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234000)
我国新能源汽车业已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在电子控制、系统集成和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上都取得了很大突破。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环保还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能独立自主研究、生产、制造和售后维修新能源汽车的人才,是非常紧缺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因此职业院校应以培养综合型和复合型的人才为己任,通过建设实训基地,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就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实训现状来看,缺口是很大的,为了能使学生更为熟练的掌握新能源汽车有关知识,促进汽车制造与维修等专业的改革,建设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可以说意义重大[1]。
2.1.1 把握实训基地的架构建设
结合实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产品的设计开发、技术服务和生产等一系列流程,对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构架建设进行整合与优化,将各相关专业进行有效融合,力求做到环境的真实化、设备的生产化、功能的系列化、人员的职业化和管理的企业化,以此作为系统化的设计标准展开建设。
2.1.2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来使汽车实训更为专业化,职业院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可以秉承着共建、共享与共赢的基本原则,企业负责向校方提供设备,学校出场地,共同建设符合实际需求的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的优势还体现在企业和院校能互通信息技术,有利于校方进行专业、专项技能的实训,使学生实时掌握科技的前沿。当学生毕业之后,可做到无缝连接,快速融入到工作岗位中去。
2.1.3 针对性的实训内容设定
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典型岗位和岗位群,对企业方所提供的项目数据及素材进行精挑细选,院方再经过二次修改整理、企业审核之后,以适应教学实践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共同完成实训项目和资源开发,不断优化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实训体系。实训的项目应囊括技术工程师、管理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及售后工程师这4个主要岗位群,对其相应的开发设计、市场管理、生产与售后维修等实训项目展开实践[2]。实训内容应与企业的岗位实际相符,能明确指导学生如何胜任岗位。
2.1.4 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的应用
职业院校应积极引入企业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将其落实到实训基地建设上,使实训更为精细化。比如对实训教学管理系统软件的完善、实训室开放式管理制度的完善、人员职业化管理和职业文化氛围的完善等。
结合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构建遴选机制,达到院方和企业方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与全面共赢,选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有较大影响力且拥有先进技术的代表性知名企业。校企共同致力于建设“厂中校”,校方负责提供培训教师,企业则提供场所、设备等。院方和企业方互相委派教师与工程技术工作者,进行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等活动。院校外部的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专业教学开展生产型的实训,实现将课堂同步搬到企业的现场。
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符合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的,是职业院校必然要落实的重大改革举措。人们应对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和举措深入研究,为今后新能源汽车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以理论参考。
[1]尹爱华.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6,33(12):24-25.
[2]郭海龙,张永栋,王庆坚,等.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