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洁 高远飞
摘 要:自人类出现,人们就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社会组织,不断优化这一组织,探索、构建心中的理想社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古代先贤提出“大同社会”,通过对共产主义社会、大同社会的分析,发现两者有着较多相似性,这就形成了两者结合的基础。因此,中国当代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未来发展提出的“中国梦”,就体現着新时代中国人在构建理想社会共性的基础上,追求中国特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共产主义社会;大同社会;中国梦
人类经历几千年历史长河,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不少智者都在努力探寻理想社会的方案,理想社会到底是什么?不同时代的不同研究者给出不同的方案,本文从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分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进行分析,试图求证中国未来构建理想社会的理论基础、发展道路。
一、两大社会基本情况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与内容
1848年,《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阶级武装起义,摧毁了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建立闪耀着“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 1917年俄国爆发震撼世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地球大片土地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邓小平同志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行改革开放,引导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1.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无产阶级主要表现为反抗阶级剥削和压迫,即资产阶级在生产过程中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与压迫。这是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产生的起源,即阶级之间的不平等所导致的社会不公。
2.无产阶级争夺国家政权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论是巴黎公社还是苏联,都是无产阶级争取国家政权的典型代表。因为要解决阶级剥削与压迫,就必须获得国家的领导权,只有无产阶级当政,才可能解决阶级剥削和压迫问题。
3.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无产者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及以前的社会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这才是导致人们贫富差异、地位不平等的根本原因,所以,共产主义社会必须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才能基于财富平等实现人们的公平。
4.暴力革命
“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历史证明,无论是阶级问题、政权问题,还是所有制问题,最终解决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进行,只有依靠暴力革命的胜利,才能获得政权,继而解决各种不公平的社会问题,否则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就难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二)大同社会的产生、发展与内容
中国历史渊源悠久,人们对“大同社会”的追求可以追溯到对“乐土”的向往。如《诗经·国风·魏风·硕鼠》中“乐土、乐国、乐郊”,反映中国古代人们反剥削、反压迫和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礼记·礼运篇》通过分别从“天道”、“选人”、“邻里关系”、“社会成员与特殊群体”、“社会分工”、“财产”、“社会秩序”等方面的设计和安排,提出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蓝图,构成了中国民众追求理想社会的基本蓝图。太平天国起义初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社会与西方宗教思想结合,提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著作,客观上表达建立新世界的愿望。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四点:一是建立统一民主政府;二是统一实行公有制;三是消除家庭,人人独立平等;四是普天下人人平等对未来作出描绘。
1.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斗争
中国自古以来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农民阶级依靠土地为生,但土地把持在地主阶级手中,地主阶级通过土地剥削和压迫农民阶级,导致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多次出现了农民起义,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太平天国。
2.土地平均与财产分配
在中国传统社会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所以人们对于土地非常渴望,这才导致了太平天国以“平均的土地政策”获得了农民的拥护,从而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天朝”。财产分配方面,太平天国以“有钱同使”,其余收归国库,并按照个人需要平均分配的方式,基本解决了农民除土地之外的财富需要。
3.天下为公
无论是《礼运·大同篇》,还是《天朝田亩制度》,亦或康有为的《大同书》,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天下为公”。其中康有为的《大同书》集合以前传统大同社会的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提出了更为体系化的“大同思想”。如“统一政府、公有制、人人平等”等思想。
二、两大社会相似性分析
(一)理想社会思考起源的相似——反抗剥削与压迫
无论是共产主义社会,还是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都是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构建和追求,皆来源于现实社会的剥削和压迫,人们才迫切希望有一个“美好的社会”可以缓解或者免除压迫、剥削等造成的不平等或者不幸福。正是基于这种愿望的满足,共产主义社会或大同社会所构建的理想社会才应运而生。
(二)理想社会主要内容的相似——废除私有制
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是在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制度上提出的,并认为这是构建理想社会最为重要的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在土地等生产资料的认识方面,太平天国的纲领和实践做的更为明显,即将土地按照肥沃程度,根据成员年龄标准,依次平均划分,实现耕者有其田;对于财产,除结婚、丧葬等,一律由国库按需要分配划拨等,实现有钱同使,使整个社会实现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这实际上也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一种形式。康有为的《大同书》也表明,私有制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源头,因此,要实行公有制。
(三)理想社会构建途径的相似——暴力革命
无论是共产主义的理论表述,如共产党宣言;还是共产主义运动实践,如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都证实了构建共产主义社会所必需的途径,即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取得国家政权,让无产阶级成为统治者,才能构建共产主义社会。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正是以暴力革命方式建立了政权,构建了农民阶级心目中的“天国”。通过暴力革命,两者都让理论上的理想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现实中的理想社会。
(四)理想社会终极目标的相似——人性解放
共产主义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也就是“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范围内实现的复归。”简单来说,就是让人解放成为人自身,而不是劳动工具的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处世之道。也就是“天下为公”,即个人和社会融为一体;“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人与人已经打破家庭束缚,每个人对待他人都给予关爱。太平天国也对鳏寡孤独者实行国家供养。简单来说,让人性得到解放,让每个人都为他人着想、服务,不存私心,最终形成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三、对中国梦的思考
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整个过程进行研究,发现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并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五个阶段逐渐演进,而且又被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中国革命、建设所证实,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和科学的。因此,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所构建的理想社会的相似性,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提出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刻认识中国梦
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所构建的理想社会的相似性,将“大同思想”注入“中国梦”,更能易于被中国民众所接受。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由于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对大同思想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自然的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国梦。
(二)坚定信仰中国梦
理想社会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所追求的,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大同思想”在民众内心根深蒂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证与实践验证,社会发展必然会将人们带入“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就会坚定新时期对中国梦的理想信念,相信中国梦在未来一定可以实现,人们一定可以在未来获得幸福的生活。
(三)科学实践中国梦
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证和实践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似性,国家领导人向中国民众对未来所提出的中国梦,应该会得到科学的论证,特别是关乎国家未来、民众幸福的重大事件,一定会对制度设计、社会价值、可持续发展等作科学规划,如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积极推动实践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人民出版社,1995,61.
[2] 共产党宣言,第二部分,http://www.181855.com/xuanyan/002.htm .
[3] 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http://www.181855.com/xuanyan/001.htm .
[4] 共产党宣言,第四部分,http://www.181855.com/xuanyan/004.htm .
[5] 王英,康有为的《大同书》及其“ 大同 ”思想[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6] 江流.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初述[J].红旗文稿,2014 (19).
作者简介:李孟洁(1984- ),女,西安财经学院学生工作部,講师;高远飞(1985- ),男,西安财经学院学生工作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