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兼职对培养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2018-12-06 07:46唐璠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积极影响

摘 要:在新时期在校大学生校外兼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校大学生校外兼职给大学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有助于大学生对社会、行业、岗位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对在校大学生校外兼职加以引导。本文首先进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概述,然后分析在校大学生校外兼职的现状,再次分析在校大学生校外兼职对培养就业竞争力的积极影响,最后尝试探索在校大学生校外兼职对培养就业竞争力的教育引导对策。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校外兼职;就业竞争力;积极影响;教育引导

前言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校外兼职很多,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黄奕(2014)提出,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兼职有助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大学生兼职存在兼职与学习之间“度”的把握欠缺、兼职的盲目性、缺乏统一管理和指导以及社会管理的不规范性和学生的法制意识薄弱等问题,需要高校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地引导[1]。杜俊娟(2015)提出,大学生兼职缺乏长远规划,也缺乏专业的兼职指导,兼职过程中社会保障不健全,劳动权益不一定能够得到保护,需要学生自身、学校、社会和家长四个层面规范大学生兼职行为[2]。宋木子、刘晓丽(2017)提出,注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积极探索特色成长辅导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已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在校大学生校外兼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在校大学生校外兼职对培养就业竞争力的积极影响与教育引导。

1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概述

就业竞争力是指雇员所具有的能力,恰好符合雇主或市场的需要,对其拥有一定的吸引能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应分为内在能力和外界条件两部分:(1)内在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所具有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及其思想道德素质及思维灵活性,除此之外,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点;(2)外界条件则是指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方面的影响因素,例如学校的排名,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都会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

1在校大学生校外兼职的现状

为了了解大学生校外兼职的情况,本文作者对自己管理的学生进行访谈调研。1.1在校大学生兼职的数量增加

近年来,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外兼职活动的人数增加,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做过兼职工作。

1.2在校大学生兼职岗位内容简单

在校大学生兼职岗位主要是发传单、礼仪、做模特、促销、餐厅服务员、家教、保安等一类的临时性工作,工作比较简单。

1.3获取兼职信息的渠道多元化

在校大学生获取兼职的渠道多元,有自己网络寻找、兼职中介、同学介绍、校园广告或海报、学校勤工俭学、熟人介绍等,但是也存在一些黑心中介,给在校大学生兼职带来一些安全风险,可靠的渠道单一。

1.4兼职工作知识含量比较低

大学生从事的兼职工作临时性比较强,稳定性比较差,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都比较低,与所学的专业的知识相关关联度不高。

2在校大学生校外兼职对培养就业竞争力的积极影响

本文主要论述在校大学生校外兼职对培养就业竞争力的积极影响,通过兼职,在校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人才新需求,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培育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力等,从而能够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1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人才新需求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在校期间的大学生从事兼职工作能够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贴近现实,兼职经历能够增加他们的社会阅历之外,还能让在校大学生更多地发现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明确自身的不足,及时地调整自我,通过兼职工作能让在校大学生体验岗位中对于用人的要求,校外兼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在校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新需求。

2.2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家庭条件都较大改善,家庭中子女比较少,父母为孩子承担很多,不少大学生缺乏独立做主的能力,遇到问题不会解决,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兼职,不仅能让在校大学生赚钱,还能体验工作的辛苦,增强在校大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思考,对于自己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3培育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

根据相关调研,用人单位最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尤其是责任感、敬业精神、吃苦耐劳、诚实正直等方面;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兼职增加了社会经验,提高了人际交流能力,学会了换位思考。在校大学生通过兼职,加强了自我锻炼,甘于吃苦,提高了在校大学生的责任心,并且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促使职业素质能够得到提升,符合企业管理者理性的用人理念需求。

2.4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就業力

激烈的就业竞争下,在校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其核心就业竞争实力,为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奠定基础。在校大学生通过校外兼职,有助于调节在校大学生就业情绪,克服就业情绪的浮躁和波动,并能在就业中争取到主动权,在兼职岗位上培养了在校大学生行动力和执行力,能有效地完成兼职工作任务等。

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3在校大学生校外兼职对培养就业竞争力的教育引导对策

针对在校大学生校外兼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加强在校大学生兼职目的的教育,注重在校大学生兼职的安全教育,重视在校大学生兼职的日常管理与监督,为在校大学生搭建校外兼职平台,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1加强在校大学生兼职目的的教育

加强在校大学生兼职目的的教育,在校大学生参与校外兼职的出发点要端正,更多的目的应该是为了锻炼自身成长去从事课余社会兼职的,因此,在校大学生需要正确地处理社会兼职与学习的关系,不能占用课堂时间,而是在课余时间进行,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忽视了求学的目标。注重在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在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3.2注重在校大学生兼职的安全教育

随着社会人性的复杂性增强,在校大学生兼职中受到的伤害日趋增多安全性问题日渐突出,在校大学生兼职过程自身的安全意识薄弱,劳动维权意识不强烈,权益保护不到位,存在劳动权益被侵害现象等。因此,需要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视培养在校大学生兼职的法律意识,在兼职中警惕性提高,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3.3重视在校大学生兼职的日常管理与监督

在校大学生参加校外的兼职,学校需要加强日常的管理与监督,采取多元的措施,确保大学生兼职过程中不出问题,将在校大学生兼职过程中的身心健康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思想引导,注重就业观教育,构建一种信任的、真诚的、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帮助在校大学生理清楚专业需要具备的技能,推荐合适的兼职岗位;帮助发现兼职学习中的内涵和意义;合理处理学习与兼职的关系;再次还要防止社会不良兼职工作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常态化的监督。

3.4为在校大学生搭建校外兼职平台

扩大“勤工助学”的职能,将“勤工俭学”纳入社会实践活动管理范畴,学校可以全方位向全体学生开放勤工助学岗位、竞争上岗,形成某种长效机制。允许学生以平等身份谈判方式或公开招标方式参与勤工助学岗位的竞争,还要扩大勤工俭学岗位数和范围。加强与校外有兼职资源的企业合作,协同建立在校大学生兼职平台,这个兼职平台由学生可以自主管理,在校大学生自己定职责、定目标、定时间、定报酬、定效能,开拓更多的兼职机会,从而在兼职源头上使得其合法、合适。

结论

总而言之,在校大学生参加校外兼职活动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需要将在校大学生兼职纳入学生管理工作范围,主动、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兼职,鼓励大学生从事合理、合法、适当的兼职工作,引导在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主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合法兼职信息,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兼职合法权益保护等。

参考文献:

[1] 黄奕.社会兼职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研究—基于十所在榕高校的實证分析[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4(4):103-108.

[2] 杜俊娟.大学生兼职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以安徽新华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2):117-121.

[3] 宋木子,刘晓丽.论特色成长辅导室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积极作用--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特色成长辅导室为例[J].求知导刊,2017(7):37-37.

[4] 李奎,吕早早,王秦,等.议大学生网络兼职平台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建设途径[J]. 科教文汇,2016(22):150-151.

[5] 孙立盎,景惠,袁婧颖.在校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50-52.

[6] 李亚玲,廖晓文.在校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研究—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0):72-75.

作者简介:

唐璠(1990.04-),女,汉族,陕西渭南人,大学本科,任职于西安培华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职业指导

猜你喜欢
在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积极影响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英美原声电影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