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玮
长期以来,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一些农村严重“失血”“贫血”,制约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振兴,应如何激活“人、地、钱”三要素活力?
对于先天条件不足、发展基础薄弱的乡村,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如何突围?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持续推进创新,释放改革活力,探索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中的利益机制,闯出了乡村振兴新天地。
在川中盆地腹心,沱江和涪江交汇之处,乐至县正位于两江分水岭的山脊上。这里距离成都仅77公里,是典型的川中丘区农业大县。
在外人眼中,这是一幅令人神往的绿水青山,但乐至的人们却常望山兴叹,“山绿民不富、井边渴死人”——由于丘多地少、土地利用率不高等因素制约,农业开发经济效益低,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的尴尬无可避免。
乐至县委副书记刘建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回忆,上世纪由于历史原因,乐至3500多个山头都是“石头山”。80年代,乐至大量人工培植一种耐旱、固土柏木,森林覆盖率从1%增长至现在的42.4%。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树种单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经济效益低下,山绿民不富成为乐至县乡村振兴的一道坎。
2012年,机遇来了。当时,正在寻找培育种植基地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来到乐至孔雀乡调研。孔雀乡大部分是红土,光照、温度较为适合林木培育。这让乐至县的领导看到了机遇。
刘建华说,为解决丘陵地区“林多民不富”的发展难题,乐至县做了两个探索,一是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二是林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2013年1月,乐至县与四川省林科院合作启动了川中林业科技示范园建设。
“科技为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实验室非常强大。”据刘建华介绍,在科技示范园内建有行业领先、西南地区唯一的生物技术组培中心,采用组培快繁技术,通过细胞繁殖,对适宜川中丘区发展的经济林、木本油料、特色资源植物等良种进行组培快繁及工厂化育苗,可年产组培苗5000万余株,为西南地区供应优质苗木。四川省林科院筛选出生长条件与当地匹配的林木品种,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了近70种林木,包括美国紫薇、加拿利海枣、桢楠等观赏性林木和油橄榄、青花椒等特色经果林。院县合作带来的技术创新,使乐至林业发展在保障生态的同时又培育了产业基础。
改革的主体是农民,必须以农民为中心。在科技主导的规模化、现代化农业中,农户怎么才能融入其中?
“我们园区的特点是,国有企业带着老百姓一起干、一起赚。通过搭建这个平台,让科研机构在试验田直接产业化,带动农民致富。”刘建华介绍说,村里成立了富民土地联营合作社,把老百姓流转的土地集中起来。园区还成立了国有控股、农民参股的乐兴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保底收益+二次分红”模式,与富民土地联营合作社、入股农民进行利益共享,按公司、合作社、农民4:2:4比例进行二次分红,使农民变股东,充分保障当前和长远利益。
刘建华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算了一笔账:老百姓流转土地收入、股东收入、务工收入叠加,实现了一份土地、三份收入,去年园区内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8余万元,比县里平均收入水平高30%。
如今,川中林业科技示范园已建成核心区面积1万亩,包括现代特色花卉种苗科技示范区1250亩,特色经果林产业示范区6200亩,特色珍贵速生用材林产业示范区1550亩,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基地1000亩,2017年通过举办灯光节、风车节等乡村休闲游节庆活动,共吸引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
一个现代林业带动乡村振兴的样板已然成型。
乡村振兴,摆在首位的是产业兴旺。培育乡村经济增长点,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产业,尤为关键。
在刘建华看来,中央大力倡导农村发展集体经济,脱贫攻坚要连片发展致富产业,这是长远脱贫的根本保障。
“但现在村上发展集体经济,发展什么产业,谁来发展,走什么样的路,这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刘建华分析说,投资农业项目,前期投入大、种植周期长、资金回收慢、市场风险高,不少投资者不愿涉足。
乐至县因此作了一些探索,总结了五种模式:贷资入股金融扶贫模式、农旅结合旅游扶贫模式、村电入网能源扶贫模式、城乡互通电商扶贫模式、代耕代种土地托管模式。
有思路就有出路。以贷资入股模式为例。乐至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但养殖户发展产业缺资金、缺技术,单打独斗难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乐至在龙门乡农科村开展贷资入股金融扶贫试点,以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项目为突破口,依托农科村内龙头企业圣美园畜牧公司成熟的生猪养殖经验和健全的营销网络优势,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22户入股贫困户合股共建双合猪业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贫困户小额信贷110万元、圣美园投资40万元、村集体整合产业扶持基金等73.35万元、县农业畜牧产业补助40.8万元,合作社共筹集了264.15万元。目前,合作社建成全现代化、全自动化生猪饲养圈舍3000平方米,与成都正大集团合作,采取“代养”方式,年出栏生猪4000余头,年纯利润可达60万元,入股贫困户每年可分红1.5万元。
今年实现了首次分红,按照三方出资比例,22户入股贫困户收益113068元,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收入55246元,财政资产收益扶贫分得20562元,实现“开门红”。
刘建华介绍,双合猪业合作社制定了“股份退出机制”,强化股份管理。龙头企业、村集体和22户贫困户作为原始股东,根据各自资金投入量核定股份。在经营过程中,如果有不愿意继续参加合作的贫困户可以转让股份,在同等条件下股份优先转让给其他貧困户,或由龙头企业回收股份。贫困户可以随时入股、退股,实现“入股自愿,退股自由”。
“这个模式取得成功之后,我们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进来,每年分红一部分还银行贷款,一部分作为家庭消费支出。至于风险怎么管控?我们通过保险,保障养殖风险乃至经营风险,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刘建华说。
经营模式确立之后,嗅觉灵敏的资方闻风而动。四川德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该公司已与乐至县签订投资协议,在40个贫困村推广“贷资入股”模式,建设1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化精准扶贫项目。
“过去农村发展解决‘地、钱、人的问题,今天,乡村振兴所面临的‘地、钱、人问题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刘建华说,西部地区很多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村上只有30%左右的人口在家,基本上是“386199”(即妇女、儿童、老人)部队。要解决“谁来干”“怎么干”的问题,工商资本的进入很有必要,但必须要带动老百姓,必须要带动地方基础设施改善,“老板带老乡,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带动乡村振兴,很有必要,但是一定要以助农增收为中心,解决利益联结机制问题,不能造成对农村资源的掠夺。”
与乡村产业发展同步,脱贫攻坚也在推进。在脱贫攻坚中,乐至多措并举,着力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刘建华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讲述了“一个电话改变一个村子命运”的故事:
2016年12月,石佛镇荣家沟村一位贫困户拨通了脱贫120热线。他说,自己所在的村子位于蟠龙湖上游,虽然山清水秀,但因为要保护水资源,有水不能养鱼,有山不能放牧,整個村子穷根扎得深。这条信息引起了刘建华的关注,他决定亲自“处警”。2017年春节后上班第二天,他带领林业、农业、交通、旅游、文体等多个单位一把手,组成专家团队现场诊疗,挖穷根、找优势、寻政策,最后明确了脱贫摘帽方向:打通交通瓶颈,发展连片梨子产业,依托蟠龙湖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目前,石佛镇荣家沟村组建了全市首家贫困村旅游公司,并以荣家沟村为核心,建立7村联合产业党支部,带动东山镇凤凰村、高寺镇燕子村、大佛镇铁牛湾村等贫困村相继走上集休闲观光旅游、生态农业示范为一体的农旅结合发展道路。
“扶贫先扶志和智。”刘建华坦承,这几年在政策密集支持、政府大力帮扶下,部分贫困户仍然存有“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精神。
乐至县决定探索 “精神扶贫”,全面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今年9月,通过县扶贫资金补助,镇、村、帮扶单位筹集等方式,乐至在全县设立了“幸福基金”,开起了“幸福超市”。在“幸福超市”,村民购买米、油、毛巾等日常用品,要凭积分兑换。而这些积分,则是村民靠自己的努力“挣”来的。
“村里面所有的老百姓都以表现换取积分,从老人、孩子到外出务工年轻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刘建华介绍,积分主要以村民的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比如,邻里关系和睦2分,院坝干净整洁2分,村民子女考上大学、参军等等都可以获得积分。这样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这个做法已在全县87个贫困村全面推广。
“一项改革富裕一个村,一个电话改变一个村,一项评比激活一个村。” 刘建华不无感叹地向记者表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产业兴旺是根本,更大的活力在改革。通过精准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促进各产业与乡村的融合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的脱贫与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