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2018-12-06 11:14山西杨永胜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区域素养思维

山西 杨永胜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考地理试题在逐步发生功能性的变化,测评目标与立意角度正在发生本质性变化。从知识目标、记忆立意过渡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能力立意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四核目标”素养立意,高考地理的选拔方向更加明确、内容更加具体、形式更加灵活、试题更加新颖。这既是高考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育人方式的变革,也是实现试题选拔功能的总目标的尺度变化。因此,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依托高考地理试题的情境变化,认识教育考试的价值取向,探讨核心素养立意的视野化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核心素养是在真实情境中能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高考地理试题命题的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趋势。从核心素养实施角度来看,地理核心素养已经不同程度地渗透于2018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之中,成为有目标支撑,有方法引领的客观、真实、可持续、可量化的综合评价指标。

一、立足区域,以信息获取激发“认知力”

区域认知——地理学具有区域性的特征。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养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区域认知,是认识地理环境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理环境多种多样,高考地理试题需要在试卷中呈现出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空间概念和事实信息),学生通过对世界和中国的区域认知,认识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进而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辨析与思考。

【例1】(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36)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图1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图1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参考答案】(1)对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2)(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3)中国、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开通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与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相比)大大缩减了产品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

(4)俄罗斯的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

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量大等。

本题依托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创设情境,凸显区域认知素养目标。文本材料将地理事象(天然气)置于真实的区域环境中,给学生提供充足而有效度、简洁且具新意、真实富有价值的背景信息,并结合信息提出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对区域内部特征与外部联系的认识。第(2)问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模块化施工类似于工业分散的功能,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联系工业分散的意义不难回答。第(3)问考查项目开发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采集有效信息对特定的地理事象进行加工整理,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列举区域评价的相关理据、正确评析区域开发利用中的利弊得失问题。

试题结合学科实际,通过精心选择能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典型案例设计情境,深入挖掘其中的地理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合作共赢等观念融入对地理能力的考查,使地理试题不仅成为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也成为开阔学生地理视野的重要途径。启发中学地理教学要注重“用地理的眼光”观察时事、认识世界,体现地理在现代经济建设和国际合作中的应用价值。

试题的新意在于:引导学生建构区域空间概念,帮助学生认识区域知识结构,强化区域综合分析、差异比较、区际联系等方法的应用,激发和鼓励学生感觉、感知、敢想、敢为的思维和行为。这是高考地理试题立意转变的实质性突破。

区域认知是高考地理试题命题的基础,有效认知要建立在信息转化之上,依此题设计模式可以看出综合能力目标中的“区域定位”向核心素养目标中的“区域认知”过渡。高考地理试题设计不是给学生建造一座信息堆砌、问题构成的“里程碑”,让学生膜拜,而是为学生搭建一座信息激发、问题生成的“彩虹桥”,要让学生既可以从此岸看到彼岸,拥有前瞻意识(想法),又可以从此岸到达彼岸,实现跨越式成长(做法),试题的选拔功能与导向作用十分明显。

笔者认为,高考地理试题在组织信息、问题设计时,需要给学生留有个性表达的余地和机会。要通过背景材料的取舍与配置,测评问题的抽象与限制,培养学生的认知意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准。

二、关注综合,以视角变化助推“思维力”

综合思维——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征。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综合思维,是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的时空组合条件下,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素养作为高考地理试题的核心内容,其思维过程在试题中是不断“聚焦”“变焦”和“定焦”的。由于问题产生的环境不同,对问题思考和命制的方式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命题者需要有全局意识和动态思维,从不同视角准确地描述和展示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命制出意境深远、思想丰厚、有思维价值的高考地理试题。

【例2】(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37)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2)。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图2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地貌:地势平坦、开阔。气候特点: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理由: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泥;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理由: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性(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首先,有效聚焦“思维”。文题材料提供的信息给读者一种宏观的思维集合点,整体把握扎龙湿地的地貌景观。前3个小问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由表及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第一,构建信息场域,为学生搭建思维情境,营造思维气氛,提高思维速度和质量;第二,找准问题契机,避免学生在应答过程中的思维阻断或思维跳跃,影响综合思维素养在试题情境下的形成;第三,高考试题设计要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给予学生质疑和辨析的空间和机会。

其次,适度变焦“问题”。问题设问的角度不同,考查学生迁移思维。第(2)问具有深层性,可探讨的空间很大,能调动学生思维力,形成学生思想力,促进学生发展力,但是问题的答案具有结论性,问与答有“共鸣”的环境,创新的空间不大,体现了地理的科学性。从设计方式上看,既有“一杆到底”的深刻、有内涵、高效度的纵向思维问题(前3小问),也有“节外生枝”的多角度、有趣味、有价值的横向思维问题(第4小问)。总之,这一组题不是给学生一堆知识,而是给学生一种逻辑。

最后,合理定焦“观点”。问题可以朴实的落地,思考却应该诗意的栖居。观察此题可以看出,设问朴实无华,但充满意境、富于想象,看似平铺直叙,呈现的思维节点却是试题构思的亮点。因此,高考地理命题,问题在低处,立意在高处,思考必须接地气;问题在眼前,答案在远方,思考应该借事理。试题虽然是平面的,但问题和思考却是立体的、有温度的、有色彩的,这应该成为今后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趋向。

三、关注体验,以实例同化践行“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野外考察等与地理有关的实践活动。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地理实践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学习和生活都是重要的实践过程,学生学习中的观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生活中的所闻、所见、所感等切身体验,都隐含着意志品质和行为能力,这也是高考地理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在高考地理试题中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需要有真实的自然环境演变事例和因地制宜的人类活动案例,为评价核心素养构建平台。试题中融入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3】(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9~11)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 )

A.车流量大 B.平均坡度大

C.雾霾天多 D.两侧村庄多

10.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 )

A.6:00出发,左侧靠窗

B.8:00出发,右侧靠窗

C.10:00出发,左侧靠窗

D.12:00出发,右侧靠窗

11.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参考答案】9.B 10.B 11.A

高考地理试题要求在情境设计中突出反映当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考查学生应对实践问题的素养,力求在“学”与“用”之间搭建桥梁,避免学习和社会实际脱节,避免考试和学生生活脱节。试题设计将地理现象置身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利用旅游线路涵盖思维线索,考查学生多维度辨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该题取材于生活中的地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既是对地球运动中太阳方位及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也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典型案例,学生能有切身感受,从而可以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设计高考地理试题,虽然问题情境可以设置学生陌生的环境背景和生产生活场景,但问题的思考点应距学生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很近,是上通“天理”、下接“地气”的问题。所谓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地理的魅力,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需要和兴趣。

地理实践力的考查需要命题者从生活碎片和生产板块、文本活动与户外游玩中,提炼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有用素材,为学生打开丰富和优化地理实践力素养的思想窗口。情境化是试题创编的第一要务,每道题都蕴含着多种问题情境,要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地理问题,感受走出课本、走进生活的鲜活的、有用的地理。

高考地理试题,知识技能在书本之内,背景信息在书本之外。地理实践力就是要强化学科理论与实际结合,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观察、思考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演变过程,在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中提升理性认识,建立起地理知识与地理实践之间的合理关联,拉近学生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引发学生的感悟、欣赏与价值判断的变化。

四、关注和谐,以过程优化集成“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高考地理试题要直面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生活中感受,在试卷上评说,使学生成为和谐世界的参与者和塑造者。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主线,也是高考地理试题中知识建设、能力形成和素养提升的灵魂。

【例4】(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36)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图4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图4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市场需求大;冶炼所需技术水平低;煤矿资源丰富,质量高;当地对环境保护要求不高;公路交通比较畅通等。

(2)小焦化厂多;冶炼技术水平低;不注重环境保护等。

(3)公路运输中散落焦炭;煤炭运输中产生扬尘等大气污染;汽车行驶过程中排放废气加剧空气污染等。

(4)集中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废气、废渣回收利用,废弃物达标排放;改变交通运输方式,采用电气化机车,减少内燃机车对环境的污染;选择使用高标准(低硫、低灰分)煤炭资源等。

高考地理试题蕴含“情、境、理”,为学生提供了科学、真实、丰富的教学情境,渗透了人地协调理念,升华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入情”是测评人地协调观素养的第一需要。该题以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为情境,分析和评判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基于能源结构优化的大背景,教育测评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动态地看待地理事物的变化,形成家国情怀和世界意识,彰显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入境”是检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必要手段。回答第(2)问,学生应置身于污染的环境中,透过原理分析,用事实说话;说明道理时要理性表达,面对问题深思熟虑、深入浅出、关注人地、重视协调。

“入理”是衡量人地协调观素养的重要标准。人地关系思想是高考命题的基本立意点,试题往往从两个维度命题:其一,人类在区域开发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工农业生产,努力实现“人地协调”发展;其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进而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由此人类采取措施整治,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协调人地关系”。该试题以问题为导向,选择区域中最典型的人类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等思维模式和探究方法,从区域环境特征入手对“问题”进行有效地探究,完成从知识建构化、知识功能化向知识素养化的转变,从而科学地认识人地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猜你喜欢
区域素养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分割区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