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
仁怀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贵州仁怀 564500
直肠癌为直肠细胞内由于恶性增生所形成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早期患者尚无显著的症状,但是在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会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甚至致使患者死亡[1]。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得到推广应用。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及术后恢复速度较快等优势。为了深入调查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价值,该文将2014年6月—2018年6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62例结直肠癌患者视为调查对象,对比差异性治疗方式下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该院接受治疗的62例结直肠癌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且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纳入腔镜组与开腹组(n=31)。所有患者均经过术前CT、MRI及结肠镜等确诊,且术后通过病理证实。排除合并存在肠梗阻、腹部手术室、急诊手术及恶液质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腔镜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4,年龄在44~76岁范围内,均数值为(52.06±3.41)岁。开腹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4,年龄在 44~76 岁范围内,均数值为(52.15±3.35)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腔镜组手术方法 腔镜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取截石位,头底脚高,脐下小切口,置入12 mm的Trocar管,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压力设置为15 mmHg,而后右锁骨中线和两髂上棘连线位置置入12 mm的Trocar管作为主操作孔。在左锁骨中线和右锁骨中线平脐位置,分别置入5 mm的Trocar管作为辅助操作孔,左边操作孔作为标本切口。
腹腔镜下部游离肠段和系膜,清扫系膜血管根部位置与周围淋巴结。实施肠吻合术的患者,需要在腹壁实施小切口处理,体外完成右半结肠或者是乙状结肠的切除,实施回肠与结肠吻合术。实施直肠切除术的患者,则需要在肛门放置吻合器完成手术治疗活动。
1.2.2 开腹组手术方法 开腹组实施开腹手术,全身麻醉下腹部中心位置切口,切断肠系膜动脉后,游离乙状结肠两边肠系膜与结肠系膜,清除肠系膜淋巴结,结肠断端应用荷包钳或者吻合器吻合处理。
手术中需要注意系膜血管高位根部结扎,预防对瘤体带来挤压,保证肿瘤远端肠管切除的长度适宜,清除系膜血管根部淋巴结、脂肪组织等,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记录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具体包含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进食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工具,计数资料用[n(%)]、计量资料用(±s)表示,分别应用 χ2检验与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开腹组组患者,组间数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s)
组别手术时间(m i n) 术中出血量(m L)腔镜组(n=3 1)开腹组(n=3 1)t值P值1 4 9.3 4±5 1.1 7 1 6 2.1 9±4 8.3 8 1 0.0 4 0.0 0 0 1 4 9.3 4±5 1.1 7 1 6 2.1 9±4 8.3 8 2 0.3 1 0.0 0 0
腔镜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与进食时间均低于开腹组患者,腔镜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相对较短,差值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s),d]
表2 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s),d]
组别 排气时间 排便时间 进食时间腔镜组(n=3 1)开腹组(n=3 1)t值 P值2.3 7±1.1 8 3.2 5±1.3 3 6.6 3 0.0 1 8 3.4 3±2.2 9 4.8 6±2.7 2 7.1 6 0.0 1 2 2.3 8±1.5 1 4.2 7±1.1 8 7.2 5 0.0 0 8
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开腹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数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直肠癌的发病几率显著提升,逐渐成为了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2]。临床治疗结直肠癌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切除患者的肿瘤组织,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均为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术式,但是开腹手术治疗方式下切口较大,手术的视野也会受到影响。手术治疗期间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速度较慢,手术治疗的效果不够理想[3]。
随着现代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逐渐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推广。腹腔镜饥饿直肠癌根治术能够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全面展现手术视野,避免手术期间出现盲区,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对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4]。腹腔镜技术应用方式下,能够全面观察患者的解剖结构,快速查找患者的病变组织[5]。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下对患者的周围组织牵拉、挤压较小,具有微创的特点及优势。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方式,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术中、术后疼痛感受,降低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发生率。患者多在术后2d左右便可下床活动[6]。早期下床活动能够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且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恢复[7]。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执刀医师需要在手术开展前对患者的身体状态实施全面评估,若患者合并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等,则需要先对患者的原发病进行治疗[8]。如果在腹腔镜治疗期间发现患者肿瘤直径高于6 cm,存在肿瘤组织广泛浸润的情况,或者患者出血难以控制,发生周围脏器官损伤等问题,则需要中转实施开腹手术治疗[9]。
熊小勇等人[10]在调查研究中将9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在分别实施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等指标。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其手术时间均值为(156.18±52.20)min,术中出血量为(85.14±26.05)mL,住院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56.89±18.58)h,住院时间为(8.92±4.51)h。开腹手术治疗方式下,患者的手术时间均值为(144.24±50.65)min,术中出血量为 (130.07±50.81)mL,住院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83.55±24.44)h,住院时间为(12.13±6.31)h。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该次数据调查结果显示,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开腹组组患者,且腔镜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与进食时间均低于开腹组患者,腔镜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相对较短,差值比较证明了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期间应用的价值,能够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所带来的伤害,缩短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开腹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数值比较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相较于开腹手术治疗的方式,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显著。腹腔镜辅助下患者切口较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建议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