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调查问卷数据的学分制课程体系改革浅析

2018-12-04 09:28李翔李美求黄天成冯定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分制问卷调查课程体系

李翔 李美求 黄天成 冯定

摘 要 为了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适合新时期教学要求的课程体系,针对学生群体对于学分制的理解和意见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为学校即将实施的学分制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学分制;课程体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0-0090-03

Analysis of Credit System Course Reform based on Student Sur-

vey Questionnaire Data//LI Xiang, LI Meiqiu, HUANG Tiancheng,

FENG Ding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im-

prov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and explore course systems that are

suitable for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in the new perio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s were conducted. The surveys were about the under-

standing and opinions of the student groups on the credit system,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which would provide the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credit system course reform in our school.

Key words credit system; course system; process equip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1 前言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制度,以学生取得的学分作为判断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1]。它是生产力发展、科学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学分制的基础和实质是“选课制”,即学校制定弹性课程,学生自主灵活选课[3]。学分制与选课制是相伴相生、互为依存的,如果没有科学、系统、完善的选课制作为支撑,推行学分制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高校推行学分制应该建立完备、完善的选课制。

选课制的核心在于“课”,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大约能向学生提供1800~3000门课程,而美国最优秀的大学则能提供5000~10 000门课程。长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结合学校以及学院的现有资源,开设专业课程33门。为了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最大限度地赋予学生学习自主权和成才自主权,利用学分制的优点来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对长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对学分制课程体系改革的看法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构进行如下分析。

2 调查问卷统计

由于本专业的教学特点,不同年级的课程体系差别较大:大一以公共基础课为主,大二在公共基础课的基础上结合部分专业课程,大三主要为专业课程并辅以部分教学参观,大四主要开展专业知识的应用实践。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课程体系的认知不同,对于学分制的认识和看法也不相同。本调查的对象涵盖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学生,共发出问卷320份,收回有效问卷320份。收集问卷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并统筹分析,内容包括对学分制的认识、对学分制的看法、不同类型课程的比重、选课考虑的因素和课程学习的安排几个方面。

对学分制的认识

1)对本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计划了解程度:16.7%十分了解,75.0%基本了解,8.3%不了解。

2)对学校将实行的学分制了解程度:23.6%十分了解,58.3%基本了解,18.1%不了解。

3)是否清楚自己所学专业的学分要求:30.6%非常清楚,58.3%基本清楚,11.1%不清楚。

4)能否随时方便地了解自己专业或自己感興趣专业的教学信息:25.0%能,47.2%只限于本专业,12.5%不能,16.7%没有主动了解过。

对学分制的看法

1)对学校将实行的学分制教育模式期望程度:30.6%非常期望,45.8%比较期望,22.2%一般期望,0.0%不期望。

2)对所选的选修课程满意程度如何:29.2%非常满意,48.6%比较满意,20.8%一般,1.4%不满意。

3)目前学校提供的选修课与你的兴趣发展需要的符合程度如何:22.2%非常符合,47.2%比较符合,26.4%一般,4.2%不符合。

4)学分制管理实行弹性学制(3~6年),达到规定学分可提前毕业:38.9%希望提前毕业,58.3%希望正常毕业(4年),2.8%希望延后毕业。

5)现行专业的学分要求总量是否合理:11.1%认为过

高,8.3%认为过低,63.9%认为合理,16.7%表示不知道。

6)本专业在学分制下,规定的年限内修满的最低总学分应是多少:130~140(30.6%),140~150(33.3%),150~160(22.2%),160~170(12.5%)。

7)对目前所学专业要求上有什么看法:59.7%认为学分构成比例很好,在掌握必修课的基础上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33.3%认为学分构成比例不均衡,有些课程不想学又不得不学;6.9%无所谓,只要能拿够学分顺利毕业就行。

8)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会担心拿不到学分:11.1%非常担

心,43.1%担心,11.1%无所谓,34.7%不担心。

9)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是否愿意有导师:90.3%是,

9.7%否。

10)在实行学分制下导师的指导意义如何:37.5%认为非常有意义,55.6%认为有意义,5.6%认为可有可无,1.4%认为没有意义。

不同类型课程的比重

1)当前学校规定的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比例如何:29.2%认为非常合理,45.8%认为比较合理,20.8%认为一般,2.8%认为不合理。

2)必修课和选修课学分合适的比例:1:1(16.7%),2:1(43.1%),3:1(31.9%),4:1(8.3%)。

3)学分制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含毕业设计)的学分比例:6:1(6.9%),5:1(13.9%),4:1(33.3%),3:1(45.8%)。

4)通识课(政治、数学、英语、体育等)在总学分中所占比例如何:25.0%认为非常合理,47.2%认为比较合理,22.2%认为一般,5.6%认为不合理。

5)对于学校教学工作及课程设置:43.1%认为应上好现有的课程,51.4%认为应多开一些选修课或讲座,68.1%认为应多开设专业技能训练课,54.2%认为应讲授一些社交人文礼仪等知识。

选课考虑的因素

1)在选修课程时,是否会考虑课程的时间安排:76.4%会,考虑其他课程的安排;4.2%会,避开就餐高峰;18.1%会,考虑其他事物的安排;1.4%不会,不需要考虑。

2)选择某门选修课程的动力是什么:43.1%为专业方向及发展,86.1%为自己的兴趣爱好,15.3%为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33.3%为能够较容易获得学分,44.4%为储备知识、就业需要,4.2%为随大流。

课程学习的安排

1)没有课的情况下如何安排:56.9%自主学习,81.9%休息或者娱乐,44.4%旁听自己感兴趣的事,19.4%做兼职。

2)学分制的实行对个人学习计划自主安排的意义:25.0%非常有意义,50.0%有意义,22.2%可有可无,2.8%没有意义,1.4%完全没有意义。

3)为满足学生修课需要,若按每天七大节排课模式编排课表,滚动开设课程,愿意选择哪个时间段上课:07:10—

09:00(29.2%),09:10—11:00(87.5%),11:10—13:00(15.3%),13:10—15:00(22.2%),15:10—17:00(72.2%),17:10—19:00(19.4%),19:10—21:00(38.9%)。

4)学生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课程前后衔接的要求选择课程,每个学期理论课程至少需要修读学分:15(9.7%),20(30.6%),25(45.8%),30(11.1%),35(2.8%)。

5)学生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课程前后衔接的要求选择课程,每个学期理论课程最多不超过多少学分:20(8.3%),25(26.4%),30(40.3%),(22.2%),40(4.2%)。

3 结果分析

1)本专业学生对于现有人才计划的了解认识程度尚可,80%以上学生对学校即将实施的学分制较为了解,近78%的学生对于学校即将实施的学分制教育模式呈积极的期望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于教学信息的了解主要限于本专业课程,不利于全面发展。在之后实施选课过程中,要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多种信息和更加便捷的途径。

2)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比例最多选择3:1,学生普遍希望课程教学过程中包含更多的实践内容。这反映目前实践课程的设置数量与学生的期待还有差距,从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面考虑,可适当增加实践课程。但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由于实践类课程对时间及场地有要求,经常出现难以开设的情况;此时可以在理论教学中多引入视频录像,将设备结构组装或者生产工艺流程展示出来,让学生反复观看和了解,也可以对空乏的理论知识形成有力的补充。

3)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对于拿不到学分并不担心,这也是学分制的弊端之一。当学生可以拿到最低要求的学分时,对一些课程的学分就持无所谓态度,这会对教师的授课积极性甚至授课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也是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针对这一情况,在实施选课时应采取合适的监督方法,如实施补考或重修制度,督促学生慎重选课,选课之后认真学习。

4)学生普遍对学分制下的导师制呈积极态度,可以合理配置导师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本专业的课程既范围广,又内容精;既重理论深度,又重实践应用。导师在指导学生时,既要兼顾某一领域知识的完整性,又要注意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点,引导学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与此同时,还要避免由于学分制下的自主权,学生选课或者学习偏向某一方面,自身不能均衡发展。

5)学生普遍希望除现有课程之外,多开一些选修课或讲座,多开设专业技能课,多讲授一些社交人文礼仪等知识。这反映学生期望多样化的选修课,选修课的内容还需更加广泛,满足学生对于课下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6)学生对于目前学校提供的选修课以及课程的实施情况均比较满意,认为现有选修课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尚可。学生在选择选修课时会重点考虑课程间的冲突,因此在设立选修课时,如果同一时段出现多门人数较多的选修课,就要考虑课程时间的编排。

7)对于课程的选择,学生主要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其次是专业发展及方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但是只从兴趣出发,难免会出现偏科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保证授课质量的同时,要能够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利用兴趣引导学生选课和学习。

8)学生的课余安排主要为休息和娱乐,其次为自主学习。这表明学生还缺乏课下学习的自觉性,不利于课程内容的强化和巩固,需要给予一定课下学习的促进力。可以安排适量的课余学习任务,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9)学生普遍认为学分制的实施对于学习计划的自助安排具有积极意义,可以随时了解自己专业以至感兴趣专业的教学信息,并且较清楚所学专业的学分要求。现行专业的学分制要求总量合理,构成比例很好。这些评价均有利于学分制的開展与实施。

4 结语

本文以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为对象,涵盖大一至大四各个年级,对于学校即将实施的学分制课程体系改革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对于学分制课程体系改革普遍持积极态度,希望通过学分制改革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并且就课程内容、编排以及组织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学分制课程体系改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习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弊端,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避免学生出现偏科以及不在意部分课程学分的情况。本文的调研内容以及分析希望为学校即将实施的学分制课程体系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参考文献

[1]杨美霞,董文杰,应康.学分制下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4(7):46.

[2]刘青.中国高校学分制改革及发展对策分析[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

[3]游美琴.高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改革的困境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0(23):11-13.

猜你喜欢
学分制问卷调查课程体系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