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飞
沧州市计量测试所 河北沧州 061001
当前的医学治疗中,医疗设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质量高的医疗设备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和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患者,质量低的医疗设备则延缓和误导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在实际的医疗过程中,常常通过提高医疗设备的质量来提高医疗水平,通过各种方法防止由医疗设备数据不准确而引发医疗事故,危害患者安全。
很多医院在实际的工作中对于医疗设备的计量检测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只要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就可以完成计量检测工作,工作人员只是简单的操作设备,不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因此,负责医疗设备计量检测的工作人员既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也不了解医疗设备的原理和运行情况。工作人员无法掌握先进和正确的计量检测技术手段,只能利用医疗设备进行最基础的检测和计量,导致医疗设备的很多先进作用都没法得到发挥[1]。同时,由于工作人员的计量检测技术水平落后,在医院进行医疗设备采购时,工作人员也无法对医疗设备的质量和精度进行判断,可能会导致不合格的医疗设备进入医院,影响患者的检测和治疗。
为了保证检测医疗设备的质量,保障患者检测的准确性,医院应该对新采购的医疗设备进行计量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够投入使用。实际情况中,很多医院都缺乏计量检测的意识,对于新采购的医疗设备一般都不进行计量检测,认为既然是新的医疗设备,其准确性肯定能够得到保证。事实上,医疗设备即便是新出厂的,也存在着不合格的可能性。
大部分的医院中都缺乏科学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对于采购的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计量检测和保养维护,也不重视医疗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精确度,致使医疗设备得不到科学的管理,影响设备的质量和计量检测的精度。
(1)加强医疗设备计量检测意识。想要解决医疗设备计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计量检测意识。医院领导要把医疗设备的计量检测列为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培养全体医护人员的计量检测意识,重视计量检测工作。
(2)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医院要重视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选择医学专业知识扎实的、了解医疗设备情况的优秀人员进行操作;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使得工作人员能够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2]。
医疗设备在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中无处不在,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医疗水平提高的重要力量。如果没有完整的医疗设备计量检测制度,医疗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计量检测的准确性都无法得到保障,影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医院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完善医疗设备计量检测管理机制:(1)建立新医疗设备的计量检测制度。对于新采购的医疗设备,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计量检测。计量检测合格的医疗设备才可以允许其投入使用,不合格的产品要联系生产厂家退回,重新更换。(2)建立医疗设备日常管理制度。对于医院内所有的医疗设备要进行统计和建档,登记设备的购买日期、使用科室、操作人员、记录等详细资料。(3)建立医疗设备计量检测的维护制度。医院应当安排专职人员定期对所有的医疗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和计量检测,检测设备的运行情况,提高医疗设备的质量,从而提高医疗水平。
医疗设备的采购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增加医院的财政负担。如果医院能够做好医疗设备的日常维修和报废,就能够提高医疗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年限,减少新设备的采购、降低医院的财政负担。对于需要维修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要认真对待,仔细检查和维修,确定计量检测完全合格后再投入使用;对于上报作废的医疗设备,要进行设备计量检测,如果发现设备的计量检测还处于正常范围内,则可以停止报废申请,让设备继续投入使用[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会有更加先进的医疗设备问世并投入使用,帮助医生更好地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促进医疗水平的发展。但是再先进的医疗设备也必须得到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计量检测作为医疗设备的关键技术应该得到重视。通过加强医疗设备检测意识、完善医疗设备计量检测管理机制、建立维修和报废制度能够有效地消除医疗设备计量检测中的问题,促进医疗设备计量检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