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琴
大学体育课是维护和提升大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坚持运动则是体质提升的前提与基础。然而,大学生对体育课爱厌褒贬有加、态度与行为不一,旷课、怠练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提高大学生体育课的愉快感与行为坚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双重模式理论”是Ekkekakis[1]提出的有关运动强度与感情反应(affective response)的关系理论,也是解释运动刺激与运动行为坚持性的重要环节。该理论基于愉快是行为源动力的“享乐理论(Hedonic Theory)”构建的,它从进化论的角度解释运动强度与感情反应的个体变异性,认为以低于乳酸阈(LT)或通气阈(VT)强度运动,个体倾向同质的积极感情反应;靠近LT或VT的运动,出现感情反应的个体变异;高于LT或VT则出现同质的消极感情反应。在健身运动过程中,运动强度设置可有指定强度(prescribed intensity)和自选强度(preferred intensity)两种方式。研究表明[2],当要求个体自己选择强度时,他们通常会选择带来积极感情反应的强度,Parfitt等[3]的研究发现,自选强度的感情反应比指定强度更积极。该理论的意义在于,以低于LT/VT的强度运动,个体不仅可能出现更多愉快感,进而可能会提高其运动坚持性(Pollock 1978)。
目前,国内外均有对双重模式理论的实证研究[4-5],然而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尚未见到,因此,本研究尝试运用该理论于大学体育教学中,以期验证双重模式理论,探索提高学生体育课愉快感与坚持性的教学模式,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思路。
1.1 研究对象
选取岭南师范学院公选课艺术体操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来自全校12个二级学院(体科院除外)的大二、大三两个年级,2个自然班共计99名,其中女生88名、男生11名。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1.2.1.1 体育课感受调查问卷
采用自制的问卷,以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度、上体育课时情绪感受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对运动强度、强度设置方式的偏好。
1.2.1.2 感受量表(Feeling Scale, FS)[6]
它是一个11点、单条目的两极等级量表,常用于评价运动中的感情反应。量表范围为-5至+5共11个点,分别表示感受的程度大小。表上标有7个感受特征,“0”表示“不好也不坏”、“+1”表示“有点好”、“+3”表示“好”、“+5”表示“很好”、“-1”表示“有点坏”、“-3”表示“坏”、“-5”表示“很坏”。
1.2.1.3 主观运动强度量表(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7]
本研究采用Borg 0-10量表,该量表由0到10共11个等级组成,0-10的11个点上标有8个运动感觉特征,分别表示用力感觉的程度大小。“0”表示“一点也不用力”、“1”表示“非常轻松”、“2”表示“轻或弱”、“3”表示“适度或中等”、“4”表示“有些费力”、“5”表示“费力或重”、“7”表示“非常重”、“10”表示“非常非常重,几乎最大”。
1.2.2 准实验法
依据双重模式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构建“强度-情绪”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弱化学生对体育成绩的关注,优化运动强度设置方式,强化学生对每次课的过程感受,加强“情绪峰值”记忆。要求学生在确保练习时间的前提下,上课时可以自己感觉舒服的强度进行运动,学生可随自己的感受加大或减小用力程度。同时注重放松部分对学生积极感受的激发。
实验时间12周,1次/周,90分钟/次。每次课平均练习时间75分钟,其中集体练习约为50分钟,分组练习约25分钟。
实验前,向学生讲明实验程序,所有学生填写体育课感受调查问卷,熟悉FS、RPE两个量表。要求学生每次课后记录课中的强度等级及感受。第3、6、9、12周课后填写FS和RPE,描述过去3周课上的情绪感受及主观强度。
1.2.3 行为观察法
记录学生课堂考勤情况,评价缺席率和补课率。每班随机抽取5名学生,观察其上课的状态,记录其上课练习的时间。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2003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1 大学生体育课的感受、影响因素及运动强度偏好
从调查中了解到,57名学生表示喜欢上体育课,约占57.58%;32名约占32.32%的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喜欢或不喜欢;10名学生表示不喜欢体育课,约占10.10%。在问到上体育愉快与否时,只有47名学生自述感觉是愉快的,约占总人数的47.48%,49名学生感觉一般,约占49.49%,仅有3名约3.03%的学生感觉不愉快。这个结果反映了当前的普遍状况,多数学生喜欢体育课,但课上获得愉快感却不够,其结果势必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真心期待和主动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图1),78名约78.78%的学生认为,影响体育课愉快感的最主要因素是运动本身的特性,如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接下来依次是气候状况、人文环境、场地器械条件及其他因素,分别占比为63.64%、56.57%、52.52%、10.10%。
调查中还发现,对于运动强度的偏好(图2),87.27%的学生偏好中等强度,10.91%的学生喜欢小强度,1.82%的学生偏好大强度,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偏好中小运动强度,只有极个别学生偏好大强度运动。对于运动强度的设置方式(图3),89名学生认为自我选择的运动强度更能令自己感到愉快,约占89.90%,只有7名约7.07%学生表示喜欢他人给自己指定运动强度,3名约3.03%的学生则对指定强度、自选强度没有明显的偏好,两种强度设置方式没有区别。
图1 影响学生体育课感情反应的因素
图2 大学生对运动强度偏好的人数百分比
图3 大学生对运动强度设置方式偏好的人数百分比
2.2 大学生体育课的自选运动强度特点
第3周、第6周、第9周和第12周,让学生回溯前3周体育课自选运动强度的等级,表1所示为主观运动强度每个等级的人数百分比。从表1中可看到,体育课中学生的自选运动强度虽然存在不同,且每次测试的数据都有些变化,但是其分布基本都落在“RPE=0至RPE=5”之间,其中RPE=3的人数百分比最高,其后依次为RPE=4、RPE=2、RPE=1、RPE=5、RPE=0。
表1 大学生体育课自选的主观运动强度的人数分布百分比(%)
2.3 “强度-感情”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育课的情绪感受及行为表现的影响
第3周、第6周、第9周和第12周调查大学生前3周体育课的感受,体育课的感情反应人数及百分比见表2。结果显示,学生自述体育课积极感情反应(FS得分为1~5)的人数百分比分别是,第1-3周平均感到积极感受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8.89%,第4-6周为89.92%,第7-9周为88.89%,第10-12周为88.89%,4次测试反映的积极感情反应的百分比比较接近。同时,4次测试均有超过1/4的学生自述课上感觉很好(FS得分=5),另外,第3周、第6周、第9周的测试学生自述消极感受(FS小于0)的均为2.02%,第12周自述消极感受的有1.01%。
表2 大学生体育课中感情反应的人数及百分比(%)
本研究对大学生体育课的运动行为表现,是从体育课的缺课率与补课率、课堂练习时间与练习密度两方面来进行评价。
考勤记录显示,12周2个班临时请假或缺席的学生达77人次,缺课率为6.48%。补课的有69人次,补课率89.6%,与前一学期相比,补课率提高了13.4%(63人次请假或缺席,48人次补课,补课率为76.2%)。学生补课之后,该公选课的实际缺课率变为0.67%。
对随机抽取的10名学生12周课上练习时间的统计发现,包括集体练习和分组练习在内的平均练习时间为70.4-72.8min./次课,每次课的练习密度为78.2%-80.9%,占每次课练习总时间的93.7%-97.1%。
Pollock(1978)曾提出“运动(exercise)-感情(affect)-坚持性(adherence)”的因果链假设,认为运动坚持性与运动引起的感情反应有关。为阐述这一因果链关系,Ekkekakis[1]提出了“双重模式”理论解释因果链中的重要的一环“运动强度-感情反应”的关系。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体育课愉快感、影响因素、运动强度与设置方式的偏好,检验“强度-情绪”教学模式对促进大学生体育课愉快感和坚持性的影响,从而验证双重模式理论。
3.1 大学生体育课的愉快感、影响因素、运动强度及设置方式的偏好
“运动能使人感到快乐”是人们普遍认为的一种观念,然而近30年的运动与感情反应的剂量-反应(does-response)关系研究表明,两者并不是如传统观念的简单关系。一系列研究给出了运动引起的情绪感受存在个体变异性的证据[1;8-9;5],认为,运动带给人的有的是愉快感,有的则是不愉快感。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从偏好的角度,了解影响大学生体育课愉快感的因素,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上体育课感到愉快的有47.48%,感到不愉快的有9.09%,有49.49%的学生对体育课没有愉快或不愉快感。这个结果一方面表明一半以上的学生从体育课中没有获得愉快感,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体育课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愉快感。
研究发现,影响学生愉快感的因素有运动本身的特性、人文环境、气候情况、场地器械条件及其他等因素,其中运动本身特性对大学生体育课愉快感的影响最大。这个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Rejeski等学者(1995)曾强调运动刺激对锻炼者主观运动体验影响的重要性,Ekkekakis等学者认为[9],运动强度等运动处方的构成要素对感情反应影响更大,换句话说,运动强度是影响运动愉快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在进一步了解中得知,大学生对运动强度有偏好性,大多数学生偏好中小运动强度,该结果部分支持了“双重模式”理论[1],小强度运动有同质的愉快反应,中等强度运动感情反应则产生变异[5],即有的感到愉快、有的感到不愉快。同时,研究还发现大多数学生偏好自我选择运动强度,仅有极少数学生偏好他人设置的指定运动强度。这个结果支持了以往研究[10],谢琴研究发现[10],11-20岁青少年体育锻炼因果定向占优势的是自主定向(autonomy orientation),即该年龄段的个体努力争取自我决定感,并且寻找机会去自我决定个人的行为[11]。
上述研究结果证实了运动强度对大学生体育课愉快感的影响作用,为体育课教学改革实验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3.2 “强度-情绪”模式对大学生感情反应及坚持性的影响
本研究基于“双重模式”理论的观点设计大学体育课,以学生自我调节运动强度进行练习,研究其对学生感情反应与运动坚持性的干预效果,以探讨促进大学生愉快感与坚持性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
本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体育课中自选强度为RPE=0-RPE=5之间,即自选强度范围在“一点也不用力”到“费力”之间。“RPE=4”表示“有些费力”,相当于有氧向无氧过渡的拐点前后区域[8],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选择的运动强度均在低于乳酸阈/通气阈强度,少部分学生选择的是等于或略高于乳酸阈/通气阈的强度。该结果与Parfitt等人[12]的研究基本相同,他们研究发现不运动者自我选择的运动强度都是在乳酸阈强度上下,同时支持了Ekkekakis等人[13]关于个体对运动强度的偏好存在差异的观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以自我调节运动强度的方式上了12周体育课,第1-3周平均感到积极感受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8.89%,第4-6周为89.92%,第7-9周为88.89%,第10-12周为88.89%,上述结果与实验前47.48%的学生体育课感到愉快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说明体育课让学生自己选择运动强度有利于学生愉快感的提升。这个结果支持了以往研究,研究显示[14],超重者以自选强度和超过自选强度仅10%的指定强度运动,自选强度的感情反应比指定强度的更积极。究其原因,可能一是因为自主选择强度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控制感,进而有利于积极感情反应[15];二是学生的自选强度恰好落在Ekkekakis等人[1]提出的出现同质愉快感的低于乳酸阈/通气阈的强度范围,Ekkekakis等解释认为[1],该强度范围处于人体内环境稳定状态,人类进化中的适应反应即为愉快感。
运动坚持性是指个体运动行为在时空上的维持状态。本研究对大学生体育课的坚持性是从缺课率与补课率、课堂上练习时间与练习密度来评价的。
本课程是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由于安排在晚上授课,经常会遭遇与临时调整的专业课程或一些学生社团活动发生冲突,有时学生也会有个人紧急事务要处理,因此学生就不得不请假或缺席。研究结果显示,12周的缺课率与补课率分别为6.48%、89.6%,这个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大学体育课程的坚持性。从每次课的运动参与行为来看,随机抽取的10名学生12周平均课堂练习时间为70.4-72.8min./次、练习密度为78.2-80.9%/次,说明学生在每次课上的运动参与是活跃的、积极的,综合考虑每次课以及12周学生的运动行为,结果反映了学生有良好的体育课运动坚持性。
4.1 58.58%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实验前47.48%的上体育课感觉是愉快的。影响体育课感受的主要因素是运动本身的特性。大学生偏好中小强度和自我选择的运动强度。
4.2 大部分大学生自选运动强度为低于乳酸阈/通气阈强度(RPE =“0-4”)。
4.3 “强度-情绪”模式能提升大学生体育课的积极感情反应,对大学生体育课的行为表现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本研究是在体育课自然教学条件下的初步研究,在研究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实验设计没有安排对照组进行比较,数据的统计仅采用百分比方法,这些都可能对结果的解释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对运动强度的评价若采取主观和客观两种手段评价可能更全面。这些都将是今后研究有待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