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雁陈津津宋春辉董莹刘彤马淑静,.唐山学院会计系;.唐山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唐山学院艺术系;.唐山九中;.唐山陶瓷集团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在20世纪初,西方国家就形成了人才培育、引进的理论体系雏形。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人际关系行为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才管理系统理论学派逐渐产生。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给人力资源开发的带来了最新理论。人才的引进、培育理论也逐步发展起来。
目前唐山市只对引进的博士有优惠政策,对其他学历的人员没有优惠政策;只提供现金鼓励,没有解决生活条件或者配偶问题的相关政策;只重学历,不重能力。
纵向比较分析:目前唐山引进人才逐步向中底层管理人才发展,主要通过人才招聘会或网上招聘为主,为唐山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横向比较分析:唐山人才政策与同类城市比较,仍存在人才结构不均衡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唐山经济全面发展。
唐山,是以煤炭,钢铁,电力,陶瓷等工业企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所需人才主要满足这些企业的需要,其他类型的人才在唐山所需甚少,这是造成人才结构不均衡的一个原因;唐山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经济效益好,吸引了大批人才,而一些夕阳产业,经济效益不好,人才不足,这是人才不均衡的原因之二。
4.1.1 人才引进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人才引进结构比例失调,多为中底层次人才,而高端人才甚少;不同专业人才比例不均衡,围绕化工类以及管理类专业偏多,而生物和高端科技专业人才偏少;高端人才老龄化严重,年轻人才工作经验还有欠缺。
4.1.2 人才引进存在的评价机制问题
人才评价机制实际上就是人才评价体系。目前在进行人才引进评价时,缺乏多元化考虑,考核选拔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预测以及终结性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在唐山人才引进评价时考虑的往往是前者,而忽视后者;在全面化与分类化方面也有欠缺,出现用统一标准去衡量所有人才的现象,造成许多人才的埋没;人才评价的单一性,人才评价时仅有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进行评定,而没有考虑人才的社会性,没有考虑社会大众的反应。
4.1.3 人才引进存在的待遇问题
唐山引进的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待遇较同行业地区普遍偏低,容易造成人才外流;个人发展空间有限,有时仅仅是物质待遇上去了,但个人发展前景不乐观,也容易造成人员的流失。企业领导的领导方式往往采用任务型方式,而忽视关系型方式,只关注工作效率,工作成果,对工作人员关心程度不够,失去企业向心力,也容易造成人员外流。
4.2.1 人才培育存在的重视程度问题
重显能,轻潜能;重引才,轻用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型;人才发展渠道单一;对自身认识不足,急功近利,盲目求成;认识不充分,缺乏系统性。
4.2.2 人才培育存在的方式性问题
人才培育方式过于单一,一般只涉及短期培训,参加讲座,针对性训练等,但这些方式的局限性就是实战性不强,有纸上谈兵之感。
4.2.3 人才培育与企业效益协调性的问题
当前企业在进行人才培育之前,都需要制定严格的人才培育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但企业有时会忽视人才培育成本的问题,培育人才所带来的收入可能弥补不了人才培育成本,不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利润。
4.3.1 人才使用的评价机制问题
当下唐山企业普遍使用绩效评价机制进行人才使用评价,但绩效评价机制在制定时难免会忽略岗位与岗位之间工作难易程度的区别,不同岗位标准同质化,使员工在进行内部横向比较时出现心理不平衡的现象,丧失工作热情,工作效率低下,长此以往,会阻碍企业健康发展。
4.3.2 人才使用的评价程序问题
人才使用评价程序有时不能做到环环相扣,中间有人为操作因素,容易出现不客观的现象,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评价。
4.3.3 人才使用的薪酬制度问题
4.3.4 人才使用的岗位轮换问题
在人才引进时应专业均衡化,引进各方面人才,并且各个层次人才都应引进,特别是高端人才,这样才有利于唐山企业均衡发展;根据各个职位工作要求以及现有工作人员年龄,及早制定人才计划,防止出现因高端人才退休而出现断档的情况;人才评价不仅要考虑单位内部管理人员的意见,也要面向社会充分征集意见,以评价全面性;应提高引进人才的待遇,包括物质和精神的。
在人才培育方面应重视员工潜在能力挖掘;人才引进后要充分使用,对企业与人才双方都有利;引进人才后,要留住人才,防止人才外流;人才培育应做到全面性,系统性,长远性。
应制定完善的薪酬制度;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横向比较,不能低于同行业水平;注重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举;及时进行岗位轮换,使企业能健康发展。
[1]郑代良,钟书华.中国高层次人才政策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研管理,2012:(9):130-137.
[2]李兴光,周海娟.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衡水市人才引进策略[J].衡水学院学报,2017(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