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张旭涛
摘 要:“立德树人”是目前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文中从分析“立德树人”的含义入手,阐述了在专业课程中贯彻“立德树人”的途径,充分发挥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阵地、教师队伍生力军的作用,并提出了保障实施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立德树人;有效途径;保障机制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主席明确指出:“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一思想为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这也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的一线的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做立德树人的领跑,将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置于同一高度,统筹兼顾培养国家栋梁之才。从各个高校实际情况看,教育工作者更多地关注点是思政课程改革,而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发挥还不够,那么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立德树人”呢?
一、明确立德树人的含义
从字面上理解,即“树立德业,培养人才”之意,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政治合格是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支柱和底色。我国古代文化就有“将者五德,智信仁勇严”“重积德则无不克”等作为立身之根本的传统。现今,习主席立德树人的思想,是对教育本性的匡正和回归,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新的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将人才培养目标由原来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调整为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凸显了社会责任感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的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贯彻立德树人的路径
一是要切实发挥好课程建设的主战场作用。构建思政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立德树人课程体系。其核心思想就是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实现全员、全域、全程覆盖的立德树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贯穿于教学和研究全过程,发掘各类课程的立德树人教育资源;如在人文学科中,将爱国、励志、感恩、生存、生命等教育放在首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感恩师长、自强自立等方面地美好情感……在自然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科学技术,培养能力的同时,要兼顾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激活思维,培养兴趣,端正态度,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是要切实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立德树人要从规范学生的组织纪律观抓起。德育教育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日积月累,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教师与学生协商制定课堂公约,如保持教室整洁卫生,遵守课堂秩序,做好课堂笔记,主动为辛苦的老师倒上一杯水,主动帮助同学解决一道难题……等等,不要小看这些司空见过的小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将这些日常行为以公约的形式规定下来,让学生在认识道德规范的同時,又具有了纪律的约束性。点滴行为持之以恒,学生就会形成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自律来实现,道德素养就会提升。
立德树人内在的要求,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式”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通过真实案例、热点追踪、课堂主讲、小班研讨、分组教学、线上线下混合互动等教学方式,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于其中,切实做到“三尺讲台无杂音”,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目标。
三是要切实发挥好教员队伍的主力军作用。立德树人关键在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多样化,文理工专业背景不尽相同,因此要加强教师思政改革专项培训,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骨干作用,有效带动其他专任教师全面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培养教师坚定的育人情怀,提高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学生学习具有“向师性”。德育教育不是要教师苦口婆心的“言传”,而是要一点一滴的“身教”。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甘于奉献、不断提升自身学识魅力。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创新实践的时代精神统一在教师的言行中,进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做好学生的楷模,撒播爱的种子。
三、要不断创新立德树人的考核机制
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鼓励教师投身课程思政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新时代师德师风的践行者和领军人。
建立学生的科学评价机制,克服唯分数论。只顾提高成绩,势必会导致只重视智育教育的误区。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道德行为作为考核评优的重要标准,重视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引入德行和学习态度的内容。在学生评优评选中,如有失德失信等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让学生意识到,立德比知识更重要。
四、结语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教师应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渗透到专业课程的讲解中,潜移默化进行道德教育,以日常课堂为主线,通过顶层设计,在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实践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3).
[2] 王学俭.立德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8(01).
[3] 徐磊.“微媒体”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教育途径微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4).
[4] 戴锐.“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方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