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牌与人文精神

2018-12-07 07:56:04周宏春
中国商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文文化

文/周宏春

城市品牌及其塑造,是我国城市管理者、专家和媒体的热门话题。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在形象推广中通过分析、提炼、整合所在城市的独特要素(如地理的、人文的)、历史文化沉淀、产业优势等要素抽象出来的、传递给大众的口号,也是叫得响的名片。人们由某句话会联想到某个城市,这是城市形象的提升。而城市人文精神则是城市的灵魂,凝聚了城市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价值观念和市民素养等内涵。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载体,是创新的策源地,是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家园。城市品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也有着极大的潜在价值。城市品牌既要挖掘,也需要塑造,由城市的地理特征、历史角色、文化底蕴、经济实力、产业优势、人文风情、发展前景等特征凝练而成的城市品牌类型主要有以下一些:

政治型。国际组织或国家首都所在地,均是城市名片。如瑞士日内瓦,云集联合国驻欧办事处、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总部等200多个国际机构,也是国际会议中心之一。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是欧盟的首都,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彼得堡是凯撒大帝时的皇宫,等等。我国的西安、南京、洛阳、开封等城市,均是几个,甚至是十多个朝代的都城。

经济型。这是国际或地区性经济、金融或工业中心。一个城市凭借独特的,或具有垄断地位的产品,较高商誉的“原产地形象”,赢得市场竞争力,属产品型城市品牌:即一提到某个产品品牌时,相关城市名字或形象便会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如美国底特律是汽车城,伦敦、华尔街、香港等是国际金融中心。我国瓷都景德镇、钢铁鞍山、煤都淮南等则属于资源型城市。

交通型。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交通要冲。如德国的法兰克福是欧洲的最主要国际空港之一;新加坡因为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因而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和最主要的海港之一;我国的郑州、武汉、徐州等城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文化型。因具有独特而古老的文化遗产与传统,或代表时代潮流而地位显赫,或是现代科技教育特别发达。如意大利的威尼斯,以瑰丽的中世纪建筑、丰富的历代艺术珍品和奇特的“小城”风貌闻名于世。而佛罗伦萨、米兰等城市,则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人居型。城市因为人居环境适宜而驰名,通过宜居城市指标的评价,我国成都、杭州等都是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宜居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以旅游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构成了旅游型城市品牌。如美国的夏威夷、印尼的巴厘岛等均是如此,每年的游客均在千万以上。我国的旅游城市也日益增多。

从公元前800年古希腊出现雅典、斯巴达等城邦算起,城市的发展至少已有2800年历史。城市演进史表明,建设庞大的建筑群和基础设施较为容易,而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构建则比较难。只有拥有丰富的科教、人文构造的人文城市,才是人类生存空间的较高境界。

中国的城镇化率,在改革开放之初仅有17.6%,2011年超过50%,2012年达到52.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17年则达到58.52%。相对而言,我国城市人文建设滞后。我国城市化经历了从城市建设到城市管理,并进入城市品牌塑造的阶段。一个城市的现代化,除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科技创新的前沿外,还应实现历史文化在生活中重现度高、社会高度人文化、人居环境优美、公众参与活跃等方面。

生活是文化的,文化是生活的。挖掘、培育和繁荣城市文化应坚持因地制宜,根据文化发展规律、构成因素和生长条件,让城镇与自然人文环境有机融合、和谐共生,形成城镇形象及气质;坚持尊重历史,把历史积淀作为文化发展的深厚基础和宝贵资源,从历史和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坚持延续文脉,把文化底蕴和遗产作为培育文化的源泉和根脉,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融入到先进文化之中;坚持自主生长,从改善文化环境、夯实文化基础、优化文化滋养等方面,形成鲜明的城市文化特色和亮点。

展现城市特点,增强城市魅力。将城市的特点或特色以品牌形式展现出来。如上海以外滩丰富多彩的建筑、繁荣昌盛的商业和迅速崛起的金融业为内容的品牌形象展示其特色。美国的洛杉矶以好莱坞电影、篮球和知名大学构成了城市形象。北京的首善之都、“新北京新奥运”等理念,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不但突出了文化魅力,也让人感受到蓬勃向上的青春气息。

增强城市凝聚力。通过富有特色的城市理念传播、文化建设及其形象塑造,增强市民的参与感,营造出人人为城市发展做贡献的良好氛围,把居民精神凝聚到城市发展这一中心上来。深圳的拓荒牛形象,极大增强了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了特区建设主力军作用。

有助于吸引人才。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优良、富有活力的城市,必然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在人才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比如,深圳虽然没有知名学府,却有着各类人才争相向往的宽松环境,创新成为深圳最靓丽的名片。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城市品牌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市民踊跃参与,要求形成政府、企业,以及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治理结构。塑造城市品牌,要求市民具备文明的素质和良好的风貌;也可使市民养成热爱城市、保护环境、团结互助、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和社会氛围,从而带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带动旅游业发展。良好的城市品牌,是旅游业发展中最令人向往的资源。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和服务设施,即使有再好的旅游资源,也难以形成规模化的旅游业。例如新加坡,由于拥有良好的城市品牌,成了旅客向往的旅游胜地。再例如昔日有“东方明珠”之称的贝鲁特,虽旅游资源丰富,却因连年内战而“门庭冷落鞍马稀”。

树立政府形象。良好的城市品牌,对公众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政府形象则是城市品牌的重要内容。一个廉洁、高效、公正的政府,自然会赢得广大市民的信任。因此,城市品牌建设必须要把为市民办好事、实事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赢得市民的支持、参与。

城市需要文化凝结和积淀,是文化载体及舞台;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形象和软实力;城市与文化与生俱来、密不可分,是统一整体。少了人文精神的滋润,少了文化底蕴的支撑,城市外观建设得再华丽也会显得肤浅、缺乏“根基”。只有经过独具创意的人文挖掘、塑造和繁荣,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城市才会在中国大地上“繁花似锦”。

猜你喜欢
人文文化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文化与人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逍遥游”壶的创新和人文意境
山东陶瓷(2020年5期)2020-03-19 01:35:48
谁远谁近?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