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8-12-07 00:33:17楚红兰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实训室师资校企

文/楚红兰,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教育部等六部门制定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该办法认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办学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校企双方加强校企合作将有助于双方在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面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将有助于校企双方师资教学团队建设、实训资源投入、学生技能的提升,进一步促进校企双方合作专业建设。但在实际校企合作中仍然存在影响专业建设的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高职校企合作提出专业建设解决对策。以期为我院进行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提供建设思路。

1 高职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存在问题

1.1 校企双方师资兼容不深

校企双方的师资是促进专业建设的生力军,是进行专业建设及教学各环节的主要的资源。高职院校校企双方进行专业建设合作过程中,学校师资与企业技术人员未真正的实现师资兼容或合作度不够。存在着校方与企方师资各自为政的现象。比如,往往在合作过程中理论教学主要由学校教师承担,某些实践课程或实训技能课程主要要企业技术人员或外派至学校的相关教师完成。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同样在科学研究方面也是如此,双方并未就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作研究,即使存在双方合作的课题研究,但是在实际中存在挂名现象或者是各自分开研究,融合度不深,致使不能较好的解决在实际合作中专业建设在教学及科研方面的问题。

1.2 实训室建设投入不足

高职实训室是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物质保障。专业实训室的充分利用将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技能,有助于改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效果,有助于校企双方专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实际的双方合作中,由于高职院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加之合作企业的资金投入不足,致使符合专业发展的实训实验室建设不足。另外也存在即使企业投入建成实验实训室,实训室利用率低或只提供给与企业合作的订单班学生使用而非订单班学生不能共享资源等问题。

1.3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尚待优化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及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能否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要求落实到实处,关系到能否更好地满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专业建设的基础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设置。但是目前某些专业仍然存在理论课时多于实践课时、理论课程多于实训课程、学分不能互认、工学不结合等不合理的情况。甚至存在校企双方对学生培养采用两套人才培养方案,即学校和合作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分别设置课程,未能真正达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1.4 校企双方合作机制不健全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中也明确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目标原则、实施主体、合作形式、促进措施等校企合作的基本制度框架。虽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职业教育进行校企合作,但仍缺少校企合作的法理机制,校企合作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评价及激励机制不健全。校企双方合作的顶层设计缺少将直接影响到合作专业的建设发展及人才培养的质量。

2 高职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思路及流程

针对高职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在师资、实训室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作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高职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的思路及流程。

宏观层面,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及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进行校企合作的顶层体制机制的设计,形成校企合作的治理结构,成立董事会及第三方评价机制。中观层面,校企合作双方在顶层机制下实地调研、多方论证,进一步在合作形式、人才培养特色模式、专业建设要求、文化融合、责权等方面商定合作协议。微观层面,校企双方在师资结构及培养、学生技能提升、实训室投资及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课程合理的设置、激励考评等方面细化落实。

3 高职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对策

3.1 培养校企合作专业师资

在校企合作框架范围内,双方优选师资,互派学习,熟悉双方的组织文化、基本的组织规范及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成立校企合作专业教研室。在教学、科研、学生培养等方面以教研室为单位共同研讨,共同学习,实现双方师资兼容。

定期进行双方师资培训及交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或学校教学进度规划,定期互换企业师资,实行轮岗制度,及时接受、学习新的知识及技能,确保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3.2 加大专业实训室建设及使用力度

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及校企双方合作协议,合作企业应加大专业实训室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搭建桥梁。同时,为充分利用实训室等教学资源,在保障学生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本着资源共享、服务发展的理念,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实训平台进行人员的培训,实现双方合作的互利共赢。

3.3 合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设置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设置应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和工匠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合理安排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课程,多侧重与实践教学,实践与理论课程课时根据学生德技并修及全面发展的要求合理设置。工学结合的课程或技能型强的课程可以实现学分互认,促进学生技能的提升。

4 结语

高职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从师资兼容、实训室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合作体制机制四个方面分析了高职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的思路及解决对策。

猜你喜欢
实训室师资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期)2018-04-04 01:48:44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校企合作五反思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