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
贾平凹,当代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7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 2017年3月22日,澳门大学为其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
出生在大西北的贾平凹,有着西北人的豪爽,又兼具了文人的细腻与敏感,这样看似相互冲突的个性,也就造就了现在的他及其作品。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然而贾平凹很少提及自己的家庭、女儿,就在寥寥的几篇散文中,却能从中窥探一二。
儿女的生命属于儿女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基本是每个为人父母的期盼。所以他们就省吃俭用地买钢琴,买颜料、笔纸,希望用金钱加拳头培养个音乐家和画家,孩子们只能从小的时期被迫上这些兴趣班,无论他们喜欢不喜欢。这是贾平凹在儿女教育时,最为反对的方式。他认为,这样培养儿女的父母由于自身的不自信,才会将期盼都放在儿女身上,反而导致了自己与孩子的平庸。他曾说过,儿女的生命是属于儿女的,不必担心没有你的设计儿女就一事无成。相反,生命是不能承受之轻和之重的,教给了他做人的起码道德和奋斗的精神,有正规的学校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有社会的大学校传授人生的经验,每一个生命自然而然地会发出自己灿烂的光芒的。
贾平凹是两个女儿的父亲,他也曾为孩子的教育生气过、焦躁过,甚至责备过,也希望她们有见识与强的思维能力。后来,他想明白了,文化都是从一天天学习中累积起来的,没有一蹴而就的可能,自己会慢慢变老,而女儿也会逐渐长大,逐渐丰富自己的知识,不用着急。认识到这一点,贾平凹不再以自己的意志去要求、塑造孩子,只要求她们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引导她们从小做任何事都要保持兴趣。他认为培养孩子不是培养成什么家,而是首先要培养他们做人,如何做普通人。他甚至心疼那些被父母要求拿高分,必须不分昼夜地做作业的中小学生们,他自己就很少在这方面要求女儿。对此,贾平凹认为他对待儿女的观点,也许会被相当多的人反对,或许将永远落下不称职的父亲的声名。
女儿是文二代
贾平凹其实是一位很称职的父亲。因为他父亲从小对他的教育很严格,甚至在他结婚后都曾挨过父亲的打,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从而给了他很多启示与反思。所以他从女儿贾浅浅出生后,对她很温和、慈爱,从没打骂过,建立良好的父女关系。于是,贾浅浅从小就崇拜贾平凹,将他当作自己的榜样。在她眼里,父亲的一切行为、习惯,都是值得模仿的。小时候,她乐于模仿父亲的字体,跟着他的笔迹学写字。她甚至学着贾平凹的样子吃辣椒,还经常和他比赛,最后竟吃得胃疼。作为作家的女儿,贾浅浅曾经坦言并没怎么看过父亲的作品。因为当时家里总是高朋满座,很多作家、编辑都带着自己的见闻和故事一起探讨、一起交流。这时,贾浅浅就待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看着,咀嚼着其中的深意。也许在耳濡目染間,贾浅浅也喜欢上了文学,贾平凹自然是她的第一位读者与老师。当贾浅浅写了一篇文章,就会放在父亲的书桌上,同他一起交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愈发喜欢文学,有时写诗、散文写到凌晨,甚至还会打电话同父亲探讨。逐渐地,贾浅浅的诗歌不断发表在各种杂志上,也小有名气。偶然间读到女儿的诗作,做父亲的贾平凹很是骄傲,也会惊叹女儿的奇思妙想。然而骄傲归骄傲,其实贾平凹并不希望贾浅浅成为文人。他曾表示:“浅浅是我的女儿,从小就喜欢写诗,我只觉得好玩、可爱,但从不鼓动她将来要当作家、诗人。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人活得太累,并且我极不爱听‘文二代之说。这样的帽子很容易被戴上,既丑陋,又硌得脑袋疼。”当女儿真的出了第一本诗集时,他又为女儿写序。在文字中,他仍然告诫女儿,希望她戒骄戒躁,培养和积攒能量才是最重要的,同时让她明白“做好你的人,过好你的日子,然后你才是诗人”这个道理。
贾平凹并没有儿子,所以一直将大女儿贾浅浅当男孩来养、来教育。虽然自己是从困苦中一步步走过来的,自然不会让孩子们像他过去那般坎坷与贫困,但他知道“长安居大不易”,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保全女儿不在面对现实的残酷与严苛。所以他从小培养女儿要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希望她保持善良与宽容。这是一位西北汉子质朴又感性的内心反映,也是一位父亲最真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