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2018-12-04 07:15唐其权
系统医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血肿微创脑出血

唐其权

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贵州都匀 558000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中神经外科当中较为常见的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性的疾病,属于高血压的严重性合并疾病[1]。高血压脑出血存在发病速度快、起病急、病情严重程度较高等因素,临床当中的致残、致死率较高,会对患者形成严重的生命安全危害。临床中穿刺引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具备创伤小、血肿清除能力强等优势[2]。对此,为了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干预能力,该文以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100患者为例,探讨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方法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总共选择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案例。应用对比研究的方式,采取随机数字法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患者50例。实验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64.6±3.2)岁;常规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66.9±2.8)岁。两组患者的多项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对比研究价值。该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临床症状表现:入院时GCS评分3~5分患者22例,6~8分患者 48例,9~12分患者 19 例,13~15 分患者11例。存在心脏病病史患者12例,存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患者34例,存在糖尿病病史患者20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甘露醇、速尿、硝苯地平等脱水降颅压、降血压等治疗,之后实行血压控制、止血、降压治疗。

常规组采取常规内科治疗方式,均未发生脑疝患者。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方式,治疗时间在发病6~24 h之内,应用手术之前按照CT检查明确血肿位置,手术中规避脑膜和脑主要功能区,以出血量较多的血肿位置作为靶点层面,明确穿刺点并按照三维螺旋CT测量最大血肿中心层面到额部、颞部垂直距离以确定穿刺部位及深度,在局部麻醉之后将穿刺针应用手锥钻透颅骨,硬脑膜针穿透硬脑膜,然后用金属导针放入到12号硅胶脑室引流管中按事先定位好的穿刺部位及方向将脑室引流管头端植入血肿中心位置,拔出导针,引流管接带三通引流装置引流,在三通处连接注射器抽吸血肿。以抽吸、旋转的方式穿刺,直到血肿中心部位。对血肿实行处理,规避功能区与重要血管、神经,首次清除量约为40%。在24 h之后应用CT复查血肿情况,并注射尿素酶,夹管3 h后开放引流,将大部分血肿清除,无异常时拔出引流管,注重血压控制,预防血压过高而导致脑出血再次发生。

1.3 疗效观察

统计并对比两种患者干预前后血压状况、运动与生活能力对比。

运动与生活能力分别采取Fug1-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每一项指标中统计项目总共50项,总分30分,分数越好说明患者的运动、生活能力越理想。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效果等数据均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取(±s)方式表达,例如(3.1±1.1),数据之间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 SBP、DBP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对比[(±s),mmHg]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对比[(±s),mmHg]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5 0)常规组(n=5 0)t值 P值1 6 8.2±1 0.2 1 7 1.0±9.2 6.1 1 3 0.0 2 1 1 3 2.5±7.5 1 5 9.4±1 3.2 6.2 1 0 0.0 3 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与生活能力对比

未干预治疗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价均无明显差异,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与生活能力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与生活能力对比[(±s),分]

组别F u g 1-M e y e r评分干预前 干预6周B a r t h e L指数干预前 干预6周实验组(n=5 0)常规组(n=5 0)t值P值8.4 6±3.0 2 7.0 6±3.4 5 2.1 2 2 0.1 2 1 2 7.9 8±0.1 3 1 2.1 0±2.3 4 6.5 1 4 0.0 1 2 6.2 1±1.1 1 6.3 3±2.4 5 1.2 0 1 0.0 7 6 2 8.0 5±1.1 0 1 6.7 8±5.4 4 6.5 5 6 0.0 1 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危害性大,致残率和病死率相当高,发病速度快,有些患者会伴有呕吐、头疼以及颅内增压等并发症,症状严重的患者往往会出现昏迷[3]。我国因为高血压脑出血而导致病死的患者逐年增加,其死亡率已经高达25%甚至更高,严重危及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案并不是千篇一律,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病情不同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4]。为了规避患者形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医护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对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这也就间接的提高了对临床医护人员的能力要求,要求其据需具备专业的临床救治知识,对患者的病情能够给予及时性的评判,快速控制患者的病情蔓延,规避病情恶化[5]。

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较高,相对于传统手术治疗方式而言,能够更好的减少治疗方式本身的创伤性,加快患者的恢复,同时降低颅内压力,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6]。通过该次研究,总结下面几点关于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的治疗体会:①适应症。适应症应当是以出血量在30~60 mL,未发生明显脑疝,患者难以耐受开颅或拒绝开颅手术;②手术时间的选择。发病时间在6~24 h之内[7],原因是发病6 h内出血可能并未停止,此时手术可能会导致再次出血,但是超过24 h血肿周边脑组织损伤现象已经比较严重,导致患者康复效果不佳;③软通道的引流。硬通道引流方式可能会导致血管与脑组织的切割性损伤,从而导致再出血[8]。对此,采取软通道引流可以有效的规避切割性损伤问题,对于烦躁患者软通道的应用价值非常突出[9-10]。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为(32.5±7.5)mmHg,高于常规组患者(159.4±13.2)mmHg;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分别为(7.98±0.13)分、(28.05±1.10)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12.10±2.34)分、(16.78±5.44)分,数据之间的差异均明显。说明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较高,相对于传统手术治疗方式而言,能够更好的减少治疗方式本身的创伤性,加快患者的恢复,同时降低颅内压力,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6]。通过该次研究,还总结下面几点关于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的治疗体会:①适应证。适应证应当是以出血量在30~60 mL,未发生明显脑疝,患者难以耐受开颅或拒绝开颅手术;②手术时间的选择。发病时间在6~24 h之内[7],原因是发病6 h内出血可能并未停止,此时手术可能会导致再次出血,但是超过24 h血肿周边脑组织损伤现象已经比较严重,导致患者康复效果不佳;③软通道的引流。硬通道引流方式可能会导致血管与脑组织的切割性损伤,从而导致再出血[8]。对此,采取软通道引流可以有效的规避切割性损伤问题,对于烦躁患者软通道的应用价值非常突出[9]。

此外,傅煌武[10]通过研究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发现,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组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9.7±4.5)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较高(79.2±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突出,不仅可以有效的清除血块、降低颅内压,同时可以更好的预防脑组织继发性损伤的现象,值得推广普及。

猜你喜欢
血肿微创脑出血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