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莹
(西安外事学院,西安710077)
产城融合及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融合协调,以城市或城市群为空间载体,集聚产业要素包括企业、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的集中、知识和资源共享、竞争升级。同时,产业作为人口和市政建设的保障,驱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完善、土地价值提升、人口规模和结构的优化、第三产业和科教文卫事业的繁荣。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是相对产城分离而言,城市如果缺乏产业的支撑,即使建得再漂亮也是空城,而且也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产业发展需要城市建设提供基础设施、人口居住、科教文卫等方面的支撑,从而不断吸引更多更好的产业要素和消费需求流入城市及城市周边空间。产城融合发展不是自由随意地发展,而是人为地进行调查研究,将城市发展规划与产业规划、区域经济紧密融合,在同一个共荣和谐的机制内进行有目的、有方向和有步骤的开发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产城融合发展能够提高城市空间建设与产业的匹配度。城市空间建设规划以人口规模和结构、产业规模和结构、地理特征以及区位特征为依据,而产业寻址和集聚考虑的指标是地理位置所处的地理区位优势和经济区位优势,以及目标空间的产业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对产业要素的新引力等。产城融合发展就是要同时站在两者的立场上进行统筹协调,科学论证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进度,前瞻性地设计和培育,最大程度地实现产业间、城市空间之间以及产城之间的协同共荣,形成良性向上的发展态势。
2.产城融合发展能够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在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都要遵循集约、绿色和高效的原则,避免盲目扩展和无序建设,产城融合发展通过目标明确、规划有序和考评严谨的运作机制,优化资源在城市空间和产业类别之间的配置和使用计划。特别是具有前瞻性的产城融合发展规划,能够清除很多建设发展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以及冲突和矛盾。
3.产城融合发展能够构建广域的发展生态,提升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产城融合发展中研究的问题涉及城市中长期的发展路径和目标,立足于宏观全球和全国、中观区域以及微观城市三个维度,充分考察影响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各种可见和潜在的因素。因此,产城融合发展能够搭建出城市和产业发展的网络、圈层和延展路径,从而将发展的根据扎在更广的区域和要素集合上,形成自我进化的生态系统。
随着网络技术和媒体技术的融合,广电网络近年来在内容时效及类型、多屏互动、三网合一等方面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扭转被新媒体冲击的颓势。广电网络作为主流媒体,其权威性和可靠性都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同时在新技术的支撑上,还能实现突破转型。目前,地方广电产业化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三网融合竞争日趋激烈。根据国家三网融合政策,鼓励宽带通信网络、数字电视网络和互联网落等信息基础设施的融合发展,从实际发展趋势也印证了这样的政策指引。广播电视用户的需求从直播扩展为移动收视、点播和回看、分享或自创等,因此传统广电陆续上线IPTV、互联网电视、移动电视等业务。同样,互联网和通信网络经营方,也开始上线同步广播电视内容。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网络边界和业务边界将越来越模糊,最终比拼的是融合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
2.各地广电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高清数字业务增长明显。在宽带和IPTV快速普及的基础上,广电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推广应用的时间大大缩短。而在运营商不断下降资费、大屏高清电视价格下降以及用户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利好下,地方广电的高清业务的增长也明显加速。2016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高清数字电视用户数已达7 200多万户,占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的35%,较2015年增长18.38%。
当然,地方广电近年来取得的转型成绩大多数都是基于视听、数字、购物等内容的渠道融合和内容融合,但在产业类型多元化以及与城市空间、区域地理融合发展方面的进展不明显。很多地方广电开始从“互联网+”、物联网领域找突破口,比较典型的探索包括围绕多屏互动的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居相关的应用,例如智慧养老、智能安防、智慧物业等。通过与更多产业实现数据关联和智能应用功能联动,并与城市产业规划、城市产业空间建设、城市人才和创业政策等实现融合。西安广电小镇就是探索者之一,通过对西安广电小镇探索经验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产城融合视域下地方广电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西安是西北国家中心城市,十三朝古都,有着雄厚的历史文化和西北文化的积淀。无论是从地理、经济区位还是从文化源头来看,西安都是一个在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非常优越资源和持久生命力的城市,尤其是在文化、旅游、服务等领域,更是大有可为。西安广电作为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等先进技术和应用的支撑下,一方面具备了大幅度提升媒体竞争力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具备了发展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发展的条件。为了落实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形象,西安市迫切需要一个集全网络传播覆盖、影视剧创作、公共紧急广播服务、文化视听旅游、影视娱乐文化体验,以及相关周边产业发展于一体的广播电视产业中心。充分利用西安城市的人文地理优势和城市景观形象,打造出一个带动西北,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广电文化产业生态集聚区和创新高地,因此“西安广电小镇”应运而生。
目前,陕西广电的主营业务涉及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网络信息发布、数据消费业务、电视网络购物、影视剧投资、报刊杂志出版以及广电技术开发等。集团目前拥有800多万电视用户和200多万电视购物会员,服务覆盖三秦大地约3 900万人。根据西安广电小镇规划,2017起集团将以小镇为载体,以媒体融合产业生态化发展理念,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全媒体等技术为基础,围绕全媒体消费和娱乐需求,发展互动紧密、资源共享、集聚增益的产业生态圈。通过引进一流人才、携手一流企业、嫁接一流平台,将广电小镇建设成为新生活和智慧创新的活力空间,并带动和辐射整个西安以及更广区域的产业发展、要素集聚和城镇空间发展。
基于产城融合的视域发展地方广电的产业化,就是要将广电的业务生态规划与城市及城市所在区域的空间特征,要素分布特征、人口特征以及价值链条路径等联系起来,建立城市空间开发升级、区域城镇化与广电产业生态互动共进的平台和机制。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深挖本地化文化和生活服务产品,打造具备全国和全球影响力的软实力品牌。地方广电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必然是围绕着视听娱乐、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进行开拓,只有做大做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娱乐、文化和生活服务,才能打牢广电产业生态的根基,才能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吸引力为生态产业带来关注和需求。在优质文化和生活服务的吸引下,才能留得住人才以及企业落户,从而促进城市住宅、商业和服务业的繁荣发展。
2.以创新和品质为驱动力,推动广电产业和城市在区域分工中占据高地。广电产业生态中的核心部分与城市优质空间结合,为创新和创业提供温床。通过不断提升影视剧创作、本地特色文化和产品的开发设计及专利运营等高附加值的出口比重,扩大根治本地的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规模,进而在产城中长期发展中占据主动优势地位。
3.开放生态能力,让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参与到产城融合发展中。广电产业生态及城市空间发展,与城市所在区域居民的个人发展及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在全媒体和移动互联时代,个体的创造力和选择权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实质影响,甚至可能引起规模性变化。因此,产城融合视域下的广电产业化发展必须开放生态能力,让更多有梦想、有能力和有才华的个人或团队有更多追梦的机会。
此外,对于一些优势不明显或者基础薄弱的地方广电单位,应当借助优质的合作企业和平台,尤其是在互联网和文化创意领域的品牌,合作开发运营本地特色资源。并且可以将视野放开到全球范围,在更广阔的市场范围内发展合作伙伴,将特色产品推广到海外去。我国各省市的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特色资源,缺少的是高水平的开发运营团队以及优质的渠道。
[1]郭锋.地方广电网络经营大客户市场业务的思路简述[J].西部广播电视,2017,(5).
[2]徐军.初探地方广电媒体的融媒体之路——从“海豚视界”客户端上线说起[J].西部广播电视,2017,(8).
[3]蒋进红.加快地方广电媒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考[J].新闻窗,2016,(6).
[4]向乔玉,吕斌.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区模块空间建设体系规划引导[J].规划师,2014,(6).
[5]梁学成.产城融合视域下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