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雄
在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个松鹤图南竹笔筒。此笔筒为少年刘少奇于1916年寒假期间精心雕刻而成,高15.1厘米,直径8厘米。笔筒外壁上雕刻的图案为:一株挺拔的松树下,仙鹤傲然独立。松鹤旁刻有一首诗:“挺然百尺之,松绕有生志;舞是千年之,鹤德少尘心。”落款“卫黄作”。笔筒上的图画栩栩如生,诗作字迹匀称遒劲。这件诗画合一的南竹笔筒雕刻工艺品,彰显了作者的文化涵养与人生志向——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品格高尚、有益于人民的人。笔筒经鉴定为一级文物。
刘少奇谱名绍选,字渭璜,后改为卫黄。1916年夏季,刘少奇从玉潭学校毕业后回到炭子冲老家呆了10多天,不顾家人的阻拦,又背上行李来到宁乡县城,相邀同学贺执圭、任克俊等一道去长沙求学。
古老的长沙城里,街头巷尾人如潮涌,商贾云集,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打倒帝制余孽”“建立民主共和”一类的标语和传单不时映入眼帘,滚滚奔流的湘江帆影移动,一派百舸争流的诗画景象。刘少奇三人乘船渡过湘江,从小西门码头径直来到城北局关祠宁乡寄宿舍住了下来。
当时,长沙有一所小有名氣的学校,叫驻省宁乡中学,设在局关祠宁乡寄宿舍旁边的望麓园,以培养宁乡籍学生为主,教员大多数是宁乡人。校长黄锡类原来是玉潭学校校长,得知刘少奇、贺执圭、任克俊3个玉潭学校高材生来到长沙求学,便求贤若渴地亲自去他们的住地看望,动员他们报考驻省宁乡中学。经过严格的插班入学考试,刘少奇三人被驻省宁乡中学录取了,编入二年二期第五班学习。
考入驻省宁乡中学后,刘少奇便全身心投入了中学阶段紧张的学习,并积极参加了驱逐湖南反动军阀汤芗铭的斗争。经过半年刻苦学习,刘少奇期末考试各科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同学们感叹道:“‘刘九书柜真是名不虚传呀!”刘少奇在驻省宁乡中学学习期间,除了重视学习自然科学,同时十分关注时事政治和社会科学,时刻把国家和民族的盛衰危亡挂在心头。
当年寒假,刘少奇回到家乡炭子冲。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他利用读书习字的间隙,用小钢刀精心雕刻了这个南竹笔筒,希望自己像松树那样坚韧不拔,像白鹤那样志向高远,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