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珍
(新余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江西 新余 338000)
乳腺囊性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其发病诱因多与卵巢内分泌的刺激有关。该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肿块、乳头溢液、乳痛等,若未能及时治疗干预可导致病情恶化,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相关数据调查表明,百分之七十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情况,乳腺囊性增生症恶变的危险性比一般妇女高2~4倍,近些年,乳腺囊性增生症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且呈现出低龄化发展趋势[2]。为此,应及早诊断发现,及早治疗,从而有效避免病情恶化,提高预后。目前,对乳腺囊性病变患者常采用B超、彩超等进行检查诊断,以此更好地分析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本次研究中,本院对乳腺囊性病变患者采用钼靶联合彩超进行检查,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20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乳腺囊性病变的女性患者(2016年9月~2017年9月入院)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按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分为参考组与实验组,各100例。参考组年龄24~46岁,平均年龄(33.73±1.72)岁;病程5个月~1年,平均病程(0.62±0.11)年;其中,23例文盲或小学文化水平,43例初中及高中文化水平,34例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水平。实验组年龄25~47岁,平均年龄(33.84±1.67)岁;病程4个月~1年,平均病程(0.67±0.03)年;其中,23例文盲或小学文化水平,42例初中及高中文化水平,35例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水平。比较两组乳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参考组:对参考组患者采用钼靶进行检查诊断。钼靶检查方法如下,乳腺钼靶投照摄影:选择数字乳腺钼靶机(美国HO-LOGIC LORAD Selenia)对患者实施检查诊断,作斜位投照、双乳轴位等常规处理,必要情况下行乳腺导管造影,25 kV~40 kV管电压与6~10 mAs管电流设置,让患者立于钼靶机前,将胸部充分暴露,并压紧、压平乳腺,采用压迫器进行操作,通常采用屏气曝光。对患者的乳腺类型状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分析,同时认真记录乳腺囊性病变的大小、有无毛刺、边缘及密度与钙化等情况。
实验组:对实验组患者应用钼靶联合彩超进行检查诊断,钼靶方法与参考组患者相同,彩超诊断仪选择美国生产的GELOGZQ5,线阵探头选择,5~12 MHZ探头频率设置,让患者以仰卧位姿势卧床,将双侧乳房充分暴露,根据实际情况对乳腺检查条件进行相应的调节,经体表进行放射状扫查,检查时由患者的乳腺远端边缘处逐渐沿向乳头进行检测,乳头必须扫过,有效规避检查盲区。囊性病灶发现时,将该病灶的多切面图像留取下来,严格按照要求记录病灶的位置、大小、血流分布、形态、回声与边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结果以及临床诊断准确率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结果 参考组病理结果显示,26例患者为乳腺积乳囊肿,漏诊、误诊例数为3例(11.54%);34例患者为乳腺囊性增生,漏诊、误诊例数为5例(14.71%);25例患者为乳腺单纯囊肿,漏诊、误诊例数为2例(8.00%);15例患者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漏诊、误诊例数为2例(13.33%)。
实验组病理结果显示,24例患者为乳腺积乳囊肿,无漏诊、误诊例数情况;36例患者为乳腺囊性增生,漏诊例数为1例(2.78%);23例患者为乳腺单纯囊肿,无漏诊、误诊例数;17例患者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误诊例数为1例(5.88%)。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状况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例数为95例(95.00%),明显高于单一检查诊断的参考组患者76例(P<0.05),见表1。
表1 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状况[n(%)]
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外科疾病,以乳腺内肿块为典型症状表现,肿块可单发也可多发,根据肿块分布范围可将其分为混合型、弥漫型等,若肿块增大迅速,且呈现为质地坚硬者往往提示存在恶变情况[3]。本病乳痛一般不明显,偶伴刺痛、隐痛及上肢痛等,由于腺囊性增生病伴有乳腺结构不良病变,临床上将其视为癌前病变征兆,为此,必须及早发现、治疗[4]。乳腺囊性病变患者多发于青壮年时期,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乳腺单纯性囊肿通常为良性病变,其发病诱因常与体内各种激素平衡失调等存在紧密的联系,各种激素平衡失调容易导致管内细胞增多,造成导管上皮增生、导管扭曲、坏死等,继而导致囊肿的发生[5]。临床上常采用X线、彩超检查等手段对乳腺囊性病变患者进行检测诊断,临床实践指出,钼靶联合彩超检查能够较好地将病变特征突显出来,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因主观因素影响导致的漏诊情况发生,继而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6]。临床上,恶性肿瘤中浸润性导管癌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可见微小钙化灶以及毛刺等;粘液腺癌等一般具有良性病变特征,如后方回声增强以及边界清晰等,采用超声进行检查诊断时容易出现误诊等不良现象[7]。对于小的病变患者,其囊肿内部是否存在回声的鉴别难度比较大,临床上可采用谐波成像的方式或者通过减小动态范围进行改善;对于多房小囊肿患者,其病理基础以大汗腺化生为主,结合彩超检查无明显血流信号,其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8]。本文研究中,本院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钼靶联合彩超进行检查诊断,由于钼靶检查不易区分纤维腺瘤与高密度囊肿等,继而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风险,而乳腺导管造影则能够较好地对乳腺导管类疾病进行准确的定性、定位检测、诊断。钼靶摄影的基本原理是源于背景腺体与肿块之间的密度差,若肿块密度高而腺体较致密时其肿块很难显示出来,因而本次研究中采用钼靶检查的参考组患者其误诊、漏诊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彩超检查诊断具有分辨率高、操作简便、适合范围广等特点,钼靶联合彩超检查能够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乳腺积乳囊肿、乳腺单纯囊肿诊断准确率高达100.00%,乳腺囊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漏诊、误诊例数仅为1例,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充分说明钼靶联合彩超检查的实性能力高,临床应用优势显著。综上,对乳腺囊性病变应用彩超联合钼靶检查的应用价值高,适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