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元 曾琦琛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遗址”定义为: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1]。城市遗址空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遗存或存在于现有城市周边的大型遗址及其周围环境,包括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历史意义的城市街区、建筑和构筑物等,是传承城市文化、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
德国柏林墙是冷战时期东西柏林的边防系统,它是冷战时期的见证,也是柏林城市发展中不可磨灭的痕迹。经历过战后城市大规模重建,柏林墙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几乎被破坏并衰败萧条,但是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的遗址保护和规划,这里从曾经的死亡地带华丽转型成为穿越柏林的靓丽风景线。
目前对于冷战后柏林城市规划[2-7]与遗址建筑改造[8-11]已有学者们进行相关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探讨了柏林墙遗址地区的公共空间规划与保护内容,为中国现阶段的遗址地区保护与城市复兴提供借鉴。
柏林墙(Berlin Wall),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建立的环绕西柏林边境的边防系统。
1961年8月13日,柏林墙开始建立。最初的柏林墙是由铁丝网和砖石砌筑的障碍物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最终演变为了全长165km,拥有近 100m 宽“死亡地带”的带状物,其中包括3m 高的障碍墙(其顶部有光滑的水泥管,使人无法攀爬)、反车辆冲击障碍、巡视通道、照明区、瞭望区、反坦克锥、警报围墙等[12](图1)。柏林城市被这道“墙”生硬地分成2个部分,在意识形态上相互对立。冷战结束后,1990年6月,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
柏林墙倒塌初期,由于缺乏第一时间的有效保护,很大一部分墙体被人们损毁或私人收藏,使得仅有部分墙体残留,并主要位于柏林市中心的米特区(Mitte)与弗里德里希斯海因—克罗伊茨贝格区(Friedrichshain-kreuzberg)之间(图2),同时大量以柏林墙为主题的建筑与公共空间等也集中在这个区域,成为柏林城市冷战事件的历史遗存。
统一后的德国决定将首都从波恩迁至柏林。然而由于分治多年,柏林在政治面貌、城市格局、建筑形态、经济基础上形成东西分裂的面貌,甚至在人们的观念与心理上也存在巨大差异[3]。柏林墙遗址地区也面临着遗址本体缺乏保护、传统与现代亟待融合、资金匮乏、公民对遗址保护态度消极等种种挑战。
此后柏林的城市发展进程可以概括为“旧区重建—新旧融合—活力复兴”3个阶段[6],柏林墙作为重要的遗址地区,在这些阶段中也面临着保护与规划的不同挑战。
旧区重建阶段(1990—1995年):城市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将柏林作为统一后德国的首都进行再次建设,重点任务是柏林墙沿线新的发展整合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毁的建筑和构筑物的修复。
新旧融合阶段(1995—2000年):城市建设遵循“建设服务型大都市”的发展模式,城市战略致力于经济结构的重组,城市建设项目以大型办公建筑和交通基础设施为主。于是,位于柏林市中心城区形成了摩天楼集群,柏林墙地带成为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焦点。
活力复兴阶段(2000年以后):过度的建设热潮之后,柏林出现了办公空间过剩,公共空间不足的状况。柏林开始了颇具争议的“创意城市”(creative city)模式,城市发展理念从大规模物质改造为主的旧城更新转向以文化创新和活力提升为关注点的城市复兴,柏林墙遗址地带保护规划模式也更加多元化。
作为德国分裂历史的见证,柏林墙是重建柏林人精神联系的关键。为了保护这段历史的原真性,政府部门决定保留城区内部分历史建筑和墙体遗址,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和规划举措[7,13-14](表1)。
这些工作和法规措施有效地保护了被遗弃的柏林墙残体与历史建筑,还原并修复了城市肌理。经过近30年的发展,柏林墙地区公共空间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由历史墙体、公共绿地、建筑博物馆、纪念广场、艺术装置、道路等组成的连续的、充满城市记忆与情感的城市公共空间。
1 城区段柏林墙结构示意图(截至1989年)Berlin Wall’s structure in the urban section
2 柏林墙位置示意图Site of the Berlin Wall
2.2.1 墙体保留与重建
总长165km的柏林墙穿越了柏林市中心,因城市功能需求,大部分市区内的墙体已拆除,仅保留部分墙体作为纪念。其中,“东部画廊”(East Side Gallery)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一段墙体,两德统一后,柏林政府邀请21个国家的118位画家在此进行壁画绘制,形成著名的“东部画廊”,此后成为人们集会与纪念的重要场所。此外,“恐怖地带”博物馆(Topographie des Terrors)的北侧、波茨坦广场(Postdam Plaz)周边部分墙体也被保留或重建,作为纪念和历史见证,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
2.2.2 原有建筑新功能置入
政府将原有的公寓、检查站、地下隧道、政府大楼等建筑,开发成展览馆,并赋予不同的主题。如查理检查站(Checkpoint Charlie)纪念馆,用以纪念1961年美苏坦克对峙事件。毗邻检查站的柏林墙博物馆(Mauer Museum)内展出各种奇异的逃跑工具,记录着柏林墙修建以来,逃跑者与援助者的传奇故事。斯塔西纪念馆(Stasi Museum)由东德国家安全局总部大楼改造而成,柏林墙倒塌后,档案的开放揭示了东德政府监视下人们相互猜忌举报的毫无隐私的生活,残酷的真相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真理与信任的思考[11]。“幽灵车站”展廊(Ghost Stations)由柏林地铁站改造而成,展览以照片和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了柏林分裂时期严密的军事防御建设。
2.2.3 新建纪念性博物馆
除了对原有建筑进行开发和改建,德国政府还在许多旧址上新建博物馆。如“恐怖地带”博物馆(Topographie des Terrors)前身为纳粹德国时期的盖世太保、党卫军和帝国安保部总部,二战后被夷为平地,政府在其原址上新建博物馆,用以揭示纳粹德国时期犹太人受迫害的历史[15]。位于柏林墙无人区地带的和解教堂(Chapel of Reconciliation)于1985年被东柏林政府炸毁,新的和解教堂在原址重建,并在夯土结构的墙壁中掺入了老教堂的断瓦残垣,教堂里十字架的位置也处在老教堂的轴线上,一砖一瓦都体现出对历史的缅怀[8](图3)。柏林墙档案中心(Documentation Center)位于柏林墙纪念中心绿地内,用于收藏和展示柏林墙的相关记录文件。
2.3.1 原有公共空间更新
政府为了恢复扩展柏林墙沿线街区的公共空间体系,将一些临街与社区间的零散空地进行更新和改造。如伤残者花园(Invaliden Park),被改造成纪念性主题广场,通过水池与倾斜的墙体景观记载历史(图4)。被社区包围的柏林墙公园(Mauer Park),改造后增加了彩虹乐园、圆形户外演唱剧场、跳蚤市场与涂鸦墙,成为了柏林的社交、文化与艺术交流地[16]。
2.3.2 新建遗址纪念地
位于“死亡地带”的贝尔瑙(Bernauer)大街,现已沿着东西柏林分界线建成了长约1 200m的柏林墙纪念中心绿地(Berlin WallMemorial)。该场地被分为“柏林墙与无人区”“城市毁坏”“建造柏林墙”和“日常生活”4个主题分区[13],沿线设有露天展览站,以线性叙事的方式,讲述了柏林墙下的集体回忆(图5)。
3 和解教堂平面图与实景图Chapel of Reconciliation’s plan and picture
4 伤残者花园平面图与实景图Invaliden Park’s plan and picture
2.3.3 公共空间连接与整合
在进行了单一公共空间改造和建设的基础上,柏林政府结合城市规划沿柏林墙设置的专用骑行道路与水上游览航线,连接各个公共空间节点,便于当地居民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到达。
综上所述,对原有墙体、建筑的开发保护了柏林墙修筑时期的遗址,多种对公众开放的模式增加了遗址的实用性,实现了对遗址从物质单体到历史环境的全面保护(图6,表2)。此外,开放空间的有效利用适应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避免了遗址保护的僵化,有利于遗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17]。
5 柏林墙纪念中心绿地平面图与实景图Berlin Wall Memorial center green space
6柏林墙遗址地区的公共空间分布(2012年)Public space distribution in the area of the Berlin Wall site area (2012)
从柏林墙拆除至今,德国政府和地方民众也通过定期举办临时性的纪念活动铭记这段历史。包括设计展览、艺术表演以及装置艺术等(表3)。
1991年,名为“柏林明天”(Berlin Tomorrow)的展览在法兰克福的德国建筑博物馆内举行,展示了17个国际建筑师为内城重建提出的概念设计。2009年6月,为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柏林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包括举办了以柏林墙上的涂鸦为主题的服装展,推倒1.5km的“柏林墙”模型(由1 000块巨型多米诺骨牌组成)纪念活动。2014年11月,为了纪念两德统一25周年,设计师沿柏林墙原址线路设置了8 000只发光的气球,长达15km,在11月9日晚的大型纪念活动上,这些气球与放飞者的信息一起飞向夜空,象征着和平和希望(图7)。
表2 柏林墙中心城市段公共空间保护与规划内容Tab. 2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the Berlin Wall central urban area section
这些定期举办的不同主题的纪念活动增加了柏林墙的影响力,让世人铭记这段难忘的历史,从而实现了遗址景观在意义层面的延续性。这是对加害者的永恒审判,也是对受害者的永恒悼念。
除了上述主题纪念活动之外,柏林的创意人士、志愿者、地方组织、社区合作伙伴等还自发地进行临时性公共空间改造活动,通过改造柏林墙周边社区的闲置空间,将二战留下的衰败痕迹活化为多功能的邻里空间。
柏林政府从1999年开始展开“社会城市规划”,依靠政府资助的“邻里管理”(Neighberhood Management)项目鼓励公众参与,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中,闲置公共空间改造作为“邻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形式十分多样,例如,在闲置建筑中设立“青年创意工坊”“联盟球场”与“文化混血杂货店”等富有创意的活动;在闲置外部空间增加绿化种植,或将其改造为社区菜园;贡献街头座椅,临时搭建游乐设施等志愿活动[18]。富有创意的公共空间改造活动改善了柏林墙核心地区缺乏公共空间的社区现状,提升了居民参与就业培训、休闲文化活动的机会,增加了当地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中国虽然正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但是部分大城市已经出现了城市郊区化,中心城区后续发展乏力等城市收缩的现象,从增量发展为主的阶段进入存量发展的阶段。城市更新开始从以物质改造为主的 “大拆大建”的老旧模式走出来,迈入以人为本、多元包容的城市复兴[19]。在这种新形势下,遗址的保护和更新也需要更加多元化,以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从柏林墙遗址地区的保护规划进程中可以看出,协调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是柏林墙遗址地区的关键: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多元合作的管理模式,对建筑及周边环境的功能置入和合理开发,策划重大公共事件提升公众保护意识,形成了“以保护促发展”的模式,成功地利用文化遗产带动了区域复兴。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以下几点最具借鉴意义。
表3 柏林墙纪念活动一览表Tab. 3 List of commemorative activities of the Berlin Wall
7 柏林墙25周纪念城市俯瞰Aerial view of Berlin Wall’s 25th anniversary commemoration
遗址地区的保护规划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作,包括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社会公众、保护建设专家等,其中政府是保护与规划的政策编制者和牵头者。德国政府针对柏林墙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从最开始的搁置到设立专门部门,再到针对不同柏林墙遗址地区的不同保护和开发策略,形成了成熟的体制,可供我们借鉴。中国遗址保护应明确政府的责任,提供各种社会、经济、文化政策制度支撑,防止遗址地区因现代化建设的冲击和公民消极的保护态度,遭受不可挽救的破坏。
此外,德国政府通过实施以邻里管理为代表的公众参与制度,激发了广大市民对遗址保护的热情,有效地提升了公民对柏林墙的保护意识,还吸纳了更多的私人投资,缓解了政府遗址保护的资金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就业岗位,缓解社会保障的压力。中国可借鉴柏林墙案例,以民意作为历史地段政府决策依据,广泛征询所涉居民改造意愿,变“基层政府直接立项”为“居民参与式立项”。
德国政府通过墙体保留、原有建筑开发、新建博物馆等多种开发利用模式,不仅实现了对柏林墙遗址本体的保护,而且赋予了建构筑物新的功能,实现其二次利用,使得位于城市中心的遗址能够快速融入城市功能,是一种可持续的动态利用模式。
中国的历史建筑可借鉴德国的开发模式,遵循“审慎拆改、有机更新”的原则,在开发、再利用中进行保护,实现保护与开发的互补。首先,强调原真性的保护,坚决反对大拆大建。其次,根据遗址的类型、周边用地性质确定合理的开发模式,通过遗址功能的对接和转化,延续城市活力。要注意加强环境容量控制管理,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在开发与保护之间寻求平衡[20]。
在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事件”已经成为城市不容回避的一个概念。以“事件”(event) 为推动力的城市发展与环境景观建设策略正成为当代城市积极的发展模式,尤其对于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的建设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21]。在柏林墙遗址地区的更新过程中,一系列以柏林墙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不仅提升了柏林居民对于柏林墙的保护意识,而且提高了柏林的国际形象,带动了区域的活力复兴。作为城市文化内涵的载体,城市遗址地区是城市营销非常好的主题和选址地。如何利用遗址地背后的文化内核衍生出一系列城市事件,将历史事件整合进城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环境框架中,从而树立城市地域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带动旅游业和融资,使之成为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注释:
① 图1作者自绘;图2 作者自绘,底图引自柏林城市发展与住房部官方网站http://www.stadtentwicklung.berlin.de/umwelt/umweltatlas/edinh_06.htm;图3上图译自http://www.berliner-mauer-gedenkstaette.de/en/,下图由作者自摄;图4引自https://chanyouji.comattractionstrips164880;图5左图为作者自绘,右图为作者自摄;图6作者自绘图;图7引自https://www.designboom.com/art/8000-balloons-berlin-25-years-since-the-fall-of-the-wall-10-27-2014/。
② 表1、2由作者整理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