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煦霏
“资管新规”“资管新规细则”《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针对购买私募基金投资者设立24小时冷静期,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门槛从5万元降至1万元……高大上的理财产品也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了。交行将23款公募理财产品和16款结构性存款的投资门槛降至1万元,农行、中信等多家银行1万元起点的理财产品也已面世。许多普通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降低门槛表现出了欣喜,客户体验是购买更方便了,而且收益高于“宝宝类”,放在银行还更放心。然而,机与危永远是相生相伴的,没有免费的午餐,因为资管新规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求打破以往的刚性兑付,要求理财产品按照净值化管理方式并按照公允价值确定产品的净值。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计 56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总数 9.35 万款。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业务总体运行平稳,8 月末为 22.32 万亿元。理财资金主要投向债券、存款、货币市场工具等标准化资产,占比约为 70%,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占比约为 15%左右,总体保持稳定。股份银行、城商银行、国有商行、农村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占比分别为51.3%、38.0%、9.5%、1.3%。在平均收益率方面,城商银行为4.49%、股份银行为4.42%、农村金融机构为4.35%、国有商行为4.29%。在加权平均收益率方面,国有商行和股份银行为4.45%、城商银行为4.06%、农村金融机构为2.32%。
百姓真金白银投资理财产品,首先关心的是安全,其次才是收益。对此,“资管新规”和办法规定:严格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规范资金池运作,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强化穿透管理;设定限额;加强流动性风险管控;强化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实行产品集中登记,加强理财产品合规性管理等。对“资管新规”普遍认同的亮点:一是银行理财产品门槛降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普惠性提高,使普通投资者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和银行业改革发展的红利;二是银行在销售文件中约定不少于24小时投资冷静期;三是允许公募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这意味着在理财业务仍由银行内设部门开展的情况下,放开公募理财产品不能投资与股票相关公募基金的限制,而此前理财产品通过基金只能购买债券权益类产品。上述法规的落地实施将为广大投资者带来投资良机。
在资管新规出台之前,一些银行理财经理会私下“承诺”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尽管签署了不保本协议,但肯定不会亏钱,暗示是银行代理的,收益有保证。而资管新规的出台,要求银行理财产品打破以往刚性兑付的做法,再加上理财产品门槛的降低,势必会吸引很多收入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的投资者涌入,这就要求投资者首先应转变银行理财收益高、稳赚不赔的固有印象。
首先,提高风险意识,理财的前生今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前身是传统的私人银行业务,西方国家已发展了百余年,理财业务发展成熟,规章制度相对健全,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我国商业银行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尝试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投资顾问和个人外汇理财服务,但是总体规模并不大。自 2004 年我国首款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诞生起,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速,很多投资者也获得了一定收益。然而,由于理财业务发展时间较短、缺乏相应的经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依然存在信息披露不到位、投资者风险提示不够或不及时、理财产品类型单一缺乏创新、售后服务等诸多问题。
充分利用“冷静期”,避免冲动购买。理财产品更像是基金中的基金,不仅能够投资股票,还会选择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的组合产品。虽然有银行“信用背书”和专业做公募基金投资,收益风险波动相对较小,但是投资就会有风险。新规中要求“银行应当在销售文件中约定不少于24小时投资冷静期”,这就是在明示未来理财产品的实际投资风险等级提高了。因此,投资者要视自身收入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量力而行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尤其是对“只有过河钱”的家庭更要慎重,不能“孤注一掷”,不留余地。
理性判断“预期值”,收益越高,风险越大。资管新规明确了理财产品与结构性存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有着本质区别,而且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理财产品已由过去的实际“保本保收益”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作为投资者,要提升自身的理财知识,投资理财前应当充分了解该类型理财产品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一旦投资就需要强化参与意识,时刻关注理财资产的状况。理财产品的收益确实比一般性存款高很多,甚至可以翻倍,但这样就更要警惕销售人员的“高收益”暗示,收益率应以银行官方发布的过往业绩作为选择标准,通常收益率高于6%的理财产品就需要审慎选择。
注重“品牌”,选择有业绩口碑的银行。商业银行的信誉高低直接影响到投资者是否信任其投资能力,是否要委托银行进行商业投资。以往高收益理财产品资金的流向是房地产和信托产品,终端消费主要为房地产贷款、互联网金融以及民间借贷,而这些方向的现状是“生钱难”,仅靠银行间拆借收益率很难达到3%以上。没有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设计出更为贴心的产品,产品结构单一,没有创新,就无法实现资管产品净值化的有效管理。针对资管新规要求资管产品实现净值化的管理,投资者应努力挖掘有品牌、有口碑的商业银行在熟悉的业务领域打造的拳头产品。
新规给银行的过渡期截止日为2020年12月31日,打破刚性兑付、转为净值化等都将会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一些中小商业银行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购买净值化的理财产品,可能会大量发行同质化理财产品,这不仅会造成银行间的“同业内耗”,加大监管难度和增加监管的成本,而且投资者也容易被蛊惑,因此,投资者对待此类虚高收益承诺需要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