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历史解释”素养在复习课中的探索

2018-12-07 05:47广东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8年5期
关键词:历史解释全球化历史

广东

“历史解释”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它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历史不是一个纯客观或纯‘真’的‘过去’,而是主观和客观的交融。”可见“历史”包容了历史学家复杂的思维过程,而这种思维过程的结果显然不是真实的历史存在,而是深深地打上了历史学家烙印的一种历史解释。

由此可知,学生主要的学习对象——历史教材是编撰者对“历史”的一种解释。但受高考考试的影响以及笔者水平所限,本文的“历史解释”侧重于对教材主题概念的理解与解读。结合近几年全国卷的考情,人教版《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课在一轮复习中的主题在于“经济全球化”。基于主题结合高三备考需要,本文以试题作为研究经济全球化的“脚手架”,探索“历史解释”素养的养成。

一、运用形象史料,解释全球化的概念

历史漫画试题,一方面以简洁、生动、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另一方面它能把深刻的历史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进行认识。

例1.下图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现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发达国家经济矛盾丛生

B.发展中国家无缘高科技

C.经济区域集团化增强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

【选题依据】经济全球化是本课的核心概念,学生必须充分理解。笔者用学生有一定兴趣的波音飞机制造、生产国家化的图片为情景,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学生对经济全球化这一抽象概念的具体化理解。

【教师点拨】经济全球化指商品生产、销售等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全球化,它使得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错态势,从而使教师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也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历史解释”的属性。但是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二、还原历史时空,探寻全球化的历程

历史事件是互相联系、前后相承的。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时空观,是历史解释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进入特定历史时空中,才能厘清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因果联系等。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学术上认为经济全球化最初发端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15世纪以前,东西方社会并未在大的范围内形成持久的经济文化交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

例2.阅读下面“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3

——据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整理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阐述你对该论题的理解。(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选题依据】①林恩·奥伯来恩发现,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有视觉偏爱,因此这种图表试题容易唤起学生的思考;②从内容上来说,近代欧洲贸易作为近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现象,自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③从教学角度上说,这一设计既回答了上述问题,也为引出下一节课中认识经济全球化特点进行铺垫。

【教师点拨】贸易中心的转移反映了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凭借其海上优势和廉价的工业品对亚非拉等地区进行了殖民掠夺和产品倾销,以欧洲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二战后美国崛起,传统欧洲贸易中心衰落,由欧洲主导的全球化演变为由美国主导。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世界贸易中心慢慢呈现向中国转移的趋势。这一系列贸易中心的转移,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

三、比较历史漫画,感悟全球化的特点

历史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变化性等特点,而形成历史解释的前提是掌握丰富的、多角度的史料,史料越丰富就越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史料来进行学习,基于史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思考问题,力求最大限度地认识历史,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

例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4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影响

图5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影响

基于上述两幅漫画,笔者分别设计问题。即图4和图5分别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具有哪些特点?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所提供的问题,对两幅漫画进行对比分析,并任选其中一幅漫画进行重点解读。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推选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在讨论、交流环节后,教师进一步追问:对同一历史事件,两幅漫画的评价差异很大,原因何在?

【设计依据】①比较判断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层次,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地保持同一姿态会使人产生厌倦, 为了振奋学生的精神, 让学生思路步入正轨, 保持高昂的学习激情,笔者通过呈现信息丰富的情景材料,让学生自主归纳全球化的特点,意在培养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历史解释”基本原则;②原因归纳是历史解释提升的重要层次,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时代特征,意在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教师点拨】针对全球化的发展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特点,教师应该站在历史发展基础上,进行合理地分析、解释。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西欧、日本等区域经济的崛起,改变了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格局;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南北问题愈发凸显,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失衡。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强,资本流动性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转移速度越来越快,但也使得发达国家传统行业衰退,就业机会减少,反全球化的声音越来越大。

四、判断不同观点,认识全球化的本质

由于“不同的利益考量及不同的政治立场,或者说不同的阶级、民族、利益集团的立场或价值观,是历史解释多样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历史解释与历史批判必须要结合起来,“才有意义”。教师应使“历史解释”服务于“历史判断”,让学生在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形成自己正确的认识。

例4.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和学者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呼声很高。例如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都是著名的反全球化人士。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而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而使自己更加富强的工具。

美国与欧洲是全球化的中心,同时也是反全球化的中心。法国总理若斯潘等欧洲“中左翼”领导人均是反全球化的重要人物。法国反对美国式的全球化,反对对其他国家的“全球化强加”。

就产业而言,更多的反全球化力量来自原第一与第二世界的“旧经济”而不是“新经济”部门。与利益分配不均、被严重忽视的当地人民利益,以及环境破坏直接相关的人最直接地反对全球化。跨国公司在有关国家设立的化工厂、核电厂所在地的民众直接反对全球化,如印尼最东部的西巴布亚土著人反对美国一矿山跨国公司的掠夺性开采。

反全球化和冷战后全球范围上升的民族主义、排外主义的情绪普遍联系在一起。在一些情况下,包括政治家在内的当地人更反对全球化,如西欧(德国与奥地利比较典型)的当地人反对外来移民。在欧洲,一些人号称是所谓“主权主义者”,他们关注国家主权遭受的全球化挑战和压力。在美国,一些人在呼吁全球化时代下的民族主义,例如美国改革党总统候选人布坎南,反对自由贸易(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反对美国更多参与全球事务。

——摘编自庞中英《“反全球化”:另一种全球化——对“反全球化”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的发展与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选题依据】对于经济全球化利弊的认识不仅仅是一个知识问题,还是一个价值问题。中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对人的一生有深远影响,因此价值判断比史实认识更为重要。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问题,对于尚未进入社会的学生而言,设置一个合理的情景,让学生深入浅出地认识经济全球化尤为重要。试题提供了反全球化的不同观点,要求学生对这观点进行正确的判断,并结合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合理解释。

【教师点拨】教师应辩证看待全球化的发展与问题。根据材料可知,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引起了一些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和学者的不满;另一方面由于利益分配不均、严重忽视当地人民利益,以及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导致当地人民直接反对全球化。可以说反全球化的兴起有着一定的理由。

但是中国作为全球化中负责任的大国,应坚决反对“反全球化”的逆流。如近年来中国积极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大国合作、提出“一带一路”提倡,在实践中抵制了“反全球化”逆流,对促进区域经济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可见,结合学情、考情以试题为载体,以“历史解释”素养为指导,基本上达到了认识全球化的教学目标。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笔者认为,以创设试题作为主题历史教学的载体,选择适合学生认知的题型,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认知投入”和“行为投入”,让课堂成为一个动态发展并富有创造化的过程,这不失为对复习课的一种有益探索。

《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者为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在其生活的时代,意大利和欧洲的许多国家正开展文艺复兴运动。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宣扬这种人文主义思想,《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作品。

该剧讲述意大利贵族出身的朱丽叶与罗密欧诚挚相爱,誓言相依,但因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罗密欧与朱丽叶》虽是一出悲剧,但两个青年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本身却不可悲,他们彼此相爱,大胆追求爱情。他们的爱情力量使他们敢于面对家族的仇恨,敢于向生活中的阻碍挑战,为追求新的生活模式,做出种种努力,因而他们的死亡虽是生命的终结,却在道德上取得了胜利,最后使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许多学者和评论家从这个意义上称这出戏是乐观主义的悲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悲喜剧。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实为《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及《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素体韵文的诗剧,莎士比亚在戏剧中使用了多种诗歌形式。在开场白中,他使用了十四行诗,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对话则较多采用无韵诗的形式。莎士比亚常使用五步抑扬格的素体韵文写作,这种文体灵活多变,比一般说话的语调高昂,比普通的诗体更接近口语,既可以作帝王的堂皇之语,又可以作情人之间的呢喃细语。作品深刻地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摘编自网络)

猜你喜欢
历史解释全球化历史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从官商关系角度解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
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