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榕
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 广西南宁 530022
随着我国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也随之受到了更多关注,为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能更好的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在原有基础之上完善食品标准化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现状来看,现有标准化体系中依然存在辐射范围不够广、标准化内容不够完善、安全质量标准较低等问题,若不能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那么我国食品标准化体系的构建自然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因此而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出现,本文将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研究构建食品标准化体系的同时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策略,以期能为相关单位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我国的标准分四级管理,分别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2015年版的《食品安全法》对我国的食品标准特别是食品安全标准做了明确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对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对即无国家标准也无地方标准的,企业可制定企业标准。国家也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从以上规定可看出,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是以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相结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配套的标准体系。
(1)辐射范围不够广。结合现状来看,我国大部分发达城市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但对于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地域上较为偏远的地区来说,这部分地区政府部门经常会出现过度关注经济效益、忽略食品安全问题的状况,进而导致食品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不能在这些区域中得到落实,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2)标准化内容不够完善。食品标准化体系应能针对食品的生产、储存、售卖等各个过程进行制约,以此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能得到全方位的保障,但结合现状来看,部分地区食品标准化体系中依然存在一定缺陷,大量细节性问题没有得到明确说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部分食品生产厂家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就很有可能出现“打擦边球”的状况来逃避监管,而这样的状况必然会导致广大消费的权益受到影响。(3)安全质量标准较低。将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上的标准进行比较不难发现,现有标准体系中存在大量内容在要求上低于国际普遍水准,而这样的问题也将直接导致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难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在构建食品标准化体系的过程中存在走形式、流程化等现象,而这也导致了我国国内标准化体系数量多、质量差,在具体安全质量要求上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
(1)保障食品生产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满足要求。食品生产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相关单位必须能结合现有食品标准化体系中的内容对食品生产原材料质量进行核查,在保障其质量能满足要求的基础之上展开后续工作。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食品生产加工厂家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①对原材料产地是否适宜此类材料生长进行考察。以食品生产过程中应用到的各类农作物为例,不同农作物对气候环境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为了保障食品原材料能在质量上满足要求,相关厂家首先应结合此类原材料在种植、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选择最适宜农作物生产的区域,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完成原材料采购工作,原材料的质量将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②对原材料产地的水源、水质、土壤等的污染情况进行考察。同样以农作物这一类原材料为例进行说明,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除了对化学药品的使用进行控制之外,土壤中是否存在污染、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灌溉所用水源是否存在化工污染等都会对这些材料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对于这些问题,食品生产厂家应能实地完成考察工作,进而在考察结果的基础之上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安全性进行判断。综合以上两点内容,通过保障原材料质量来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的核心就在于选择标准化的生产场地。
(2)对现有食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对食品整体质量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是非常多的,而对于现有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来说,这一体系并不能针对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细节性问题做出明确说明,在没有具体规章指导的背景之下,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的员工很有可能出现过度依赖个人经验的问题,最终导致食品质量及安全受到影响。为了对此类问题进行改善,食品生产加工厂家在标准化管理中应能做到以下几点要求:①对消毒、清洁工作的展开进行明确说明。消毒及清洁的周期、清洁后应能达到的标准都应在现有管理办法中进行说明。在这些内容的辅助之下,食品生产加工场地中存在的潜在威胁因素将能得到很好的制约,进而避免细菌、杂物、浮尘等影响到食品质量安全。②明确食品加工人员的职业素养标准。由于这部分员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将能直接接触到食品原材料,因此,这部分人员所具备的职业素养高低也将直接对食品整体的质量安全产生影响。结合这一内容,食品加工厂家应能在现有基础之上提升用人门槛,对人为因素污染食品或破坏食品等行为等进行惩罚,以此来将食品质量安全因为人为因素受到影响的概率降低到最小。
(3)重点关注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和标准化建设。食品添加剂的应用能起到长期保持食品色、香、味的目的,因此,在食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各类添加剂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这些物质的应用来说,相关政府单位必须针对各类添加剂的用量进行严格要求,并通过定期抽检来保障我国食品生产厂家都能依照这些要求完成相关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合理应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的内容之外,政府相关部门应能结合食品分类等的不同对这一标准内容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和完善,严格避免因为添加剂的使用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在对现阶段我国食品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论述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从关注食品原材料质量、完善食品标准化管理体系、重视添加剂应用标准三点内容对食品标准化建设背景下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方法做了深入探讨。在后续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能进一步的将食品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以及食品质量安全的提升重视起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