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曾经赤子心
——读马叙伦《悼念李守常先生》有感

2018-12-06 01:53李长青
民主 2018年11期
关键词:李大钊

□ 李长青

一份珍贵的藏报

这篇观后感来自一份非常珍贵的藏报,藏报人是民进北京市委会昌平区支部的高铭华老师。结识高老师还是在2017年10月由中国报协集报分会、中共昌平区委统战部、中国民主促进会昌平区支部共同举办的“同舟共济 砥砺前行 党外人士看2012—2017的深刻变革报纸收藏展”上,那次展出的报纸主要由高老师提供。展览包括治国理政新思路、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驱动新成果、文体繁荣新气象等十个部分,近百份各类报纸像一幅幅艺术作品琳琅满目、蔚为壮观。民进会员中人才甚多,这位高老师在大学期间就曾因收集了90多张“神五号外”的报纸而成为报纸收藏领域的后起之秀。2005年,高铭华被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邀请亲眼目睹“神舟六号”的现场发射,他被祖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动得热泪盈眶。2006年,他因奥运收藏被邀请担任都灵冬奥会火炬手;2007年,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接见了他;2008年,他又成为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这一系列的认可和鼓励使他对集报和收藏兴趣盎然。近年来,他又在浩如烟海的旧报纸中尽力收集关于民进会史的各种资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这份尘封已久的1949年《新民报》北平日刊。

《新民报》就是现在的《新民晚报》。1929年9月9日在南京创刊,创刊人是陈铭德、吴竹似和刘正华,之所以选择9月9日为创刊日,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1895年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举行的反抗清廷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张京:《新民报的生命簿》,载《出版参考》,2004(11)]。吴竹似病逝后,其妻子邓季惺(后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与陈铭德结为伉俪并正式加盟报社。正因为邓季惺的加盟,在这位传奇女性的出色领导下,《新民报》以追求新闻自由、关注民生和民族富强为宗旨得到长足的发展,逐渐成为拥有“五社八版”的民营大报。1946年4月4日,《新民报》北平版创刊。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北平《新民报》由军管会批准继续出版。4月,邓季惺从香港来到已经解放的北平,主持《新民报》(北平版)工作。这个4月,迎来李大钊就义22周年祭(李大钊,字守常,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他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播种者。1927年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马叙伦怀着无限的思念和惆怅写下了这篇《悼念李守常先生——李大钊先生为人类殉难的廿二周年的纪念》一文,发表在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四月二十五日的《新民报》上。

《悼念李守常先生》其文

马叙伦撰写的这篇纪念文章约一千三百余字,文虽不长却笔墨抒情挥洒有度,纵横于人物、事件与感怀之间,堪称一篇怀念先烈的极好范文。

该文可略分为八段。

第一段文起是对李大钊外形的描写。马叙伦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李大钊的外形轮廓,他写道:“在我的脑子里永远盘旋不能去的一个影子,是中等身材,留着典型的八字胡,面上老是含着一点笑意,经常穿的是长袍、马褂;远远望去,是典型的地主阶级中人。这个就是廿二年前在北平为人类殉难的中国共产党发起人之一的李大钊先生。”这充满感情的笔触,唯有与其朝夕相处志同道合的挚友才能写得出,寥寥几行文字,表达了马叙伦对李大钊的思念和失去战友的无限伤感。

第二段介绍了一连串重要人物之间的关系。1917年蔡元培先生从德国归来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邀请马叙伦来哲学系任教。经马叙伦介绍,陈独秀担任了文科学长(系主任);之后,陈独秀又介绍李大钊担任了图书馆主任,后“李大钊还在史学系讲唯物史观并在政治学系讲授现代政治”(朱偰:《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见《文化史料丛刊(五)》,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这四个人中,蔡元培49岁,陈独秀38岁,马叙伦32岁,李大钊28岁。正是这相差近20岁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和支持者,他们对近现代中国大众在政治、教育、文化诸多领域的启蒙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至后来形成中共党史上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与马叙伦介绍陈独秀来北大有着清晰的因果关系,更不必说后来马叙伦又先后搭救过“南陈北李”两位中共创始人——马叙伦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早期接触,也注定了他后来的政治追求,那就是坚定地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

第三段是最长的一段,说的是“五四运动”后发生的故事。1919年6月,陈独秀在北京街头亲自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时被捕入狱,在营救陈独秀时,马叙伦与李大钊相识。同年12月,北京小学以上各校教职员联合会成立,马叙伦担任主席,李大钊负责新闻工作,共同领导向北京政府开展的第一次索薪斗争(余丽芬: 《在正道上行——马叙伦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第二年,北京市国立大专以上八校组成教职员联合会成立,马叙伦被推选为主席,李大钊担任书记,彼此的配合更加密切,也真正开启马叙伦和李大钊的“战斗友谊”,共同实施了被马叙伦称为的“革命性的行动”——他们一起领导了教师第二次索薪和争取教育经费独立的斗争。在1921年6月3日著名的“六三事件”中,他们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也最先遭到埋伏在新华门总统府的反动军警殴打,马叙伦的头部受到重创住进了医院。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但他并没有参加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原因就是他当时在北京与马叙伦一起领导这次斗争。在第三段的最后,马叙伦还提到了1926年发生的“三一八惨案”(报纸上印的是「八、一三」,笔者认为是排印错误),马叙伦也在被通缉之列,于是他离开北京,随后李大钊被反动北洋政府逮捕最终慷慨就义。最后这一行是痛心的文字,因为之前马叙伦担任教育部部长期间,曾“利用职权”扣押抓捕文件搭救过李大钊,但他以个人之力是无法与反动军阀抗争的,李大钊在马叙伦离京之后被捕被杀,对于这件事马叙伦一直心怀愧疚,这愧疚之中更背负着无法与挚友一起战斗到底的深深遗憾。

第四段描写李大钊的为人与作风。马叙伦承认与李大钊政治路线上的不同——那个时代的马叙伦追随孙中山先生,相信“三民主义”可以救中国,他的教育思想也是基于“三民主义”[张绍春:《论民国时期马叙伦的教育思想》,载《教育评论》,2011(3)],但他十分敬佩李大钊的为人处事。他认为李大钊有两大长处,即“严肃”与“从容”。马叙伦写道:“他在公共地方,很少说话,经他开口,问题就解决了。他每逢一件事情,总是不动声色似的把事情搞清楚,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得出一个结论,大家就按着这个结论,想出办法来进行;但他并不常常发言;当时同事的人们对他,都是亲热和敬重的。”这段文字从日常的侧面体现出李大钊善于思考、尊重民主、善于把握事物本质。其实,当时的李大钊是个大忙人,上面已经提到,因为要组织斗争,身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领袖的李大钊忙得连中共一大都没能参加。让他忙的事情还非常之多,“从1922年12月起,他又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室秘书,当时,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各类学校只设校长一人。在根本没有‘副校长’的情况下,此秘书对北大的校政负有专责。因此,可以想见,李大钊在繁忙的教育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对是否或能否出席某些政治性会议、担任政党的领导职务的确是要有所取舍的,也必须取舍”。(侯且岸:《李大钊为何没有担任党内重要领导职务》,载《北京日报》,2010年5月31日)何况这期间,李大钊还远赴上海与孙中山进行了成功的会谈,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改组国民党奠定了重要基础。马叙伦说的“严肃”指的是李大钊认真缜密的思考,“从容”指的是他民主务实的作风。可以体会,在马叙伦心中李大钊是位不可多得的有想法能实践的实干家。

第五段展现了李大钊身为革命导师的感召力和坚定的信仰。马叙伦写道:“在孙中山死后,北京的国民党就分了家;跟李先生向左走的占了大多数,而且首先南下到广州去参加军事行动;这完全是李先生十年努力的成功。李先生从廓清青年的思想到引导他们上革命行动的路程,这是和1927年大革命关系极大的。”这段展现了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一段波澜壮阔、光明与黑暗交替的历史——国共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进行了改组,成为了现在的中国国民党。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内形势复杂多变,舆论混乱、民心浮动,国民党分裂已成定局,李大钊是第一位加入国民党的中国共产党人,他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同时也坚守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在他的感召下,许许多多有志青年加入到革命队伍中。这一时期,“共产党人不仅在舆论上号召全国人民一致奋斗、继续推进革命,还指明了斗争方向与革命对象,‘一方面猛烈地继续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反抗帝国主义的工具段祺瑞、张作霖在北方对于这些运动之进攻; 一方面,保卫南方的革命根据地——广东,肃清陈炯明、林虎、唐继尧等及其所勾结之买办地主的反动势力”。[齐廉允:《孙中山逝世后的舆论对峙与国共两党的应对》,载《国民研究》,2017(2)]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在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领导下没有对资产阶级的阴谋诡计给予打击,致使革命领导权的丢失,紧接着便迎来了国民党公开叛变革命。马叙伦见证了这段历史,他本人也参与其中,以成为“北洋政府通缉犯”的身份证明了他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反动军阀的鲜明立场。

第六段,马叙伦进一步抒发对李大钊的怀念之情。他写道:“然而,李先生精神号召,并未因他的肉体消灭而断绝;像我这样的年龄,已不够参加青年的队伍了;但我在近二十年来,自己觉得长进得多,我反而悔恨以前亲身遇到李先生这样的导师,没有向他去接受领导;我因而在这廿二年来更时刻不能忘记我所敬爱的李先生。”这是一段令人为之动容的文字,马叙伦对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追寻与认同,使他能够全然抛弃自我对李大钊这位革命导师俯首为徒,这样的胸襟和谦逊的精神令后人敬佩和叹服。想想马叙伦先生的一生,为了革命弃过官,为了革命流过血,他懂得这条正确道路的来之不易——马叙伦虽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但他绝不是旁观者,他用文章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声援,用行动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助力。于是,他更能体会到中国革命失去李大钊先生损失之巨大,更为失去这样的良师益友而肝肠寸断。

第七段,展望“大时代”。马叙伦一改悲悲切切的伤感文字,说起解放军的胜利渡江,谈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覆灭和帝国主义将永远被驱逐出中国,更谈到人民民主政权“大时代”的来临,他意气风发地号召国人,“实现我们理想的世界,来弥补李先生的遗憾。”马叙伦撰写此文的本意,是以纪念李大钊的牺牲精神来鼓励后人珍惜来之不易的新中国,这段行文慷慨豪迈荡气回肠,实为本文的高潮段落。

第八段,诗言志。马叙伦以一首旧体诗结束本文:“唯物史观论据新,李君物望冠人伦;纵教柴市成仁去,无限青年认理真。”这首诗一是对李大钊先生坚守信仰为革命舍身忘死的高尚人格致以崇高的敬意;二是凸显李大钊作为革命导师教育号召广大青年投身革命,虽然李大钊慷慨赴死,但无数青年追随李大钊先生的遗志前仆后继。这首诗的出处多被解释为李大钊就义后马叙伦挥泪写下的诗篇,在这篇文章里,马叙伦对这首诗的出处作了明确说明:“末了,我将我在沈阳,听到北平解放,写的七首旧体诗中的一首,写在下面,作我纪念李先生的思物……”看来,这首诗并未出自20世纪20年代,而是写于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之后。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于四月二十一日,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马叙伦为此接受新华社记者访问,发表谈话。他严厉谴责国民党反动当局拒绝签订和平协议的罪恶行径;坚决支持毛主席、朱总司令的进军命令。”(江渤:《马叙伦》,249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国民党军鉴于长江防线已全线被突破,于22日下午实行总退却。就在全国胜利注定指日可盼的这一天,马叙伦想起已经就义22年的昔日战友和革命导师李大钊,心潮澎湃思念难收,提笔写下这篇感人至深的祭文。

读后感

其一,这份藏报的价值。

高铭华老师的这份藏报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也是一份难得一见的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史资料,这份藏报也为研究马叙伦先生增添了宝贵的实物与文字参考;同时,这份珍贵报纸的发现,更是民进会员主动搜集会史资料的最好案例。笔者建议将这份藏报补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的历史展览中,以便民进的后人瞻仰、缅怀和学习。

其二,《悼念李守常先生》文本的价值。

一是,这篇文章在有关马叙伦的论著或传记中很少涉及,即便是互联网发达的当今,这篇文章也很难查到。甚至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发现,填补了记载马叙伦与李大钊革命友谊的空白。二是,这篇文章的发现,一方面体现了两个政党创始人早期共同战斗的经历;另一方面,可以更清晰地领略以马叙伦为创始人之一的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的初心。三是,更能准确地理解马叙伦先生一生的政治追求——1958年6月5日,病榻上的马叙伦勉力书就:“我们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才有良好的结果,否则根本上就错了。”这是马叙伦先生最后的遗训,也是他一生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真实写照。他之所以会写出这样的人生感悟,答案全在这篇纪念文章里。

其三,文章的教育意义。

经典范文历久弥新。马叙伦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诗人、哲学家、政治家,其人才思敏捷学贯古今,其文文笔犀利用典精到,体现出他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刚直不阿的高尚品格。这篇纪念文章立意高远、史实清晰,字里行间流动着浓浓的亲情和深深的友情,怀旧不忘思念,思念更重励志,是一篇极佳的纪念范文,可供后人学习欣赏。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更能体现出其更强的阅读价值,人间好文历久弥新。

人格魅力传后人。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先生献身革命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而马叙伦为追求真理“俯身为徒”的精神同样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就不难想象,在马叙伦与王绍鏊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另一位创始人)彼此政见不同发生争论的时候,马叙伦先生自甘放下身段主动邀请王绍鏊共论时局,而当王绍鏊先生讲明思路之后,马叙伦欣然放弃己见,积极拥护王绍鏊代表共产党人的主张,这本身就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立和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奠定了关键性的基础,马叙伦先生博大的胸襟和追求真理的执着是民进后人取之不尽的宝贵遗产。

“文化自信”是根本。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在这篇祭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无不感受到触及灵魂的强大气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感人至深的“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更有“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这便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是“文化自信”底气的所在,这也是这篇短文时隔近70年后依然熠熠闪光的原因所在。

不忘曾经赤子心。马叙伦和李大钊为什么会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与同志?因为他们心怀国家、民族和人民,为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谋解放谋幸福是他们能够挺身而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这正是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团结一致矢志不渝的初心。不仅如此,这个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在马叙伦和李大钊的并肩战斗中被升华为一种牢固的“合作之心”。近一个世纪过去,各民主党派把代表“赤子之心”与“合作之心”的政治交接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把“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作为新时代政治交接活动的主题和工作主线,这是一项薪火相传的重大工程。

前不久,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系列专访时谈到:“‘不忘合作初心’,就是要学习和继承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夯实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继续携手前进’,就是要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我们有理由相信,沿着这条前辈们开启的道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砥砺奋进,一定能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明天。

猜你喜欢
李大钊
李大钊《青春》
论李大钊的建党精神
“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李大钊与毛泽东的三重关系
2020年“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发文统计
李大钊
李大钊:播火者的铁肩道义
真正的老师:青年毛泽东与李大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