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敏杰,长郡中学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管理方式,它可以科学地协调企业的资源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有益于企业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中市场经济不断改革创新,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所有员工都应该具有成本管理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企业风险,在保证利润增加的基础上使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当今企业中广泛存在着对成本管理意识淡化的现象,不仅是员工甚至是管理层人员。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大多企业对成本管理没有深层次的认识,认为成本管理仅仅是有关部门分内的工作。相关的财务处对企业进行的成本核算也只是构成成本管理中的一小部分,成本管理还需要在费用的预算与使用过程中进行把控,否则企业很难实现稳定和持续的发展。二是大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度关注产品的短期效益,把盈利作为首要任务,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因此员工也过分地追求销售利益,而忽视了产品的生命周期。还有很多企业以为成本管理就是节约资金,对其没有深刻的认识,导致了其没有将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
现如今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尚不健全,管理模式落后。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项目成本管理的预算不够全面。很多企业对于成本预算范围仅限于对生产阶段的资金和生产材料,关于后期产品的销售以及售后并没有列入考虑范围,疏忽了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售后之间的关系,导致资源没有被合理分配和使用。第二,成本管理模式落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与时俱进采用了先进的成本管理模式。然而有一些企业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管理模式,这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了。尽管一些企业采用了先进的成本管理模式,但由于相关负责人的专业技能、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意识等因素的限制,往往不能使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及其相对应的方法与企业的特点相结合,并没有显著地提高企业的效率,更有甚者会降低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第三,企业没有与成本管理对应的制度,或者部分企业成本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够。完善的制度在一切活动中起着良好的管理作用。很多企业不重视成本管理的制度,即使有了相应的制度,在日常生产操作中也无法有力地贯彻实施。
成本管理中对于原材料的成本包括采购和后续使用、存放等费用。很多企业在前期采购和后期对原材料的使用、存放等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关于采购的问题,有一部分企业对于采购没有准确的计划方案,在采购过程中没有合理地监管。负责采购的员工存在虚假报账、与供应商共同抬高价格并从中拿回扣等问题。第二是部分企业在收入原材料以后对原材料的管理松懈,此时易出现原材料的浪费、将材料据为己有等问题。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企业须加强对成本管理的深层次理解,树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意识。鼓励企业的管理层积极地参与到成本管理的实际运行工作中,在日常生产操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全体员工学习成本管理的先进理念。
企业应该将成本管理放在推动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应摒弃销售业绩为主的理念,将眼光放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上。把成本管理理论落实到各部门,加强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选用适合的预算方法,健全成本管理的预算方案。在方案中要充分体现出对企业整体现状的评估与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作出合理科学的预算,在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降低企业投入的成本。除此之外,把产品售后的管理列入到预算之内。
改进成本管理的模式,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引进最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相关从业人员也须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企业可对相关人员主动进行培养,到成功企业进行交流学习。
加大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企业可健全相关的制度,成立监督小组对成本管理的分配与落实进行监督。
采购成本需要在采购、入库、使用及保存方面进行完善。在采购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预算对象的特点,制定一个科学详细的采购预算方案,并努力提高预算中计划数量的准确性。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上可以公开化,同时对于讲诚信,供料质量好的供应商可长期合作。在后期使用、保存时进行多方面监督,制定合理的管制制度,避免个人占据企业的原材料,不定期更换或检查相应的机器设备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避免资源的浪费。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企业稳定持久的发展显得尤为艰难。成本管理是企业制定未来发展目标的重要依据,是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路径,所以建立正确合理成本管理理念,完善相关的制度,加强监管的力度,可以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提高自身竞争力、降低风险,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