无数次的拉伸,变得比发丝还细,在花丝镶嵌技艺中这只是家常便饭。一件一件用这种技艺制作出来的工艺品,堪称精品中的精品。
再往里走是京绣,它是“燕京八绝”中在电视里与观众见面最多的一个。清宫剧中大臣们朝服上的补子就都是京绣所为,当然电视里用的都是山寨版的,看真品还要来这儿。来到雕漆坊的门口,广告牌上的四个字就已经打动了很多游客的心:“出刀无悔”,1毫米就要至少刷上20遍漆,一遍就要一天的工夫,一件作品至少也要几厘米才够下刀的厚度,要雕一件作品可能要等上一年,但如果一刀不慎,那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工夫就都自费了,“出刀无悔”是多么高的技艺和心理素质呀。牙雕?不是有《禁止象牙贸易条约》吗?此象牙非彼象牙,现在国内用做工艺品的象牙,不是非洲象也不是亚洲象,是在西伯利亚地下沉睡了万余年的猛犸象的牙,这些从俄罗斯进口的远古象牙是国内唯一可以进行销售的象牙。
一層靠近最东端的位置是技艺传习所,这里也是东城区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之一。花丝镶嵌工作台上的金属拉丝板,从大到小的圆孔,记录着一位非遗学习者的成长。我仿佛看见他们把金属丝拉断时的懊悔,也仿佛看见他们成功制作出第一件作品后的喜悦,非遗技艺在这里薪火相传。
走上楼梯,两侧墙壁上“百工坊”“造办处”“百花齐放”“集大成”等突出百工坊特征的美术字,在下面一幅幅中式纹样的映衬下显得熠熠生辉,让游客仿佛在艺术中穿行。二十余级的台阶,我在不知不觉间就到达了二楼。
二楼靠东头的位置是吉兔坊,它是北京传统文化与现今社会结合较好的企业之一,那里的兔儿爷纪念磁贴是2018旅游商品大赛的金奖作品。北京剪纸?剪纸还有什么地域上的区别吗?要想知道,您到百工坊与艺术大师徐阳一聊便知。骨雕,如果您以为只是在一块骨头上雕刻的雕虫小技,那您就错了,工作室内大的展品有一人多高,工艺精湛程度也是不同凡响。路过景泰蓝展室的人,没有一个不被里面射出的金光所吸引,走进去一瞧马上就又被那巧夺天工的工艺所折服了。本来鼻烟壶是从西方传入的,而经过内画的鼻烟壶反而成了西方人最追捧的中国艺术品,这就是中国工艺美术技术的博大精深,也是中国文化包容并蓄的最好体现。塑器这个名字可能一些读者还是第一次听到,这项北京传统技艺虽然不名列“燕京八绝”,但已蜚声海外,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其实百工坊原本就是北京塑器厂的地方,塑器当然也是百工坊内最为出类拔萃的技艺之一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料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邢兰香就坐镇于此,如果来到百工坊一定要来这里瞧一瞧。
三层是百工坊举行大型活动的地方,这里的非遗技艺体验室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而设置的。传承中华文化是百工坊人的重要使命,学生们在这里寓教于乐,沉浸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
百工坊内的技艺真是太多了,今天只是管中窥豹,以后《旅游》杂志还会一一为大家介绍。但最好的介绍还是百工坊内的大师们,您如果有时间一定要来百工坊看一看,别忘了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坐公交车。
(部分照片由百工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