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医改梦

2018-12-04 18:07邓萍
今古传奇·故事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药商惠民会员

邓萍

1.医改

5月,重庆,天气有些热得逼人了。刘群穿梭在他的办公室之间,嘶哑着嗓子。找他的人太多,来划款的、来联系业务的、来采访的,也有相关部门查账的。

“他们来看我有没有商业贿赂。”刘群说,“从3月份查到现在,还没查到什么,不过我心里一直很踏实。”有迹象表明,这些调查可能与商场竞争对手有关。

他的朋友和下属一听他这样说话就很紧张,因为在他们看来,他“树敌太多,难免要遭人暗算”,更让人担忧的是,他现在依然一点儿也不低调。不过刘群对朋友们的担心并不在意,他老挂在嘴上的话就是:“大不了把我灭了,谭嗣同都可以为改革赴死,我们这一辈人,出个烈士又算什么呢?”

目前刘群属下的公司拥有资产2.5亿——在重庆,他这种刚40出头的亿万富翁凤毛麟角,但他似乎对这一切并不十分珍惜。

刘群是在今年3月份开始出名的,他属下的长龙集团推行的“惠民中国医疗行动”在重庆从万州启动,之后覆盖渝东、渝南多个县市的一线医院。加入这个惠民医疗联盟的患者在与他合作的医院看了病,可以拿着账单到他那里报账,甚至癌症、艾滋都可以报。到5月,与他合作的医院已有10家,有3家已经开始启动,他的会员一下就拥有10万之众。

媒体开始对他的做法半信半疑,因为按照常规的猜想,商人做事肯定“有利可图”,但后来想明白了,发现老百姓从他那里的确可以得到实惠,所以有人就开始称他为“中国医改民间第一狂人”。刘群对这个称呼还是认可的,他说,这种“优秀的商业健康保障模式”可以破解中国医疗体制的死结。

他在医药行业泡了10多年了,对这个行业的内幕了解太深。老百姓越来越看不起病。从2000年开始,刘群就在思考如何破解“看病贵”这个死结。

2005年12月11日晚上,他突然有了主意,在本子写着:我要搞一个惠民的医疗救助行动,与医药工业、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共同结成联盟,厂家利润控制在10%左右,商业费用和利润控制在10%以内……到天亮的时候,他的笔记本已经记满了200多页。

早上8点30分,刘群直奔公司,召集中层以上的干部,宣布他的构想。接下来,研究具体细节、合理的利潤比例,找合作单位。

到2016年3月1日,“惠民中国医疗行动”正式在万州三峡医院启动。长龙集团负责发展会员,并将合作医院作为其会员伤病救治及医疗保健等活动的定点医院。

“惠民行动”吸引会员之处也很简单,通过给予会员看病补贴,来降低其看病支出。具体办法是,会员分为多个档次,基本会员费为每年20元钱。凡是以20元购买一张会员卡即可成为会员,不但立即获得由长龙集团一次性免费派送价值35元的药物,此后每次看病还可以获得由长龙集团按就诊者药品总费用13.6%支付的现金补贴。

在长龙集团与医院的合作协议上,有一条双方都认为很重要的规定:作为合作医院,应按照协议规定对会员使用廉价的、质量合格而没有临床促销的药品。

这些不带促销费的药品正是加盟的1000余家药商提供的,刘群说:“我们和医院在用这些廉价实用药上有详细的约定,如果医院没有按照协议用药,我们不但不给予补贴,还要向医院追索责任。药商的利益以此能得到保障。”当然他并不排斥更多的药商加入,但加入的条件就是必须在规定的价格之下,“我们只给药商10%的利润。”在此基础上,协议还要求医院对会员的就医检验、检查费按医院现行收费标准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并提供快速服务。

“实际上我们就得以通过终端消费者的巨大数量而获得了与医院的谈判权,又通过与医院的合作,获得了与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权。”他称之为抓住终端,带动两头。他举了个例子,有次去重庆一个县人民医院谈,希望对方加入他的惠民联盟。谈了半天,对方仍然犹豫,因为这种“改革”于医院来讲,确实有“割肉一样的疼痛”。刘群起身就走,走时丢了一句话:“我们下午去另一家医院谈谈。”结果不到半个小时,这个县医院的领导就打电话来,同意参加。

“他们为什么要同意,就是怕我把这个地方的病人全部带走了。另一家医院如果参加,病人一得到实惠,肯定往那个地方走,我给他们带来的完全是致命的打击。”

在医院、药商加盟的同时,保险公司也看到了他要产生的“低价位、广覆盖”格局。数目巨大的会员群体吸引了保险公司的眼球。在这些会员中,有星级会员,他们要么条件较好,要么是危险工种,这些会员出现的意外较多。刘群把这些会员的会费拨出一部分,通过与保险公司谈判,以低廉的团购价格为星级会员购买重大意外伤害、意外事故、意外疾病险。将直补金额大的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

“我在这里面没多大风险,他们也没风险,我其实就像个国际警察,招呼大家不要乱来,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一个很合理的平台。”刘群把这个总结为1122分享法则,他认为这样能够实现利润再造,建立新的药品流通使用秩序和医疗模式,改变观念。他希望达到的目的就是:通过他的直补模式,撬动目前的医疗机构的价格机制,通过价格机制,调整出供求机制,逐渐形成一套健康的竞争机制。

他说这里面有个大家一看就明白的窍门:把药品厂商用来跑招标的钱,用来给医生回扣的钱都省下来了,这笔钱就成了补贴患者和医院的来源。另外,大家通过这种方式固定了越来越多的患者,这就是老百姓都明白的薄利多销。

这种模式把上千家制药厂商、保险公司、医院等多个环节都拉进这个利益共同体,在扩大联盟体内部成员业务量的同时,也使以往虚高的药价大幅下降。而更大的颠覆性在于,它在以行政力量主导的药品招标采购体系之外构建了一种新的流通秩序,从而对现行的主流医疗体制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而长龙集团,则可以迅速聚集巨量会员,从而实现中国最大的社会医疗保障机构的商业蓝图。

2.理想

刘群说,他的精神领袖是自己的母亲。母亲当年是重庆城里的医生,曾下放到长寿农村。到农村后,母亲成了赤脚医生。刘群童年的记忆就是常常跟着母亲到处去帮人看病,以至他8岁的时候,就可以给人打针了。看病是免费的,母亲从来都没怨言,再远的地方都去。家里粮食、白糖,经常都被母亲接济给了病人。

“所以,我对农民是有感情的。”农民因为缺医少药看不起病而引发的悲剧,刘群见得不少。

1988年7月,大学毕业后,他分到长寿农业局水产站。工作了两个月,领导说双龙要建个职业中学,很需要老师。刘群一点头就去了。课余时间,他就走村串户,去给农民上课,讲如何养鱼。

讲课过程中,农民提了个问题:“我们养的猪、牛生病就要死,你为啥不能帮我们医?”

农民死头猪就相当于失去这一年的收入。于是,刘群回到学校给领导打报告,要去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习。学校批准了他的申请,他去那里5个月。回来后,学校就成立了“双龙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中心”,刘群坐镇当起了兽医。

在此期间,他意外地发现一个商机:他去四川制药厂买回来用于治疗家畜的青霉素,经常被乡镇的医生跑来买走。他迅速意识到这种需求相当大,于是他顺带做起了“倒药”生意。一个来回,他就可以赚1000多元,那时他的工资才100多元。之后,刘群靠这笔积累办了饲料加工厂,两年间,积累了300万元,这是他赚的第一桶金。

1995年,南坪搞药品批发市场,他离开长寿,只身进了城,成为第一批进驻的药品批发商。

1998年,他的公司已经有800万元资产了,他花500万元兼并南川医药公司,当时在重庆,民企收购国企还是第一次,重庆医药管理局认为没有政策,更无先例。刘群天天就去那里“陪人上班”,磨了一个月,终于批了。之后,他又进行了多次并购。那些年刘群自称“走得很微妙”,说:“我想在同行业对手不经意的时候,悄悄做大,大了他们就杀不死我了,做大了之后我就想做更大的事。”

3.惠民

刘群开始“高调”是在2002年。在此之前,医疗药品流通和使用秩序已经呈现混乱。药品到医院,要经历很多环节,这个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职业:医药代表。刘群发现,正是因为这个群体导致了整个中国的医疗费用普遍上涨。

国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实行药品招投标,由政府部门加强控制药品价格和药品流通秩序。药品招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混乱无序的药品市场,但是刘群发现,招投标在实际运行中,逐渐走向了制度设计者初衷的反面。

“它没有解决好价格问题,因为很多特殊规格、或者国家单独定价的药价格是基本固定的,而医生不喜欢开,所以制药厂都被逼着去生产高价特效药,老百姓看个感冒也要花几百。”刘群还认为,药品招投标也不能从根上解决质量问题。刘群抖露的内幕是——药品招标的时候,专家们对药品的检验经常是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而并没有非常科学的检测和细致的数据指标来衡量药品的质量。除此之外,药品招投标的一些潜规则,也让刘群很不爽。

2002年,刘群参加了生产大输液设备的招投标。他投标比人家低,却没中标。后来他一查,发现中标的价格比他投的还高。

这次事件让他“彻底看清楚了里面的猫腻”,他跳出来反对,当年受到很多媒体的关注,被称为国内反对药品招标第一人。这之后,刘群开始搞药房托管,以减少招投标失利的影响。直到2006年的惊人一举:实施惠民中国行动。

惠民行动搞起来之后,刘群几乎成了同行业的叛逆者。

政府对这种新兴的医疗模式报以宽容和关注。在“惠民中国医疗行动”前3家医院的签约仪式等重要场合,都有重庆市药监、发改委等部门派员出席。不过,他的处境显得有点微妙。毕竟他的路子比较野,一些部门依然保持观望。

有关职能部門还找他谈过话:惠民行动是否排斥了其他企业,排斥了药品招投标,涉嫌垄断。

刘群认为,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这样来搞,也不排斥其他企业搞惠民的各种行动,同时可以进他这个平台。惠民行动是缩短了流通环节,把利益直接给了老百姓。

有人担忧他搞大了,直补资金过大,以后如果支付不了了,会造成社会问题。刘群说,这个担忧是不必要的,报销不是他一个人来顶,是整个联盟。

他的叛逆也引来麻烦,执法部门开始查他,检察院也来了。行走在这个风口浪尖上,谁也不知道他和他的惠民行动前程命运如何。

不过这时,重庆市发改委注意到他,并给了他一个头衔:重庆市医改调研工作组第七小组组长,负责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这两块的调查。刘群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他说:“我想这次终于有机会可以把最真实的医疗情况报告给政府。”

这个身材胖胖的男人、体制外的民营医药企业家,终于满足了自己少年时代就开始涌动的社会抱负,将个人创意和企业行为嫁接到一个全民关注的时政话题上。刘群和他所发起的惠民行动的走向,成为我们观察中国医改的一个特殊视角。

猜你喜欢
药商惠民会员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会员之窗
秦药新生态之二 万寿路的那些药商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天问
因地制宜 推惠民举措
安徽 芜湖药品零差率动“药商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