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现实”离现实有多远

2018-12-04 18:07石勇
华声 2018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底层现实主义商业

石勇

前段时间上映的《我不是药神》荣获“优秀的现实主义影片”,恰如其分。但我捕捉到了一个不对劲的地方:观影过去一段时间后,观众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也许这个地方,正隐含着某种神秘信息。

以现实的名义逃避现实

我作了一个50人的观影感调查:请他们谈一下现在的感受——真实的、现在的内心体验,只问内心,什么也不问。

收集到的答案形形色色,但基本上是“现在没感觉了”“已经过去了”“再想到好像有点low”“再听到它就有想逃避的感觉”“还不错,但不会再看第二次了”。表示到现在仍然深受震撼,影响或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的,一个也没有。

有一个评论我认为颇具代表性:“眼下所处的现实生活才是社会原貌最真实、深刻的写照,对电影呈现出的那些内容,已经感到虚空,遥远。”

现实主义电影中的“现实”,在人们内心的嵌入深度可能被高估了,它其实只是进入了心理结构的表层。因为,人们虽然亲近这部电影反映的现实,但看过之后,却又只是想远离它——这正是看这部电影更多是在“逃避现实”,通过电影完成一次“现实主义表达”的证明。

这部现实主义影片,“现实”更多的只是一个打动人的背景,它的火热,更多还是商业手段。只是在不动声色中,观众以为打动自己的完全是现实因素而已。准确地说,《我不是药神》应该是一部现实主义影片+商业影片。

尽管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现实之中,但恐怕在心理上、认知上,更多还是处于现实的表层,拒绝进入更深。这正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智倾向。而逃避其实是很容易的,只要不断地把这个热点扔在身后,马上迎接下一个热点即可。换句话说,对现实的言说无论是采用了电影的方式还是现实事件的方式,其功能更多只是引爆了一种压抑的群体情绪。情绪发泄之后,其价值即已被消费完毕。

被改变的人心

所以,问题并不是出在现实主义电影,而是出在现实本身的发生逻辑以及人们对现实的心态,它们可以影响出现什么样的电影,或以什么样的风格出现。

今天中国的现实问题很多,高房价,医疗,教育,阶层流动,利益分配,环境,道德,各类歧视,性侵(性骚扰)……所有这些问题都跟大家的利益和心理息息相关,而它们的解决恰恰又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按理,它给现实主义电影或文字上的“非虚构写作”提供了强大的现实基础和灵感。无数优秀的艺术作品和文化产品,应该是从这里坚实地生长出来的。

可是,在多年前,也有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电影,更多地反映社会底层原生态的生活,但并没有什么社会反响,只是在文艺圈里获得较高评价。即使是2018年的现实主义电影《暴裂无声》,拍得确实很不错,但票房的主要来源是中产,中下层对它并不感兴趣。

这些反映社会底层的现实主义影片不被大众关注,既有时代背景,也有心理问题。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产群体的壮大使人们有逃离底层的冲动,不会把那些似乎属于过去年代的社会问题当成跟自己有关的公共问题。《暴裂无声》其实正确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它所设定的主角既有社会底层,也有中产阶层,还有土豪。那应该能受到中产中下层这个票仓的欢迎了吧?

仍然没有,原因就在于:它有点残酷、压抑,过高估计了观众直面真相的能力;它讲的故事,尽管打上了社会底层和中产的标签,但其实仍然跟主流的中产中下层的利益无关,因此在心理上似乎也无关。

所以,一些人看它,主要是因为艺术,而不是因为普遍的现实,更不是因为普遍的心理。因为缺乏普遍性现实的背景,以及对群体心理的宣泄,它更是无法带动那些习惯看直播、读鸡汤、“岁月静好”的人看。这就是这类现实主义影片在现实中产生的讽刺性效果。

现实的发生逻辑是:绝大多数现实问题,皆非“自然”,也非偶然,而是某种利益结构扩张的结果。它们打造了一条利益食物链和心理食物链,把所有人都嵌了进去,展开了对食物链位置的争夺。于是,人心、社会机制也作为因素参与了对现实问题的制造。在这种情况下,要改变现实很难,而直面它是痛苦的。很多人表现出对现实的逃避,不愿意在认知上、心理上,甚至行动上嵌入太深,就很正常了。

现实主义电影所碰到的问题并不是现实本身,而是已经被现实改变的人心。

所以,现实主义电影如果要成功,呈现在他们面前的现实,不可能是原生态的现实,不可能是可以深入到一个人的认知和心理结构里的现实,而只能是普遍化的,浮在人们的认知和心理结构表层的现实。

还会出现怎样的现实主义电影?

在这样的现实和人心下,《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电影,只是既叫好又卖座的现实。

我们在电影院看电影时能感受到,它画面宏大,非常逼真,现实味非常足,而且形象丰富。所以按照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的说法,电影完成了人类几千年来的一个伟大抱负——复制一个神秘又客观的“现实”。巴赞说,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征就是纪实特征。意思很明确,干“现实主义”这件事,电影可以干得非常出色。

但在过去几年,流行的并不是现实主义电影,而是在娱乐和商业上下足了功夫的没有现实根基的电影,它迎合了人们逃避现实的需要。只是,在被消费得让人产生了腻烦心理后,商业味也很浓厚的现实主义电影才获得了空间。

就中国现在的社会背景来说,显然会出现这样叫好又卖座的电影:一方面,好像回到了电影最初的那个功能——纪实,但另一方面,却又要用商业的东西来取代原生态的现实,营造出一种满足人们因为跟现实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需要的现实。这就意味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将有一个新的开拓。

如此一来,跟过去风格不同的现实主义电影或许会有这样几个特征:能绕开人们的心理保护,不触及到心理保护,讲的故事,让人深有共鸣,但不會造成心理的压抑,相反,在引导情绪宣泄后,还会给出希望的力量;成为一种公共情绪的载体,把握好现实和商业的度,呈现出的现实,迎合的是人们的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似乎有解决的可能;表现出某种公共性的反思、思考,凝聚或形成一种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的观念。

我们当然希望,一部好的现实主义电影能够在作为一种公共情绪的载体的同时,也能够作为一种公共情感、公共认知的表达,让我们能够关照和反思现实,形成和凝聚共识,推动社会进步。但无论怎样,要有市场,就都无法离开娱乐和商业,无法离开对现实和社会心理的考虑。现实主义电影、社会心理和现实的良性互动,相互提升,也许需要一个平衡。

摘编自《南风窗》2018年第16期

猜你喜欢
社会底层现实主义商业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盲山》的“盲点”释义
新法律现实主义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了解社会底层心态为精准扶贫把“心脉”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新现实主义巨匠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