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探讨乡村振兴之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2018-12-06 00:00郭一臻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农户农产品农民

郭一臻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0)

一、相关背景介绍

1.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于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但是近年来在内外发展条件变化的情况下,我国原来依靠要素、外需、投资“三驾马车”来进行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受到制约,要想继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就必须破釜沉舟寻求新的增长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表明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这种不平衡和不充分最突出的体现在农村,农业上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农业现代化道路遇阻等问题,在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中,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体现了我国对农业基础性作用的高度重视。

2.供给侧改革与乡村振兴应运而生。对我国目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指出,想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首先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具体到三农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十九大报告也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时期的立足点,总结过去三农问题的经验与教训,探讨得出新形势下的新对策。

马克思辩证统一地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兴旺,必须首要发展农业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绿色生产,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思想下,加快构建农业现代化体系,同时要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逐步向农业强国过渡。现阶段,我国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众多问题的出现警示着目前已经不需要一味追求速度,而是要另辟蹊径,在已经实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质”。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打好经济基础,以农业为基础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是供给侧改革的科学选择,也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二、面临的问题

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体,对农业的发展和整个农村的稳定起着主导性的关键作用;农产品是连接农村与农民、农业的传输带,作为客体,农产品的质量直接反映着农民的生产技术和农村农业的发展状态;农业资源贯彻整个农业生产始终,农业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不容忽视。三农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也与这三个要素密切相关,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适应生产力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组织化程度低、技术水平落后,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须加强。我国目前大多数农民的思想仍有小农封建思想残余,以单家独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缺少合作组织交流和互助,分散的小农自主经营已经不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小农户在市场中交易中具有成本高、效率低、风险高的特点,是市场利益分配的弱势群体。小农户与大市场不能有效对接,形成断层面。此外,我国农村普遍文化水平落后,农民在质量和结构上失衡。农民大多是父辈沿袭,在本土以历代经验积累作为支撑进行农业活动,很少有技术革新,在更多时候技术革新依靠国家推广和下乡扶持,但这种方式有很大弊端:一方面,本土农民的理解与吸收会与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的偏差,造成一定程度“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这种技术推广以理论传播和前期的试验帮扶为主要手段,在推广后期农民有可能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出现许多不同的问题,这时他们没有能力解决,而寻求帮助又耗时耗力。而与此相对,在高校学习有关农业技术方面知识的人才,一来对农民这种职业存在片面的认识误差,多数选择改行,浪费了原有积累的知识;二来退一步讲,即使这些人才仍然从事农业领域,但很少有人愿意从基层干起、到农村埋头苦干,大多选择去科研所理论研究,而不是留在土地里面实践操作。

2.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我国农业的“三量齐增”现象是指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均处于历史高位。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农业农户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生产农户与市场上的消费群体之间信息流通的滞后性易引发农户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一哄而上”。农产品生产偏重数量、忽视质量,而与此相对的是我国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已经不再集中于基本的生理需求,在质量、品牌、服务方式和内容上更加关注社会群体价值,由简单数量上的满足向质量安全、营养安全和健康安全转移,最后导致我国农业低端产品供过于求和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并存的现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对农业的生产贡献率低,增长模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农户分散经营易导致资源浪费,生产成本高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相关部门数据显示,我国单位面积的农药施用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产品产业化、机械化程度低,产品产业优势不明显。农业产业与后续产业链条不连贯、不统一,多数农户仅仅停留在产前和产中环节,农产品采摘后多作为初级产品直接进行运输买卖,附加值低,没有进一步加工农产品使其升值,而且农户对之后的流通运输环节、消费环节、售后反馈环节等没有明确的把控,丧失了一大批市场客户。农产品品牌效应意识薄弱,缺乏品牌效应的带动,产业效益低,农产品竞争力弱,供给结构和质量参差不齐。

3.农业生产资源和闲置资源利用率低,创新创意市场尚待开阔,亟须科技带动知识与文艺和农业融汇。目前,我国农业还是以基础性的产品买卖功能为主,只重视产量,不重视质量。农业单单只涉及食品行业,除去农产品本身的食用价值外,农户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利用各个产业环节的有效资源。农户进行生产的环节和场景多处于乡村或城市郊区等地区,但城镇和城市内的居民缺少对生产环节的体验,甚至对他们来说公开的流程属于一种“变相的观察与监督”。在不同的产品类别下,农业耕作有着不同的方法,蕴含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知识和风俗民情,广大耕作人民的智慧结晶也容易被埋没和淡忘。还有一些只有在特殊时期才能呈现出来的农业景观,由于缺乏专业人才的管理、设计与开发,使得造物大地的“鬼斧神工”无人问津。怎样利用科技的力量把知识、文化与创意融进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是突破我国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以农业为基准探讨一二三产业融合实施路径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是指以农业为基础,以科技化和产业化为指导原则,将三大产业联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最终实现农民增收的一种现代化产业模式。笔者具体贴合农民、农产品和农业资源三要素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农业为基准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的实施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知识融入农业,实现农民组织和信息一体化。首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在乡村农业产业方面实施吸引人才、鼓励人才的方针政策。在乡村和郊区农业可辐射范围内建立科研院所,形成“科研+土地”模式,吸引并鼓励具备先进相关知识的人才扎根基层、努力创新创业,来保证先进人才即有地方搞科研,也有土地做实践,还能实时将研究的新技术成果投入使用,在试验的同时也能形成良好的勘察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要加强新型农民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使农户与市场对接:要积极引导小农户自主创立并加入合作社、农产品协会等农民自发性组织,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和经验分享,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动区域内小农户集体有组织、有计划、有分配地向大生产转变,面向市场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和范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规避生产风险,增加农民收入。最后,还要积极利用科学技术,引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建立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互通体系,完善更新市场信息,避免由于信息滞后导致的不对称供给需求差。

2.推动科技和产业化水平提升,立足完整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品牌为产品增值。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首先进行市场调研,依据调研结果选择符合市场需求且产品质量优良的产品作为开发培育的重点。然后以重点产品为中心,有机结合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售后各个环节,优化组合生产要素,进行适度的规模经营以追求规模效益,减少生产成本和支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的产出率。在生产过程中以有机和绿色作为指导思想,加强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和贡献力度,从节水节地节肥节能多方面入手,整体提升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采用科学滴灌喷灌的用水方式与配方施肥、精准施肥相结合,节水增产的同时提高肥效发挥作用。学习和推广先进的现代生物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农业生物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和产出量。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对农产品进行深精加工和创意组合,开辟多条企业生产线,将农业生产原料变为农业销售产品,使农业种植园和工业加工厂合二为一。创建各区域内品牌效应,鼓励农户因地制宜,自主打造产品竞争力强的企业品牌,提升品牌优势对产品的销售贡献力,努力做到“一乡一业显特色,一村一品鼓腰包”。

3.开拓创新创意市场,学习与探索双管齐下。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和休闲农业弥补市场空缺,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挖掘更多的社会、历史、文化、生态效益。我国发展创意农业,前期可以借鉴国外典型的创意农业方式。发展观光农业,可以选择在农作物大丰收时节前后开展旅游展览项目,选择对生产影响小的适宜时间每天定点定量限定游客观赏;还可以模仿日本的稻田艺术,利用作物在不同成长期呈现的不同颜色,在生产播种时就提前由专业人员采用插播、套种等方式设计规划出预想图案,形成四季风景各异的奇特景观,这种观光展览的周期相对延长。也可以发展农业主题公园,例如荷兰的库肯霍夫公园,不仅可以在公园内展出作物的品种、数量、质量和布置设计手法,还可以开设展馆对先进的栽培技术进行示范,有机地将休闲娱乐和教育普及功能融入农业产业中。

除了积极学习国外的创意农业经验,也要结合我国各地区的风土民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意农业农业。例如,在传统节日因地制宜地将本地农耕文化和历史底蕴通过一些特定的节庆活动,举办主题节日旅游、产品交流会展、农业贸易及文化交流等综合性活动,做到发展农业、传播文化、经济互动“一箭三雕”。等发展到后期,农业有一定水平的科技力量支持时还可以探索实施垂直农业、立体农业,最大化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努力实现生活空间与生产资源效用最大化。

猜你喜欢
农户农产品农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耕牛和农民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