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类专业实践环节的“校—企—地”联合培养模式初探

2018-12-06 07:40宋天秀丁士华周廷栋张云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1期
关键词:校企设备学校

宋天秀 丁士华 周廷栋 张云

摘 要: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求,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章对材料类专业实践环节“校-企-地”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校企双方的需求和“校-企”联合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我校实际情况的“校-企-地”联合培养模式,并对初步的措施和效果进行了阐述。实践表明,这些新尝试缓解了经费、设备紧张的问题,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和使用水平,丰富了实验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素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校-企-地”联合;“共建-共管-共享-共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性,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表明实践教学改革在国家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明确了校企合作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同时也强调了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因此,文章我校“服务地方,面向基层”的办学宗旨,探索一条学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校-企-地”联合,“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道路。

一、“校-企-地”联合模式的提出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高校的录取人数逐年增多,教育质量开始出现下滑。面对这种情况,虽然学校加大投入力度,但是材料方向实验流程长、时间久,设备昂贵且使用频率高,只能通过“单台套,大循环”的模式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成,使得人工成本和维护费用大幅提高,教学效果也难以保障。同时,材料学科实践性较强,种类繁多,所涉及的方向较多,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发展瞬息万变,单靠学校自身的教育和资金投入很难解决基本问题。再者,实践环节与实际应用脱节,学校在培养学生时与企业的沟通不到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不一致,从而导致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难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材料方向的中小企业较多,技术人才短缺,研发能力有限,难以独立开展创新。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中指出:人才培养要与企业、科研机构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虽然“校企联合”作为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实际过程中,校企联合仍然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由于担心技术外泄、生产效率、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合作顾虑较多多;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没有保障其优先聘用优秀学生的相关办法;在政策鼓励方面,政府财政支持不够充分;军工、规模性企业对我院师资力量和技术力量缺少信心,合作意向低。对于学校而言,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校企联合的过程中,主要靠校友关系和科研合作来维持合作。一些教师通过提供无偿的咨询与服务等方式来吸引企业的注意,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我国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中,理论教学、论文和科研项目申请是职称评审的主要因素,教师的付出也得不到回报。特别是在实习环节中,实习经费的配置不合理以及财务规定的限制,很多教师需要自掏腰包,更使得教师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们试图探索一条将地方政府纳入校企合作的“校-企-地”联合培养模式,走一条“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道路。

首先,政府应该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以及制定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发挥调控作用,推动校企文化的融合,为校企合作提供组织保障,建立一种可以达到长期稳定、互惠互利效果的合作模式。政府部门同时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规范政府、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三者在合作中权利与责任:发挥引领作用,构建实践和教学的综合平台,明确三方在实践基地的管理制度中所起的作用,保障校企合作的规范运作,最后能够达到共享合作成果。对于企业,可以采取申请项目或资质的政策倾斜、给予其纳税优惠、优先使用成果等措施;对于学校,通过财政补贴,给学生提供购买保险,以及给予技术出让所产生的资金支持福利。其次,学校要加强改革创新办学机制,让实践教学机制得到有效的落实。学校要立足“校-企-地”合作平台,结合企业需求和行业特点,建立开放的管理体制,调整培养方案、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最后,企业需要更新观念,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主动参与合作。“校-企-地”合作平台的框架下,健全的机制让企业顾虑有所较少,但难免会出现意外等问题,企业可能暂时会牺牲一些利益,但是总会收获利益。希望企业能够重视合作的溢出效应,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沟通解决问题。相信在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达到三方的共赢。

二、“校-企-地”联合模式的尝试与效果

近几年,我校在创建“校-企-地”合作平台也做了相当多的尝试。一方面,与宜宾政府合作,吸收生产单位、科研部门,成立宜宾研究院。宜宾政府在当地修建工业园区,结合我校专业和当地生产单位和科研部门的特色,建立科研教学设备与设施。我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可在学院平台完成,同时把企业和科研院所也纳入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地。如此,企业的到技术支持;学校减轻资金压力,了解行业需求;政府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我校紧邻成都高新西区,地理位置有利于合作的开展。高新西区分布大量新材料企业,接触机会较多,企业的合作意向也非常高。目前,成都新欣神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汇通西电电子有限公司与我校的合作较为成熟。这两家企业都在距离西华大学20分钟车程内,合作成本低,模式灵活,时间也便于协调。我院依托现有“校-企-地”合作平台在实践教学方面做出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第一,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以保障“校-企-地”合作平台的高效运行。首先,创新人才选拔制度,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职称的评定、业绩的考核等方面优先考虑具有工程背景的实验技术人员,鼓励实验教师“走出去”,让实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直接引进或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专家作为专、兼职教师,带动实验教师队伍发展,并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其次,完善实驗室规章制度,引入网络化管理,全员动员,加大开放力度。“校-企-地”合作平台运行之后,必然造成实验室使用的复杂化,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方式是保障实践效果的重要手段。在规章制度方面,学院考查了多地高校的具体情况,结合企业生产的特性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改进,具体的措施有:建立实验排课系统和监控设施,对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进行网络化管理。使用人员可自主选择时间预约实验仪器和设备进行实验,实验室也可以对使用者起到监督作用;将全院教师纳入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组织其对实验室规章制度进行学习。每年安排1~2次设备和安全方面的培训,要求其能够熟练操作所指导的毕业论文、课程设计及创新实践活动等实践环节所涉及的仪器与设备,改变以往很多理论教师不了解设备、不进实验室的状况;吸收企业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参与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负责其常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从而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和使用水平;完善设备操作规程的制作,并对部分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录制成视频,从而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第二,通过多方共同协商,制定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方案。一方面,创新教学模式,在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的前提下,将部分工艺实践教学放到企业中进行,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同参与实践教学。材料种类繁多,新工艺、新方法层出不穷,学校实验室设备的台套数有限,且建设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企业方向分散,产线相对单一,投入持久,技术人员更有实际经验,更能开阔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制定时间、内容和方式灵活的教学计划以便适应企业生产、适应社会需求。我院将实践环节独立成课,设置总学时固定,项目学时可调,不完全固定实验内容的方式,预留多于学时的教学时段,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实践活动,目前实施效果较好。

总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校-企-地”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硬件条件,在实践教学的内容、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增强了实践训练力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

[2] 孙文君,高俊明,宋兴海,薛炳勇.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建议[J].内江科技,2017(10):103-126.

[3] 赵艳荣,陈平,李三破,等.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08):135-137.

基金项目:文章为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编号:05020092;文章为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5020643。

作者简介:宋天秀(1980- ),女,汉族,山东荣成人,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陶瓷材料。

猜你喜欢
校企设备学校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学校推介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