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训舟
(西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成都 610041)
亲社会偏好在劳动力市场的研究表现为在劳动力市场中“礼物交换”的行为广泛存在,公平和互惠的观念会对劳动力市场中的雇用行为产生持续重要的影响。也有实验证实了在劳动力市场中雇主和员工之间存在互惠偏好,雇主如果提供较高的工资,员工在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会选择一个较高的工作强度,并且在员工数量大于雇主数量的50%时,如果存在互惠的可能性,工资依然不会趋向于竞争性的均衡工资,但在一份完全合同中,如果没有互惠的可能性,工资会快速趋近于竞争性均衡工资。还有实验发现,在一份完全合同中,如果员工没有按照合同办事而选择偷懒,那么雇主可能还会不惜花费额外成本惩罚员工(Fehr et al.,1993)。本研究将欠薪行为定义为雇主拒绝按时或按量支付工资,通过实验设计将各因素控制和分离,并利用计量模型估计各因素对雇主决策的影响程度。
本研究共招募了本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84名参与者。在实验中,他们全部扮演的都是雇主的角色。将他们均分至两个不同的房间内,并告知已经随机为他们分配了角色,在一个房间内的同学扮演的都是雇主,而另一个房间的同学都是员工,他们将与另一个房间里的“员工”进行“礼物交换实验”(Fehr et al.,1993)。实际上,在这个实验中,并没有招募同学扮演员工,而是使用计算机模拟员工与雇主扮演者进行实验。但我们并未告知雇主这个事实,并向雇主强调实验双方分别在不同的实验教室匿名地进行实验。第一部分实验进行8轮,双方都是通过编号匿名地进行一次性交易,这样是为了排除名誉因素的影响,防止参与者做出不符合内心本意的选择。同样的,第二部实验双方都是通过新的编号匿名地进行交易,但是实验共有9轮。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当拖欠成功的概率提高时,雇主选择拖欠工资的概率提高了2.70%;当员工反馈的工作强度大于合同值,即互惠因子越大,则雇主越愿意选择支付工资;当拖欠的期望收益减支付的收益的差每增加一单位,雇主会增加0.033%的拖欠可能性;当投入风险实验资金比例越高,雇主更加可能拖欠工资。雇主与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变化对雇主选择是否拖欠工资没有影响。此外,女性比男性更倾向选择拖欠工资。相比于东部地区,来自于西部地区的雇主更愿意选择支付工资给员工。
此外,回归结果还发现,雇主的选择与员工人数下降比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着可雇佣员工的人数下降,雇主更倾向选择扣留员工。雇主选择扣留后员工的收益减少增加1单位,雇主增加4.97%的概率选择重新招聘工人。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更加愿意选择重新招聘工人。
基于研究的结果,笔者认为,解决员工工资遭到拖欠的问题应从三方面入手,即政府、企业与个人。对于政府来说,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提供法律救援、加大对欠薪行为的惩罚力度,以及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企业来说,追求利益的同时也不能损害员工的利益,同时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员工而言,他们需要学习利用法律保护自身利益,更不应该在工作中偷懒。要解决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用工荒”问题,从简单的表面上来说,企业可以降低招聘的门槛,放宽对性别、年龄、地域等的要求。从更深入的方面来说,必须要提高员工的报酬,以此来吸引农民工特别是有高技术的员工。长久说来,这就需要企业优化自身的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率,同时舍得培养优秀的员工。相反,利用法律的漏洞对员工的工资进行拖欠无疑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