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海潮,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产生变化,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情况,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实体经济是指人们利用工具等在现实世界创造的经济,例如文化、 艺术、服务业等;虚拟经济是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的,也可以解释为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是虚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从国内生产总值结构来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占比呈现严重不平衡的状态,虚拟经济占比逐年上升,其中金融业、房地产开发为虚拟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金融业为主要的经济体,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远远超过英国等发达国家,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水平有待提升。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提升关税,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严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劳动成本提升,所以实体经济不得不撤离金融业等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的投资意愿降低。在房地产市场发展泡沫化趋势愈加明显的背景下,国内资本开始向虚拟经济领域投资,投资行为明显增加。同时,大部分企业对房地产的贷款额度相对较高,对于证券、债券等金融领域的贷款相对较高,可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如果不对这一情况加以控制,会严重制约社会扩大再生产。
实体经济发展环境不佳。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企业缺少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这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做实业的成本不断上升。与此同时, 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较好,特别是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造成部分技术工人转行,企业“用工荒”问题突出,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部分中小型实体企业自身竞争力较弱,创新能力不足,加之企业利润空间有限,尽管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措施,但是该类企业转型升级仍面临较大的挑战。
根据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的看法与解释可知,金融系统的债券、证券等都属于虚拟资本,而可以产生价值的资本则视为实体资本。从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的分析中还可得知,一旦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时,二者将对宏观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虚拟经济落后于实体经济发展时,金融业难以满足企业的融资信贷需求,不利于企业扩大生产,企业的经营规模难以扩大,同时也容易出现商品供求低于需求的情况,造成物价上涨。如果实体经济落后于虚拟经济,则容易诱导人们将手中富余的资金盲目进行投资,加剧我国房地产泡沫现象,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因此,人们应该认识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难免会出现发展失衡的情况,但是绝不可以放任不管。政府要发挥职能作用,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避免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使虚拟经济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不同仅仅去限制虚拟经济的发展,弱化虚拟经济的地位,而是要通过多样化的手段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使二者的发展协调发展,互利互惠。从上文的分析中可知,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一大原因是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因此有关部门应该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拓宽融资贷款的渠道,鼓励商业银行等就金融机构向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贷款,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同时,政府部门文还应该立足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情况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与企业投资实体经济,为投资者与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充分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优化产业结构,淘汰低产能、高耗能企业,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通过财税优惠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深入落实“营改增”政策,加快推进金融业改革创新步伐,降低宏观经济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除此此外,利用互联网推动实体经济转型,推动企业创新,优化资源配配置。
综上所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均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应该正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通过多种手段促进二者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