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2018-12-06 06:21翟晓丽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视图游戏内容

翟晓丽

普遍来说,数学游戏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中使用更为普遍,进入初中阶段后,知识的难度在慢慢提升,教学的侧重点也在发生变化,游戏的使用也不再那么频繁.但是,在一些典型知识内容的教学或者是一些特定教学环节的设置中,数学游戏仍然能够发挥非常好的辅助效果.游戏的引入不仅可以让知识的探索变得更加有趣,以数学游戏作为依托还能够让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有趣.

一、加强对于知识的直观感受力

将数学游戏引入初中数学课堂中具有很多教学的现实意义.进入初中阶段后,学生会系统接触到几何知识,几何内容的学习也开始慢慢深入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知识的直观感受能力,能够对图形的特质及变化规律等有敏锐察觉.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如果简单依靠理论知识分析或者口头阐述,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基于一些数学游戏或者活动的构建,则能够立刻让理论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学生理解感受这些内容的过程会更加直接,知识的吸收也更容易产生.比如,在研究“视图”时,可引入游戏:教师先在桌上放一个茶壶,各小组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让学生把观察的结果画下来进行比较,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在觀察中都发现了什么,并且鼓励大家试着用自己已有的一些知识尝试去解释.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集体评价和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会对观察视图有更直观的认识,并且可以在观察中领会到,一个立体物体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视图,看到的图像会有明显变化.这既让学生对视图有了更深的认识,自身的图形感受力和分析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二、体现数学知识探究的趣味性

利用数学游戏还能够让学生明显体会到数学知识探究的趣味性,这对于加强学生学科兴趣的培养,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会很有帮助.适合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数学游戏比起小学时期来说,在益智性上和操作难度上都会有所提升.教师最好将一些具备一定探究分析空间的游戏内容和素材引入课堂,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游戏对于数学教学的推动效果.教师可以在分析教学实例的基础上,找寻适合的游戏过程,还可以充分借助一些实用的教学工具和器材,辅助教学.这会让游戏在课堂上更好地得到实施,学生不仅会“玩”得非常尽兴,也会在操作的过程中领会到游戏背后蕴涵的知识内容,知识教学的目标也可以顺利达成.

有很多适合引入到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游戏内容,例如七巧板游戏,它是我们祖先运用面积的分割和拼补的方法,以及有相同组成成分的平面图形等积的原理研究并创造出来的.七巧板作为一种平面拼图游戏,它还可用于学生的启蒙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识别图形的能力,因此它可作为平面图形一课的引例.结合教学知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合适的游戏素材的挖掘与利用,这会让数学课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提高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三、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有些数学游戏有一定难度,学生在操作与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游戏的内容,剖析游戏的展开过程,在这个基础上确立游戏在课堂上的展开模式.对于游戏的参与人数、所用时间等教师都要提前设计,并且要想一想如何有效将游戏的过程和知识教学构建联系.这样的背景下,游戏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其对于知识教学推动的效果,学生会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跟随教师的引导,逐层深入地进行具体知识的探究,在游戏的依托下有效实现对知识内容的学习与吸收.扑克牌游戏是一种很适合初中学生展开的数学游戏,学生不仅普遍对这个游戏非常喜爱,游戏的过程也可以非常好地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游戏的展开过程,小明背对小亮,让小亮按下列四个步骤操作:第一步,分发左、中、右三堆牌,每堆牌不少于2张,且各堆牌的张数相同;第二步,从左边一堆拿出2张,放入中间一堆;第三步,从右边一堆拿出1张,放入中间一堆;第四步,左边一堆有几张牌,就从中间一堆拿几张牌放入左边一堆.这时,小明准确地说出了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你认为中间一堆牌的张数是多少?此题把列代数式及代数式的化简等知识融入扑克牌的游戏之中,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设第一步后每堆牌的张数是x,则第四步后中间一堆牌的张数是x+2+1-(x-2)=5.看似简单的游戏背后却是对于学生知识应用实践能力的考查.学生可以在游戏背景下很好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猜你喜欢
视图游戏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视图
Y—20重型运输机多视图
SA2型76毫米车载高炮多视图
主要内容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