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秋红,金 倩,朱 娟
(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如2015年在校普通本科生为1 576.7万人,2016年突破1 613万人,其是金融消费中不可忽视的主体。因此,了解大学生的金融素养水平,分析其掌握的金融知识现状,有利于在大学生间开展金融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在生活中采取科学的金融行为。
通过设计“大学生金融素养问卷”进行调查,以宿州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QQ邀请的方式填写,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级、专业、使用过哪些金融产品、会不会对资金有规划、会不会定期存储等,共发放了700份调查问卷,回收550份,其中有效问卷450份。被调查人员的年级分布有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所占的比例分布分别为4.44%、15.56%、73.33%、6.67%,经济管理学生为75.56%,文学艺体学生为11.11%,理工科学生为13.33%。通过回收的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出大学生金融素养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观念薄弱。作为年轻的消费群体,在校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家庭,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其成为一些金融机构的潜在客户,衍生出针对大学生的非正规金融产品,如校园贷、网络贷款、网络理财产品等。大学生青睐非现金支付,在方便快捷的同时存在着诸多的风险,如个人信息泄露等。由于大学生消费不理性,缺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所以针对于此进行了“大学生金融素养调查”,68.75%的大学生有被金融诈骗的经历,对于“是否会购买保险”,10.87%的人选择购买,89.13%的人选择不购买,其中一部分人认为购买保险没有实质性作用,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金融风险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银行卡和身份证是否会存放在一起”的调查项目显示,有90.56%的大学生会放在一起。这充分说明,大学生对于风险的甄别能力较弱,金融安全意识不强,让非正规金融机构有可乘之机。因此,提升大学生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加强金融安全意识,普及大学生金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大学生的资金管理能力较差。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析,95%的大学生资金来源于是家庭,3%的大学生资金来源于勤工俭学,2%的学生是家庭和自身的相结合。由于每次开学父母大多数都会一次性把生活费给完,大学生的资金比较充裕,但65%的学生对货币的管理能力比较差,经常会产生冲动盲目的消费行为,35%的大学生都没有对资金做一个良好的规划;本校35%的人将钱存入银行,把资金留做备用,47%的学生是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光,没有一定风险意识,18%的大学生会进行网络理财,但由于对投资知识的不足,导致学生投资的失败。同时由于信用卡消费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信用卡,但对其不能进行很好的管理,信用卡经常会透支,而且没有还款能力。
3.大学生的金融素养态度不端正。通过对问卷的调查分析发现,当今大学生普遍对金融素养方面不重视。回收问卷中,只有5%的被调查者较为注重对金融素养的培养,30%的被调查者对金融素养方面知之甚少,57%的被调查者对金融素养方面相对了解,甚至有8%的学生不知道金融素养是什么,这也变相地体现了在金融素养教育方面仍存在不足。而在已经开通相关课程的高校中,普遍存在以下情况:首先,很多学生不了解金融素养,认为与其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其次,学生对金融素养教育兴趣不高,选修人数较少;最后,课堂中往往只有教师的自问自答,学生低头玩手机,参与度较低。
4.大学生金融教育的普及与学习较弱。调查发现,65.39%的学生对金融领域的思想和行为根本不了解,13.56%的学生表示根本没有参与金融方面的投资理财等行为,另外11.05%的学生有少量的接触,只有10%的学生真正地了解并且参与。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国家在金融教育的层面上并不完善,导致学生在金融行为上的一些处理方式有失偏颇;其次,二级学院相关课程开设较少,学生缺乏对金融意识的正确认识及与金融相关的实践活动,从而丧失了对金融方面的兴趣与金融知识的主动性;最后,非专业学生从不参加与金融相关的活动,根本无法接触到金融行业,这也是大学生金融素养难以提高的一大难题。
1.增强大学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由于大学生还没有真正走出校园,没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不顾其安全以身犯险,因金融产品引发的惨案也是屡见不鲜。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生活条件优越,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金融风险意识有所欠缺,提高大学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至关重要。因此,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管理和隐私保护,注重个人身份信息,比如银行卡、身份证以及各种账户的密码等;另一方面要增加对金融知识的认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在面对良莠不齐的金融产品时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另外,在资讯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媒体的宣传,尤其是校园广播、网络等媒介,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了解金融方面的知识,以此来加强大学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2.提升大学生的资金管理能力。第一,学会对资金做规划。把所有的资金做个归集,每一笔的资金计划好学会节约,不要与别人进行攀比,不要爱慕虚荣,尽量去控制自己的消费冲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不要买,尽可能地不产生冲动而盲目地消费。第二,学会记账。月末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消费记录制订下月的消费计划,每一笔的资金都是有计划的消费。第三,给自己的支付工具设置限额,超出预期的资金就无法支出。降低在网上消费的金额,减少对网络支付工具的使用,降低对信用卡使用,如果有长期使用信用卡习惯的,请注意关注信用卡的账单,避免造成还债压力过大,影响学习。第四,把存入银行的资金变成投资理财。不要局限于手机上的理财方式,如余额宝,不要盲目跟从他人投资,多学习一些理财的知识,要学会投石问路,先是小投资,积累大经验,提高投资能力。
3.正确认识金融素养的重要性。首先,各大高校应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思想上改变对金融素养的看法,积极参与到对该类教育的实践中去,增强对金融素养方面的意识;其次,经常举办金融素养类的比赛,实现以赛促学,让学生在比赛中增强对金融素养的认识,在思想上改变对金融素养的看法,从内心深处注重对金融素养的培养;再次,组织相关的金融社团,多参与各种金融实践活动,学校以提高金融素养为前提,鼓励大学生组建金融相关社团,社团应具有熟悉金融方面的成员,自行宣传金融知识和组织参加相关竞赛,提升大学生金融实战能力;最后,学校在电视、学校教育、讲座等方面,可以将网络上最新的金融资讯、金融热点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统一制定和实施金融教育,并及时进行有效评估,以增加大学生的金融知识,提高大学生的金融素养。
4.重视并提高大学生的金融教育水平。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提高大学生的金融教育水平是刻不容缓的。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首先,针对本次调查对象而言,学校的金融实训室只对金融专业的学生开放,不利于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有关金融方面的知识。应该充分发挥金融实训室的作用,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锻炼金融思维能力,提高金融素养,这对大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还可以增加一系列的金融方面的选修课程,如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概率统计、财政学、宏观经济学等,从而普及金融知识,注重个人的金融素养的培养。其次,举办金融交流会,专业金融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学校可以每月举办一次座谈会,请金融教师讲授专业知识,学生分批次听课。在交流会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金融知识,由此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再次,高校应注重因材施教。调查发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新事物的学习兴趣是不同的,低年级的学生一般比较有活力,容易接受新事物,而高年级组的学生由于在该环境中的时间相对较长,对新的事物一般没有过高的兴趣。所以,高校应该注重在该类课程的开设中,尽量把课时提前,让其能够在较早的时间段接触到该类知识。同时,相较于经管类专业,应加强理工科专业学生对金融素养方面培养,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这方面的意识。最后,综合运用传统课堂和互联网,提高学生接触金融知识的广度和宽度,建立全面便捷的金融知识平台,为学生提供知识的传授和相互沟通交流的渠道,多角度提升大学生的金融素养。
大学生的数量众多,其是现在和未来金融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但由于大学生自身的金融素养普遍不高,导致其会进行不成熟的金融行为。因此,要增强大学生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和对金融素养的重视程度,普及金融教育,助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理性消费,为其未来的良性金融生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