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现象,它起源于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
1907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尔森。一天,他们两个人打赌。詹姆斯说:“我有个办法,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听完詹姆斯的话,卡尔森根本就不相信,他说:“我不会养鸟,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
没过几天,卡尔森过生日,詹姆斯送上了一份礼物,是一只精致漂亮的鸟笼。卡尔森笑着说:“即使你给我鸟笼,我还是不会养鸟,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和我打赌会输的。”
之后,卡尔森家里只要来了客人,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大部分的客人就会问卡尔森:“教授,你养的鸟去哪里了,是飞走了吗?”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不是这样的,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然而,每当卡尔森这样回答的时候,就会换来客人不解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詹姆斯的“鸟笼效应”就这样成功了。
在人们的生活中同样如此,人们很难去亲眼看到事情的真相,所以很多事情,人们都会按照常规思维进行推理。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在工作量正常的情况下,某一个同事还每晚留在公司加班,其他人会联想到什么?人们的直接反应不会是这个同事多拼命工作,而是他以加班为借口占用公司的资源……
同事杨彦有个工作习惯就是加班。每天他第一个来到办公室,而且从坐到工位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工作,除了中午休息,他的时间利用率是非常高的。一天下来,高效率的运转让他非常疲惫,但是到了下班的时候,他总是不自觉地想加班。大家都走了,他还一个人加班。
这和他的第一份工作经验有关,之前他在小公司上班,小公司的领导从来都是加班到深夜,所以杨彦和同事们加班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试想,到了下班的时间,大家都在办公桌前或正襟危坐或忙忙碌碌,谁会敢迈出第一步?于是,要下班了,大家都耗着,谁也不愿意做一个到点就走的懒惰员工。久而久之,在这样的氛围下,杨彦就养成了加班的习惯。
现在的大公司,大家都是一到下班就及时离开,只有杨彦还坚持加班。原以为对工作多付出一些肯定是一件好事,但没想到的是,他在工作上越较劲,同事们越不喜欢他,外出逛街、购物或聚会从不喊他。
有时候周六、周日没什么事情,他也会主动来公司工作。周一上班时,部门主任和同事嗅到办公室里弥漫不去的泡面气味时,脸上会浮现出复杂的表情。甚至领导不但不表扬他,还说:“如果一个员工不能将工作与生活合理规划,下班以后还赖在办公室里,待到末班车开来才依依不舍地离去,他的生活就太封闭,会直接影响他对这份工作兴趣的长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