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媛
常州市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江苏常州 213000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发生主要是因为小儿的免疫力低下,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导致细菌或病毒的入侵而引发感染,临床给予及时治疗是帮助患儿恢复的基础,但同时应该给予其有效的护理。该次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的80例手足口病小儿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精细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的详细价值做出分析,目的在于为临床开展有关工作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选择对应研究时间段内的80例手足口病小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选先后顺序以随机序号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组(40例)。两组患儿的纳入标准为:①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中手足口病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儿均在确诊后经过家属同意在该院接受对应治疗;③伦理委员会审批该研究内容,患儿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并已经同意参加该次研究观察。排除标准:即患儿符合纳入标准中相关条件,但是存在以下任一特殊情况,则将其作为特殊病例排除在外:不愿意接受该次随访,或患儿自身的依从性较差。
观察组患儿接受护理时,包括6名护理人员,其性别均为女,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32±2.13)岁;其工作时间为 3~20 年,平均时间为(9.32±0.53)年;对照组患儿接受护理时,共计包括6名护理人员,性别均为女,年龄在22~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17±2.09)岁;其工作时间为 3~19 年,平均时间为(9.26±0.49)年。两组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即年龄和工作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可做对比。
对照组40例患儿年龄为1.5~5.5岁,平均年龄(3.65±0.54)岁,患儿中女性共计19例、男性患儿共计21例;观察组40例患儿年龄为1.5~6.0岁,平均年龄(3.71±0.52)岁,患儿中女性共计18例、男性患儿共计22例。两组患儿的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等情况均基本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组间对比的统计学意义成立。
观察组患儿实施精细化护理,即分别从皮肤、口腔、症状等各方面展开护理:
①口腔护理:患儿每餐进食前,均应该使用生理盐水(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580)对其进行口腔冲洗,确保其口腔清洁,避免细菌再次滋生和定植而加重感染;患儿口腔部位若出现疱疹,则可按照医嘱给予其康复新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3020995)进行局部涂抹。
②饮食护理:指导家属严格控制患儿饮食,一方面应该坚持少食多餐原则,另一方面应该选择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食用,避免饮食不当对患儿产生的影响,护理人员则应该对患儿的每日饮食做好监督和记录。
③皮肤护理:皮肤护理时应该帮助患儿剪去其指甲,避免患儿抓挠皮肤而加重感染;此外需要注重对患儿的臀部皮肤做好清洁,避免臀部红疹多发而引起溃烂等情况,必要时结合患儿情况涂抹碘甘油(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854),促进患儿的皮疹部位及时愈合。
④发热护理:发热护理主要针对体温上升明显的患儿,护理时首先给予患儿物理降温,即指导家属勤给予患儿饮水,适当为其增减衣物,同时可给予毛巾在额头贴敷,以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若患儿的体温上升过于明显,且超过38.5℃,则应该及时给予患儿布洛芬(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6209)进行降温治疗。
⑤手部护理:手部护理时主要选择过氧乙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2637)对患者勤洗手,患儿日常使用的毛巾、玩具等均需要在50℃以上的热水中进行高温消毒处理,此后放置于太阳下暴晒,达到消毒目的[1]。
⑥日常监测和护理:以时间为单位,每天至少对患儿进行2~3次的全面观察,包括其饮食情况、体温变化、排便情况、睡眠情况以及有无嗜睡等现象,无异常时做好相关的护理记录,有异常则需要及时按照医嘱对患儿实施对应处理,或者及时上报医生,便于其对患儿实施有效的干预,避免不良反应和异常发生对患儿产生的影响。
⑦传播途径的切断护理:首先需要对患儿所处环境实施通风处理,并定时应用紫外线等消毒设备进行消毒处理,每天的开窗通风时间不少于2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 min;此外需使用生理盐水等消毒液和清洁液度患儿周围物品和设施进行消毒擦拭,包括床栏、门把手、桌椅等物品,以体现护理的精细性[2]。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即按照医嘱指导患儿家属给予其相关药物的使用,同时向患儿和家属说明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措施等,促进其依从性得到提高,促进患儿及时恢复。
分别完成护理后观察两组护理效果,①满意率评价:以该院自制满意率调查量表对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其共计包括不满意、较满意和很满意3个选项,较满意率和很满意率之和为总满意率;②护理质量评价:指导患儿家属从健康宣教力度、生活护理质量、心理护理质量、治疗护理质量4个维度对该次护理质量给予评价,每个维度的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③有效率评价:治疗和护理3 d内,患儿的各项身体指标均恢复正常,疱疹数量明显减少或已经完全结痂表示显效;治疗和护理3~6 d,患儿的各项指标均出现改善,疱疹数量有所减少,部分结痂但尚未完全恢复表示有效;治疗和护理6 d后,患儿身体各项情况均无改善,仍然存在感染或疱疹甚至疱疹破裂现象则为无效;其中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于家属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的影响[3]。
将SPSS 25.0统计学软件作为该次数据处理软件,使用(±s)统计研究中计量资料,并应用t实施检验;使用[n(%)]统计该次研究中计数资料,并采用χ2实施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n(%)]
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s),分]
组别 健康宣教力度 生活护理质量 心理护理质量 治疗护理质量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8 2.1 7±2.4 3 9 7.3 2±2.3 1 2 8.5 7 8<0.0 5 8 5.3 6±3.6 2 9 5.4 6±3.2 4 1 3.1 4 8<0.0 5 8 1.1 6±2.3 4 9 2.6 2±2.6 4 2 0.5 4 5<0.0 5 8 8.3 2±2.0 6 9 7.1 6±2.1 9 1 8.5 9 5<0.0 5
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且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有效率比较[n(%)]
手足口病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16、肠道病毒71等病毒类型引起的感染,由于小儿免疫力较差,故而该病十分容易在小儿群体中蔓延。其病发部位多见于患儿的手部、足部和口部,故被临床称之为手足口病[4]。
多数患儿在手足口病病发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皮疹、头痛、发热等症状,导致患儿出现严重的不适感,此时有效和及时的治疗固然重要,临床仍然应该及时对患儿做好有效的护理,以期减轻患儿痛苦并促进其及时恢复[5]。目前临床以常规的方式对患儿实施护理,很难真正帮助患儿得到良好恢复,且难以从多方面对其作出有效干预,加之本病目前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案可帮助患儿恢复,故而在护理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最终的治疗效果也往往较差[6]。此时将新型的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中,就具有重要价值,精细化护理则是基于常规护理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案,该方案的起源和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存在密切关系,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被证实有良好的效果,因此逐渐演变且被应用于服务患者的过程中,精细化护理的宗旨在于以患者为中心,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在护理工作开展的同时体现严格、精确、细致等理念[7];因此观察组的健康宣教力度、生活护理质量、心理护理质量、治疗护理质量等各项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体现了精细护理后护理质量的显著提升,进而最终对患者的针对性更强、涉及面更广,使其能够得到相对全面且细致有效的照护,继而得到良好恢复[8]。故该次研究最终通过分组护理得到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和李秀英等[9]学者的研究存在一致,该研究中指出,观察组应用精细化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最终取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77.50%);其产生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即在于,观察组有效护理措施的实施,使得患儿在多方面可得到全面的干预,配合治疗措施的效果得到提升,提高最终治疗有效率。而家属在护理过程中可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性、细致性和责任心,随之对于其护理的满意率大幅度提升,在改善护患关系的同时,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护理形象。
综上所述,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良好,且能够对家属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故而该护理模式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